盠的意思,拼音读音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盠
⒈ 以瓢为饮器。
⒉ 古代一种官职名称,在司徒、司马、司空之上,兼管东西军政:“盠之地位甚高,在三司之上。”
⒊ 古同“蠡”,虫蛀木。
异体字
- 蠡
康熙字典
盠【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博雅》瓢也。《廣韻》以瓢爲飲器也。一曰簞也。
又《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黎上聲。義同。《集韻》與劙同。亦作。
说文解字
蠡【卷十三】【䖵部】
蟲齧木中也。从䖵彖聲。,古文。盧啓切〖注〗,亦古文。
说文解字注
(蠡)蟲齧木中也。此非蟲名。乃謂螙之食木曰蠡也。朱子注孟子曰蠡者齧木蟲、則誤矣。蠡之言剺也。如刀之剺物。蠡叚借之用極多。或借爲蠃蚌字。或借爲瓢?字。楚辭。覽芷圃之蠡蠡。又借爲禾黍離離字。孟子曰。以追蠡。趙注曰。追、鐘鈕也。鈕擘齧處深矣。蠡蠡、欲絕之皃。此又以蠡同離、同劙。方言曰。劙、解也。又曰。蠡、分也。皆其義也。不知叚借之恉、乃云鐘鈕如蟲齧而欲絕。是株守許書之辭。而未能通許書之意矣。从䖵。彖聲。彖見?部。讀若弛。非通貫切之彖也。此久誤。今正篆文倂說解。盧啟切。十六部。
()古文。按此古文與篆不別。疑古文从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