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六
论诗三十首·其六朗读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论诗三十首·其六》元好问 古诗赏析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论诗三十首·其六》的诗词大意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还有被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夺信安仁为路尘!*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论诗三十首·其六》的网友点评
元好问名句推荐
-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作者:元好问: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作者:元好问: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作者:元好问:出自《玉漏迟·咏杯》
-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作者:元好问:出自《过晋阳故城书事》
-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作者:元好问:出自《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作者:元好问:出自《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作者:元好问: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