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作者:第三十二回陶学士馆中遇美李国主池畔垂纶话说陶榖听那女子吐属风雅,心内更加敬爱,也顾不得平日之操守了,便把往时的岸然道貌,抛在九霄云外,笑嘻嘻的携着那女子的手道:“小娘子必是神仙下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之幸!”说着,连连作揖不已。那女子见了陶榖这般形状,禁不住掩着樱唇,嗤的一笑道:“妾闻陶学士乃是个目不斜视的正经人。原来也是个假道学,背着人竟是这样放浪不羁哩。”陶榖笑道:“我平日见色不迷,颇能自守。今天见了小娘子,不知怎样把持不定起来,想是与小娘子有宿世缘分,所以如此。
未知小娘子贵姓芳名,居住何处,因甚来到馆驿里面?“那女子答道:”妾乃驿卒张三之女,名唤阿仙,即住在驿馆后面。
久已闻得学士大名,很想一见,只因学士往史馆抄录书籍,早出晚归,恨无其便。今日知道学士在馆中休息,所以私来窗下,瞻仰尊颜。妾父在此充当驿卒,已历多年,妾自幼相随,居住馆驿后面,过路的官员,也不知见过多少,皆不能动妾之心。
今日见了学士,不知何故,耿耿在心,竟难抛舍,故于晚间瞒着父亲,来此一会;不料行至门前,学士正在填词。妾幼年亦曾读书,听了学士之词,十分情重,忍耐不住,推门而进,阻了学士的清兴,乞恕唐突之罪!“陶榖忙道:”蒙小娘子不弃,玉趾降临,乃是求之不得的,怎么反说是唐突呢?“一面说着,一面在灯下观看阿仙的容貌,真是千般娇媚,万种风流,虽是裙布钗荆,越显出国色天香,陶榖眼看着佳丽,如何还能忍耐,便举步上前,拥抱求欢。
阿仙装出不胜羞愧的样子,对陶榖道:“妾虽是驿卒之女,出于寒微,平日守身似玉,颇知自爱;一旦遇见学士,诚心爱慕,遂不自持,蒙耻相就,还望学士鉴妾痴心,勿以为路柳墙花,始乱终弃,使妾抱恨无穷也。”陶榖听了,忙指灯立誓道:“蒙小娘子垂怜,我若忘了今日之情,将来必无善果。”阿仙见陶榖对灯起誓,慌忙拦阻道:“只要学士不忘今日之情就是了,何必起这重誓呢。”陶榖便乘势将阿仙拥入帐中,阿仙半推半就的成了好事。陶榖和她并枕而卧,细声喁喁,相怜相爱,十分要好。
从来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夜长。陶榖与阿仙一夜绸缪,不觉东方发白。阿仙见天色已明,连忙起身道:“贪欢忘晓,倘被我父得知,如何是好?”陶榖也恐为人撞见,坏了自己的名声,遂与阿仙匆匆起身。两人携着手,大有恋恋不舍之意。
阿仙低声说道:“妾蒙学士爱怜,乞赐一词,以记今日之情。”陶榖听得阿仙向他索词,绝不推辞,便提起笔来,在昨晚所题的《醉落魄》后面,一挥而就,递于阿仙。阿仙接过看时,却是调寄《锦堂春》一阕,其词道:月照纱厨金枕,花园宝镜香奁。三山不在沧洲外,隔个水晶帘。人静香沉玉兔,夜阑影落银蟾。阿仙省识相思意,春色透眉尖。
阿仙得了陶榖的两阕词儿,心内好生欢喜,连连道谢,辞别欲行。陶榖又约阿仙,今晚务必前来。阿仙点头答应,径自出门,往后面而去。陶榖眼巴巴望着阿仙去得不见影儿,方才回转身来。因为昨夜未能好好的安睡,此时天光尚早,重又倒在床上,闭着双眼,细细的想着夜间与阿仙的情味,心内异常酣畅,暗中欣幸道:“不想我来到江南,竟有这样的奇遇,也不枉了此一番的辛苦跋涉。但是我抄完了书,便要回国。这阿仙与我如此恩爱,怎么舍得抛弃了她回国去呢?且待她今夜前来,与之商酌,同往汴京,方得天长地久,永远相守。想那阿仙,不过是驿卒之女,同我前往汴京,做得学士的爱妾。可以安享富贵,讳无不允之理。倘若她的父母不肯答应,只消多给他些金银就是了,何患不能如愿呢?”
