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唐代] 刘湾
刘湾,[唐](约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灵源,西蜀人,一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均不祥,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工诗。天宝进士。禄山之乱,以侍御史居衡阳,与元结相友善。湾所作诗,今存于全唐诗者,仅六首。
[唐代]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唐代]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唐代] 胡宿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唐代] 韦处厚
韦处厚(773~828年),唐文宗朝宰相。字德载,原名韦淳,为避宪宗李纯名字的谐音,改为“处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一生手不释卷,勤奋著述。在朝为官二十多年,历仕宪、穆、敬、文四个皇帝,忠厚宽和,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唐代] 鲍君徽
鲍徵君,善诗,早寡,无兄弟,奉母以生,与尚宫五宋(宋若昭五姐妹)齐名。德宗尝召入宫,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入宫不久,既以奉养老母为由,上疏乞归。约公元804年前后在世。《全唐诗》存诗四首,她的诗大都从容雅静,而不故为炫耀。其中一首为应制诗也无非是“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歌固”那一套,缺乏生气。乐府《关山月》作边塞之声,有须眉气。《惜花吟》和《东亭茶宴》书宫人生活写照,值得一读。
[唐代] 翁承赞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唐代]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代表作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金刚经碑)》、《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唐代] 庄南杰
庄南杰[唐](约公元八二七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初年前后在世。与贾岛同时,曾从受学。工乐府杂歌,诗体似长吉。举进士及第。南杰著有诗集二卷,(唐才子传全唐诗云:杂歌行一卷。今存)传于世。或疑庄南杰字英才(《全唐诗续补遗》卷一〇)。越(今浙江一带)人。登进士第。与贾岛同时,曾从受学。事迹略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五。工乐府杂歌。辛文房谓其“诗体似长吉(李贺),气虽壮遒,语过镌凿”。
[唐代] 杨嗣复
杨嗣复(783—848年),字继之或继子(《新唐书》为“继文”),是杨于陵的二儿子,与杨虞卿为族兄弟。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皆权德舆门生,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累迁中书舍人。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封爵弘农伯。李德裕辅政,被黜为湖南观察使。会昌元年(841年)三月被贬潮州。唐宣宗大中初,召为吏部尚书。卒谥孝穆。
[唐代] 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复姓贺兰,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开元十六年,登进士第。安禄山叛乱时,以御史大夫,迁临淮节度使。见死不救,导致张巡陷没。唐肃宗时,拜北海太守,迁南海太守、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坐事贬为秦州司马。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有《行路难》《古意》等传于世。
[唐代] 长孙佐辅
长孙佐辅[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朔方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累举进士不第,放荡不羁。弟公辅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终不仕。佐辅有诗集号古调集,《全唐诗》存其诗17首。
[唐代] 钱镠
钱镠(liú)(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创建者。唐末拥兵两浙,统十二州,封吴王、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后自称吴越国王,在位四十一年。谥号武肃王,葬安国县衣锦乡茅山。钱王本人不仅能征善战,还留下许多诗文,诗文中多显英雄气概,令人仰慕。不仅如此,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擅长草隶,蜚声中原。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钱镠钟情发妻,留下陌上花爱情典故,临终前为其子孙留有万余字的遗嘱,钱家后人世世代代相传。
[唐代] 王琚
王琚(656~746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玄宗朝大臣。少孤而聪敏,颇有才略,好玄象合炼之学。与李隆基交好,参与先天政变之后,眷委特异,参豫大政,拜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晋封赵国公,食实封五百户,时号内宰相。后以谗见疏,出仕外郡,终为李林甫所构陷,自缢而卒。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著有《射经》,《全唐诗》中收录四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