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这是其一。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白居易名句推荐
-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作者:白居易:出自《杨柳枝二首》
-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作者:白居易:出自《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作者:白居易:出自《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作者:白居易:出自《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作者:白居易:出自《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作者:白居易:出自《雪夜小饮赠梦得》
-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作者:白居易:出自《彭蠡湖晚归》
-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作者:白居易:出自《雪夜小饮赠梦得》
-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作者:白居易:出自《彭蠡湖晚归》
-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作者:白居易:出自《寒闺怨》
诗词推荐
-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唐代:元稹
-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宋代:徐经孙
- 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宋代:葛立方
- 示德逢宋代:王安石
- 感物宋代:艾性夫
- 六月初九日晚大雨简文显子畅宋代:赵蕃
- 秀实惠简问闲居消息有滴水滴冻之语以诗报之宋代:王洋
- 晚秋集晏太尉西园宋代:宋祁
- 四皓图唐代:贯休
- 和秦寿之题靖安栖霞观宋代:王之道
- 妇嘲宋代:李新
- 戏酬正夫宋代:郑獬
-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
- 重访草堂宋代:汪元量
- 和韩子云见寄四首宋代:吴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