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思往事
桂殿秋·思往事朗读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桂殿秋·思往事》朱彝尊 注释
①桂殿秋:词牌名,取自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的“桂殿夜凉吹玉笙”句。单调,二十七字,平韵。②干,即岸,江边。
③青娥:形容女子眉黛。越山:嘉兴地处吴越之交,故云。
④舸:小船。
⑤簟:竹席。衾:被子,轻衾即薄被。
《桂殿秋·思往事》朱彝尊 鉴赏
朱彝尊一生都珍视着其与小姨子(妻妹)冯寿常的那段恋情,编诗集时独不删《风怀》二百韵,表示宁可死后没资格入祀孔庙两庑,即所谓不吃冷猪肉,也要保留之。《静志居琴趣》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与《风怀》诗一样,是那铭心刻骨的情事的记录。《桂殿秋》忆念的是公元1649年(顺治六年)朱竹垞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初相恋的往事。仅只二十七字的小令中,写尽微妙之心理活动,而且从白天写到通宵。词共两个层次,一是视觉表现,二是听觉和肤觉表现,而诸种感觉集中起来实皆心态感知而已。“青蛾”句之妙,在于将“我”之“看”藏掩于“青蛾”与“越山”的映合中,词中之意为:“你说我在看她?哪里!我在看山。我在山吗?那山焉有此“青蛾”美?我何尝要看山!”历来诗人们以青蛾与山黛互拟,朱氏却运以为饱餐秀色的技术处理。时时似在看山,实则时时在看她。“听秋雨”是不眠时听觉感知,“轻衾各自寒”是通过肤觉表现不眠通宵的。失眠者被必寒,时间感受由此推移而出。“共眠一舸”却“各自寒”,乃可望不可及发展到可感知而不可及。白天犹得“见”,夜深唯能“听”,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冷被窝里听。“各自寒”,意味着他俩已进入了“目成”阶段,心相默契。所以,当“各自寒”之时,秋雨打篷声其实也已听不到,各自心中都听到的是对方的呼唤。况周颐《蕙风词话》以为此阕单调小令是金风亭长最佳之作,是有眼力的。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字之对相观照间抽引,诚是不凡之圣手。《桂殿秋·思往事》的诗词大意
往事不堪回首,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睡一艘船听秋雨,小席轻被子各自寒。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桂殿秋·思往事》的网友点评
朱彝尊名句推荐
-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作者:朱彝尊:出自《长亭怨慢·雁》
-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作者:朱彝尊:出自《长亭怨慢·雁》
-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作者:朱彝尊: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作者:朱彝尊: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作者:朱彝尊:出自《忆少年·飞花时节》
-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作者:朱彝尊: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
作者:朱彝尊: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作者:朱彝尊: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作者:朱彝尊: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作者:朱彝尊:出自《出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