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朗读问楼桑、故居无处。
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
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
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
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
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问楼桑、故居无处。 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 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 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注释】:
楼桑村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故乡,在今河北涿县。据《三国·蜀志·先主传 》:先主(刘备)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童童如车盖,先主少时,常与族中诸儿戏于树下,后因称楼桑里。刘先主死后 ,乡人曾建庙以作纪念。庙在琢县西南十里。遗山于癸卯(1243)九月客燕京(今北京)。这年冬天 ,由燕京回太原 ,道出范阳(即琢县)。这首词,可能作于此时 。如是 ,则金亡已十年,遗山五十四岁。由于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作者在词中抚今追昔,吊古伤今,感慨伤怀,铜驼荆棘之感,充盈于字里行间。后人曾将本词刻于昭烈庙壁,盛传一时。
词的上片是从楼桑村询问刘备故居起调,引出刘备的“祠宇 ”。紧接着以“荒坛”两句直笔描述眼前祠宇的苍凉与寂寞,转入咏叹。“乌声”,是“社散”之后的自然之景。人们于社日(从“春已暮”看,似是春社 )祭神散场之后 ,乌鸦飞来,争食残留的祭品 。着“乌声□”(意当是鸦声喧闹)一景,并非写祠宇中的热闹 ,相反 ,正是为了渲染其苍凉,上应“荒坛”,下照“寂寞”。人迹尽,箫鼓绝,这片天地就成了乌鸦的乐园。这里是写祠宇的荒凉,同时也未尝不是金亡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缩影。“春已暮”,特写节侯,开启“锦城花重惊风雨”一层锦城,即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 ,刘备称帝建都于此。“花重”,因“风雨”而来,花因戴雨而加重。暮春风雨,锦城花重 ,不仅时序惊心 ,亦暗指时代政治的“风雨”可惊。刘备和它的蜀汉政权,就没有经受住那时代风雨的袭击 。“刘郎”良苦 ,刘郎指刘备。“玉垒”、“锦江”,一山一水,皆在四川境内,“尽”,“听任”的意思,这几句说刘备历尽辛苦,据有西川,终于还是不保,听任那戴着青云的玉垒山和秀丽的锦江水,为他“办作一丘土”,埋葬了 。言词之中,明显地流露着作者的同情,惋惜的思想感情,极尽抚今追昔吊古兴叹之意。词的下片,先以“西山好”两句转写眼前现实 。这里的“西山”,盖指北京西郊的西山,在遗山看来,西山是很好的“龙盘虎踞”之地,可金朝已遭焦土之变 ,物是人非,故有“登临感怆千古”之慨。“诸葛”两句,即是词人“感怆千古”的内容:由自己的国变而想到蜀汉的灭亡,不仅对诸葛亮的功绩与评价,也产生了疑问。这是遗山由自己的国变而引起激愤之词 。悯蜀即悯金 ,责诸葛即责金朝诸权臣。“还自语”两句则转为自话。悲痛无以排解,只得就田翁痛饮,遁入醉乡以求片刻解脱而已。这里貌似旷达,实际上乃是悲痛已极的表现。
楼桑村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故乡,在今河北涿县。据《三国·蜀志·先主传 》:先主(刘备)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童童如车盖,先主少时,常与族中诸儿戏于树下,后因称楼桑里。刘先主死后 ,乡人曾建庙以作纪念。庙在琢县西南十里。遗山于癸卯(1243)九月客燕京(今北京)。这年冬天 ,由燕京回太原 ,道出范阳(即琢县)。这首词,可能作于此时 。如是 ,则金亡已十年,遗山五十四岁。由于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作者在词中抚今追昔,吊古伤今,感慨伤怀,铜驼荆棘之感,充盈于字里行间。后人曾将本词刻于昭烈庙壁,盛传一时。
词的上片是从楼桑村询问刘备故居起调,引出刘备的“祠宇 ”。紧接着以“荒坛”两句直笔描述眼前祠宇的苍凉与寂寞,转入咏叹。“乌声”,是“社散”之后的自然之景。人们于社日(从“春已暮”看,似是春社 )祭神散场之后 ,乌鸦飞来,争食残留的祭品 。着“乌声□”(意当是鸦声喧闹)一景,并非写祠宇中的热闹 ,相反 ,正是为了渲染其苍凉,上应“荒坛”,下照“寂寞”。人迹尽,箫鼓绝,这片天地就成了乌鸦的乐园。这里是写祠宇的荒凉,同时也未尝不是金亡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缩影。“春已暮”,特写节侯,开启“锦城花重惊风雨”一层锦城,即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 ,刘备称帝建都于此。“花重”,因“风雨”而来,花因戴雨而加重。暮春风雨,锦城花重 ,不仅时序惊心 ,亦暗指时代政治的“风雨”可惊。刘备和它的蜀汉政权,就没有经受住那时代风雨的袭击 。“刘郎”良苦 ,刘郎指刘备。“玉垒”、“锦江”,一山一水,皆在四川境内,“尽”,“听任”的意思,这几句说刘备历尽辛苦,据有西川,终于还是不保,听任那戴着青云的玉垒山和秀丽的锦江水,为他“办作一丘土”,埋葬了 。言词之中,明显地流露着作者的同情,惋惜的思想感情,极尽抚今追昔吊古兴叹之意。词的下片,先以“西山好”两句转写眼前现实 。这里的“西山”,盖指北京西郊的西山,在遗山看来,西山是很好的“龙盘虎踞”之地,可金朝已遭焦土之变 ,物是人非,故有“登临感怆千古”之慨。“诸葛”两句,即是词人“感怆千古”的内容:由自己的国变而想到蜀汉的灭亡,不仅对诸葛亮的功绩与评价,也产生了疑问。这是遗山由自己的国变而引起激愤之词 。悯蜀即悯金 ,责诸葛即责金朝诸权臣。“还自语”两句则转为自话。悲痛无以排解,只得就田翁痛饮,遁入醉乡以求片刻解脱而已。这里貌似旷达,实际上乃是悲痛已极的表现。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的诗词大意
问楼桑、所以没有地方居住。青林留在庙宇。
荒坛社散鸟鸣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晚。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辛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准备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颇为感伤千古。
当时诸葛亮成什么事,伯仲果然谁伊吕。
回来自言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前往燕南路。
征马鞍边停下。
到老用盆边,田老先生一起喝酒,携手醉乡离开。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的网友点评
元好问名句推荐
-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作者:元好问: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作者:元好问: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作者:元好问:出自《玉漏迟·咏杯》
-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作者:元好问:出自《过晋阳故城书事》
-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作者:元好问:出自《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作者:元好问:出自《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作者:元好问: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