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的意思,拼音读音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掸(撣)
⒈ 用鸡毛或布条绑成的除尘用具:掸子。掸帚。掸甩子。
⒉ 用掸子轻轻拂打或抽:掸得很干净。
其他字义
掸(撣)
⒈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⒉ 缅甸民族之一,大多数居住在掸邦。
汉英互译
whisk
造字法
形声:从扌、单声
English
to dust; a du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掸
撣
〈动〉
(1) 拂去 [brush;whisk]。如:掸衣裳;掸尘(洗尘);掸笔(担笔。一种用掸尘、掸细粉的羊毫笔)
(2) 筛 [sieve]
无皮的罗儿掸三遍。——《中国民谣资料·孟姜女》
(3) 另见
基本词义
◎ 掸
〈名〉
(1)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the Dai (Tai)nationality]
(2) 古国名 [Shan state]。故城一般认为在今缅甸掸邦
掸,西南夷国名。——《集韵》
(3) 另见
康熙字典
撣【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但上聲。《說文》提持也。《揚子·太經》何福滿肩,提禍撣撣。《註》撣撣,敬也。何福持禍而自儆戒也。
又《唐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觸也。
又與彈通。鼓絃也。
又國名。《後漢·西南夷傳》撣國,西南通大秦。
又《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案切,音憚。亦觸也。
又《唐韻》市連切《集韻》時連切,音蟬。撣援,牽引也。
又《集韻》澄延切,音纏。相纏不去也。
又人名。《前漢·宣帝紀》日逐王先賢撣來降。
又亭年切,音田。陼名。《山海經》靑要之山,南望撣陼。
又他干切,音灘。持不堅也。
又旨善切,饘上聲。排急也。
说文解字
撣【卷十二】【手部】
提持也。从手單聲,讀若行遟驒驒。徒旱切
说文解字注
(撣)提持也。提持猶縣持也。太玄撣繫其名。撣訓觸。別一義。从手。單聲。讀若行遟驒驒。驒驒、未見所出。葢卽詩之嘽嘽駱馬。傳曰。嘽嘽、喘息之皃。馬勞則喘息。徒旱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