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门谒三忠祠
崖门谒三忠祠朗读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化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化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化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
【注释】: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明清易代之际,陈恭尹尚年少,父亲陈邦彦即因抗清而殉难。年长后,他曾任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永历政权失败后,避迹隐居,誓不事清。他的诗激昂盘郁,沉挚恳切,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他的诗多写亡国之痛、黍离之悲,这首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内容评析]开头两句苍凉沉郁,感慨遥深,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诗人登上崖门山,听到萧萧的风声,似乎又见到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国家局势;看见两崖的波浪,似乎又映现陆秀夫从容抱帝赴海的悲壮景象。南宋的这一幕在几百年后,南明又再次重演,怎能不使诗人悲恸万分?「至今悲」三字,点明了诗人不是在单纯吊古,而更是在伤今,语极浑厚有力。
第三句诗人借望帝的传说抒写亡国之痛。三忠祠的荒凉的大殿上,猛然传来一声杜鹃的啼叫,骤然令诗人想起其声中的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胜。下句「十载愁人拜古祠」,大殿只有杜鹃声,而无人声,可见人们已久不来祭拜了。他们或是忘却了这三位英烈,或是迫于高压不敢来此。从清兵入关(顺治二年)到本年,正好是十年。在这十年中,诗人时时刻刻是个「愁人」,是为故国忧愁的人。这句将诗人谒祠的用心昭示于读者:正是为了一释十年的愁苦,使愁怀有一恸之处啊!
五六句变客观叙事为主观抒情。「海水有门分上下」,是说波涛汹涌、横无际涯的大海,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江山无地限华夷」紧对上句,大好的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以至于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这两句即景成对,表现了对清朝统治者的极大义愤,又能属对工切,是诗中警句,后世多重视和称誉。
最后两句,诗人以三位忠烈的事迹激励自己,永葆节志。永历帝失败之后,陈恭尹曾避于江汉一带,现返回广东,故曰「停舟」;虽然结束了避难逃离的亡命生涯,但生活依然充满了艰难险厄。即便如此,诗人也决不改变初衷。「畏向苍苔读旧碑」是说自己惧怕去诵读表彰三位英烈的碑文。言下之意,对自己未能像三位英烈那样舍身明志,却苟活于世深感不安。这是诗人的自责之词,但苟活尚且不安,屈节当然更不可能,所以,这句也表明了诗人誓不与清统治者合作的决心。
这首诗在韵脚的使用上很有特点,韵部本身便造成低回恳挚的语境,再加上诗人那沉重压抑的情感,使全诗从内容到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和较强的艺术效果。
[难词注释]①崖门:即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海中,南宋末年为抗元的最后据点。三忠祠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②望帝:又名杜宇,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后国亡身死,化为杜鹃鸟,每逢暮春便作哀啼,其声令人痛楚酸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明清易代之际,陈恭尹尚年少,父亲陈邦彦即因抗清而殉难。年长后,他曾任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永历政权失败后,避迹隐居,誓不事清。他的诗激昂盘郁,沉挚恳切,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他的诗多写亡国之痛、黍离之悲,这首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内容评析]开头两句苍凉沉郁,感慨遥深,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诗人登上崖门山,听到萧萧的风声,似乎又见到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国家局势;看见两崖的波浪,似乎又映现陆秀夫从容抱帝赴海的悲壮景象。南宋的这一幕在几百年后,南明又再次重演,怎能不使诗人悲恸万分?「至今悲」三字,点明了诗人不是在单纯吊古,而更是在伤今,语极浑厚有力。
第三句诗人借望帝的传说抒写亡国之痛。三忠祠的荒凉的大殿上,猛然传来一声杜鹃的啼叫,骤然令诗人想起其声中的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胜。下句「十载愁人拜古祠」,大殿只有杜鹃声,而无人声,可见人们已久不来祭拜了。他们或是忘却了这三位英烈,或是迫于高压不敢来此。从清兵入关(顺治二年)到本年,正好是十年。在这十年中,诗人时时刻刻是个「愁人」,是为故国忧愁的人。这句将诗人谒祠的用心昭示于读者:正是为了一释十年的愁苦,使愁怀有一恸之处啊!
五六句变客观叙事为主观抒情。「海水有门分上下」,是说波涛汹涌、横无际涯的大海,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江山无地限华夷」紧对上句,大好的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以至于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这两句即景成对,表现了对清朝统治者的极大义愤,又能属对工切,是诗中警句,后世多重视和称誉。
最后两句,诗人以三位忠烈的事迹激励自己,永葆节志。永历帝失败之后,陈恭尹曾避于江汉一带,现返回广东,故曰「停舟」;虽然结束了避难逃离的亡命生涯,但生活依然充满了艰难险厄。即便如此,诗人也决不改变初衷。「畏向苍苔读旧碑」是说自己惧怕去诵读表彰三位英烈的碑文。言下之意,对自己未能像三位英烈那样舍身明志,却苟活于世深感不安。这是诗人的自责之词,但苟活尚且不安,屈节当然更不可能,所以,这句也表明了诗人誓不与清统治者合作的决心。
这首诗在韵脚的使用上很有特点,韵部本身便造成低回恳挚的语境,再加上诗人那沉重压抑的情感,使全诗从内容到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和较强的艺术效果。
[难词注释]①崖门:即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海中,南宋末年为抗元的最后据点。三忠祠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②望帝:又名杜宇,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后国亡身死,化为杜鹃鸟,每逢暮春便作哀啼,其声令人痛楚酸恻。
《崖门谒三忠祠》的诗词大意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边的山崖波浪到现在悲伤。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不地限制化夷。
停止船我也艰难日子,害怕面对青苔读旧碑。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