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东郊》韦应物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困守官舍,使我终年地烦闷。漫步郊野,曙光荡涤我的胸襟。
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淡泊了我的尘念俗情。
斜倚树丛,我休息得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
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
我向来喜爱幽静,可惜总难以遂心。公务缠绕,生活常感觉迫促不宁。
我终将辞谢官职,去营造茅屋一进,追随陶潜的步履,但愿得到那清雅的风情。
注释
⑴跼(jú):拘束。
⑵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⑶澹(dàn):澄净。虑:思绪。
⑷丛:树林。憩(qì):休息。
⑸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⑹霭(ǎi):云气,这里作动词,笼罩。
⑺“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⑻“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斯,一作“期”。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东郊》韦应物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十四年(779)春在鄠县令任上作。《东郊》韦应物 古诗鉴赏
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这首诗歌就是韦应物羡慕陶渊明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证明。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韦应物不想在局促的官署里度日,清晨来到了清旷的郊外。但见春风吹拂柳条,青山能荡涤自己的俗虑,又有微雨芳原、春鸠鸣野,于是心中为之清爽。走倦了歇歇,歇完了再沿溪边散漫行走。但毕竟他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想以后能摆脱官职,结庐此地,过像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这首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韦应物名句推荐
-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作者:韦应物:出自《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作者:韦应物:出自《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作者:韦应物:出自《送杨氏女》
-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作者:韦应物:出自《送杨氏女》
-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作者:韦应物:出自《送杨氏女》
-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作者:韦应物:出自《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作者:韦应物:出自《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作者:韦应物:出自《夕次盱眙县》
-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作者:韦应物:出自《夕次盱眙县》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作者:韦应物:出自《寒食寄京师诸弟》
诗词推荐
-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唐代:元稹
- 重访草堂宋代:汪元量
- 四皓图唐代:贯休
- 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宋代:葛立方
- 和秦寿之题靖安栖霞观宋代:王之道
- 妇嘲宋代:李新
-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宋代:徐经孙
- 戏酬正夫宋代:郑獬
- 晚秋集晏太尉西园宋代:宋祁
-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
- 和韩子云见寄四首宋代:吴芾
- 秀实惠简问闲居消息有滴水滴冻之语以诗报之宋代:王洋
- 感物宋代:艾性夫
- 六月初九日晚大雨简文显子畅宋代:赵蕃
- 示德逢宋代: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