缞的意思,拼音读音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缞(縗)
⒈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其他字义
缞(縗)
⒈ 编鹭羽为衣。
其他字义
缞(縗)
⒈ 鹭首毛。
造字法
形声:从纟、衰声
English
sackcloth worn on breast dur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缞
縗
〈名〉
(形声。从糸(
),衰声。本义:古代丧服,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 同本义。亦作“衰” [hemp mourning gown]。如:缞斩(下边缘不缉缝的丧服。同斩衰);缞墨(将丧服染成黑色)康熙字典
縗【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回切,音崔。《說文》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玉篇》喪服也。《左傳·襄十七年》晏嬰麤縗斬。《註》縗,在胷前。《釋文》縗,本又作衰。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鷺首毛。
又《集韻》蘇回切,音。編鷺羽爲衣。
又《集韻》蘇何切,音蓑。義同。
说文解字
縗【卷十三】【糸部】
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从糸衰聲。倉回切
说文解字注
(縗)喪服衣。喪字各本無。今補。凡服上曰衣、下曰裳。禮衰裳連言。卽衣裳也。以衰統負板辟領等爲言也。長六寸。博四寸。直心。禮喪服記曰。衰長六寸、博四寸。注云。廣袤當心也。前有衰、後有負板。左右有辟領。孝子哀戚無所不在。按縗、經典多叚借衰爲之。从糸。衰聲。倉回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