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蹇秀才赴临洮
送蹇秀才赴临洮朗读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送蹇秀才赴临洮》高适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怅望一日千里,如今头上有了白发。
还想奔赴阳谷,不嫌陇山山高。
倚马可见纸笔,随身只带宝刀。
预料你终能自致高位,建功立业的地方就在临洮。
注释
⑴临洮:即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当时已成为边境重镇,属陇右节度使管辖。
⑵二毛:头发黑白相间,俗称花白头发。
⑶阳谷:地名,在今甘肃淳化北。
⑷倚马:指倚马可待的敏捷才思。典出《世说新语·文学》篇:“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绝可观。”后人多据此典以“倚马”形容才思敏捷。雄笔:犹雄文。唐 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雄笔壮词,烟霞照灼。”
⑸勋业: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送蹇秀才赴临洮》高适 古诗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天。蹇秀才不知何人。大概这位蹇秀才与高适相似,都是久沉下僚,想到战场上去争取功名,因此高适创作此诗鼓励他。《送蹇秀才赴临洮》的诗词大意
怅望日千里,为什么现在二毛。还想阳谷离开,没有人厌恶陇山高。
靠马见到英雄笔,随着身体只有宝刀。
料你最终导致自己,功勋在临洮。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送蹇秀才赴临洮》的网友点评
高适名句推荐
-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作者:高适:出自《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作者:高适:出自《夜别韦司士》
-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作者:高适:出自《夜别韦司士》
-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作者:高适:出自《夜别韦司士》
-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作者:高适: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作者:高适: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作者:高适: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作者:高适:出自《登百丈峰二首》
-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作者:高适:出自《登百丈峰二首》
-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作者:高适:出自《送李侍御赴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