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风飐
河传·风飐朗读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河传·风飐》孙光宪 注释
⑴风飐——风吹的意思。⑵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申为起皱折、起波纹。
⑶团荷——圆形荷叶。
⑷珠倾露点——露水如珠,倾滴于荷叶上。
⑸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昉《述异记》下卷:“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⑹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美丽姑娘。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⑺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称《大堤曲》。如《续玉台新咏》中所载王容的《大堤女》:“宝髻耀明珰,香罗鸣玉佩。大堤诸女儿,一一皆春态。入花花不见,穿柳柳阴碎。东风拂面来,由来亦相爱。”就是描写大堤美女的诗。狂杀——狂极,感情难以节制。
⑻鸂鶒(xīchì西敕)——水鸟之一种,又称溪鹉,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
《河传·风飐》孙光宪 评析
这首词写游览所见所感。
上片写游湖时所见:风微微地吹,波轻轻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闪,绘出了初秋明丽的背景,“何处”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越艳”,都是漂亮活泼的南国少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洁俊秀,表现了姑娘们的青春的美丽。
下片写游客的心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赞美少女的内容,来表示游客对吴娃越艳的倾慕。“烟波隔”,是说姑娘们渐渐远去。“渺渺湖光白”,他还留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已归,心不归”,出语直率,情真意切。结尾二句,景中有情,有温庭筠“斜晖脉脉水悠悠”之意。全词情意真挚,笔墨清丽明快,非凑数之作可比。
《河传·风飐》的诗词大意
风之,波收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船上,什么地方吴娃越美丽:藕花红着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回来,斜晖,远洲鹚机飞。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河传·风飐》的网友点评
孙光宪名句推荐
-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作者:孙光宪:出自《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作者:孙光宪:出自《河传·风飐》
- 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作者:孙光宪:出自《河传·柳拖金缕》
- 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作者:孙光宪:出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
作者:孙光宪:出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 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作者:孙光宪:出自《酒泉子·空碛无边》
-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作者:孙光宪:出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作者:孙光宪:出自《河传·花落》
- 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作者:孙光宪:出自《河传·花落》
-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
作者:孙光宪:出自《更漏子·对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