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高适 古诗翻译和注释
翻译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注释
⑴王七:指诗人王之涣。玉门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即小方盘城。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⑵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⑶萧条:寂寞冷落;凋零。海:一作“明”。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⑷借问:犹询问。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凡几:共计多少。
⑸从风:随风。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高适 古诗简析
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充满了边塞情怀。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绪有关。但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与其他写边塞生活的诗不太相同。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高适 古诗创作背景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
根据岑仲勉《唐人行第录》所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
高适名句推荐
-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作者:高适:出自《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作者:高适:出自《夜别韦司士》
-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作者:高适:出自《夜别韦司士》
-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作者:高适:出自《夜别韦司士》
-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作者:高适: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作者:高适: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作者:高适: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作者:高适:出自《登百丈峰二首》
-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作者:高适:出自《登百丈峰二首》
-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作者:高适:出自《送李侍御赴安西》
诗词推荐
- 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宋代:葛立方
- 感物宋代:艾性夫
- 妇嘲宋代:李新
-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宋代:徐经孙
-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
- 四皓图唐代:贯休
- 戏酬正夫宋代:郑獬
- 和秦寿之题靖安栖霞观宋代:王之道
- 晚秋集晏太尉西园宋代:宋祁
- 六月初九日晚大雨简文显子畅宋代:赵蕃
-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唐代:元稹
- 秀实惠简问闲居消息有滴水滴冻之语以诗报之宋代:王洋
- 示德逢宋代:王安石
- 重访草堂宋代:汪元量
- 和韩子云见寄四首宋代:吴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