陶榖睡在床上,胡思乱想地在心中盘算,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已是辰牌时分,命人打了水来,梳洗已毕,一眼蹩见桌子上面,摆着一个红纸帖儿,随手取过一看,乃是李璟请去赴筵的帖儿,上面写出“午刻候驾”。陶榖知道时候不早,忙忙的整冠束带,前去赴筵。
见了李璟,参拜过了。李璟却十分恭敬,口口声声称他为陶先生,并说陶先生奉命来到敝国,寡人因国事羁身,未能亲与先生把盏,实在简慢得很,今天特地备了一杯水酒,一则谢罪;二则与先生畅叙衷曲。陶榖见李璟十分殷勤,只得也谦逊了几句。李璟即命摆筵,一声传出,早已整整齐齐的摆了三桌盛筵。李璟乃是国主,体统攸关,自然在正中一席,面南而坐;上首列着一席,面东背西,乃是宾位,让陶榖独自一人入座;下首一席,面西背东,乃是宋齐邱、冯延巳、徐铉、韩熙载,依次而坐,陶榖向李璟顿首谢坐,一同入席。
酒过数巡,李璟便命传歌伎侑酒,旨意下来,早有一班拖锦裾,曳罗裳的美女,手执乐器,排列阶前,歌唱的歌唱,奏乐的奏乐,金石丝竹,与宛转娇喉,一时并作。陶榖见李璟命歌伎侑酒,早又正襟危坐,做出那不可干犯的老调来了。李璟和诸大臣见了这般模样,心里不觉暗笑,也不去理他,只是吩咐内侍,用大杯敬酒。
那些歌伎一曲奏完,乐声停止,李璟忽向陶榖笑道:“先生乃天朝金马玉堂之客,敝国所有的歌曲,哪里听得入耳。寡人新得一个美女,姿色虽不甚佳,曾得天朝之贵人垂爱,加以宠幸,且填了两阕词儿,赐给于她。寡人曾经听她唱过,真是才子之笔,得着佳人,曼声歌来,格外浓艳可听。今当传她前来,歌唱一回,好使先生听了,开怀畅饮。”陶榖听罢李璟一番言语,还没有明白他的用意,正要开口辞谢。谁知李璟不由分说,即命内侍,传歌伎秦蒻兰来敬陶先生的酒。须臾之间,早见一个宫装高髻,态度如仙的美人,莲莲珊珊,走上前来,陶榖觉得这个美人好生面熟,似在哪里见过一般,便留着心仔细观看,不觉吃了一惊,暗中叫起苦来,顿时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你道陶榖为什么见这个歌伎要惊慌到如此地步,原来这歌伎秦蒻兰,便是昨日在馆驿中,自称驿卒张三女儿与陶榖缱绻通宵的阿仙。陶榖初见这歌伎,好生面熟,心内已经疑惑,及至走到阶前,留心观看,谁说不是阿仙呢?不过昨夜穿的是破旧衣裳,今日却是罗绮满身,愈觉妩媚动人了。陶榖此时,方知中了南唐君臣的美人计,料想:“他们必是恨着自己,不肯和光同尘,脂韦随俗,所以用这样的毒计,捉弄自己。现在命她前来侑酒,必是要当筵羞辱了,倘若在酒席上面,当着大众,把昨夜的事情明白宣布,自己的名节,岂不完全扫地,便有何面目见人呢?”内心想着,十分惶急,面红耳赤的坐在席中,直急得额上的汗,如黄豆一般大小流将下来。陶榖正在仓皇无地,那歌伎秦蒻兰,已袅袅婷婷,步至李璟席前,向国主行过了礼,侍立一旁,听候旨意。李璟见了秦蒻兰,却满面含春的指着陶榖,对她说道:“这位陶学士,乃是天朝的大臣,奉了天朝皇帝的圣旨,来至我国抄录书籍,是个胸罗锦绣,腹隐珠玑的才子!而且品行端方,举动循理,又是个不欺暗室的慎独君子!朕一则敬他的才学;二则重他的品行。今日屈他前来赴筵,众歌伎所歌的曲子,皆不能动学士的清听,因知你曾为天朝贵人所宠幸,且蒙贵人赐有两首词儿,情文俱佳,浓艳异常,可当筵歌来,劝学士畅饮一杯。朕自有重赏。”秦蒻兰口称遵旨,遂手执檀板,轻启珠喉,先歌那《醉落魂》一词。歌声方毕,李璟已连连称赞道:“风华曲赡,一往情深,真是才子之笔。陶先生听了此曲,应该浮一大白以赏之。”说着,又回顾秦蒻兰道:“你斟一大杯,敬于学士,求其饮干。”秦翡兰奉了旨意,早已满斟了一大杯,奉于陶榖道:“学士请尽此杯!”
陶榖听得秦蒻兰,在筵前歌着昨日所填思慕阿仙之词,心内又羞又急,如坐针毡一般,甚是难受。忽见她又敬自己的酒,如何还敢推让,连忙接了过来,一饮而尽。李璟笑道:“若非天朝贵人的佳作,哪能使陶先生如此豪饮。秦蒻兰还有一词,可再歌来。”秦蒻兰口称领旨,又把陶榖赠于阿仙的《锦堂春》词,歌了一遍。李璟道:“好个‘阿仙省识相思意,春色透眉尖’。这一阕更比前阕还要香艳了,学士宜多饮几杯,方不负此词之佳妙。秦蒻兰早又斟了三大杯来敬陶榖。陶榖酒量甚窄,如何能饮这三大杯酒?只得起身谢道:”承蒙大王赐酒,理应恭领。无如臣量甚浅,饮此三杯,必致大醉失仪,还求大王免臣饮酒。“李璟微笑道:”先生今日听佳词,对美人理应饮个大醉,方才畅快。如果饮得醉了,朕即送先生归回馆驿就是了。“陶榖见李璟再三相劝,暗暗想道:“我正怕他还有什么言语羞辱于我,现既如此劝酒,何不接过饮了,假作大醉之状,免得他再肆讥讽呢?”遂顿首言道:“大王赐酒,臣何敢辞,但醉后失仪,尚乞宽宥!”说罢,便接过酒来,连连干了,将身伏在桌上,现出沉醉之态。李璟说道:“陶先生果然不胜酒力,可命侍卫四名,好好的送他回归馆驿。”侍卫奉了圣旨,立刻扶着陶榖,坐上安舆,送回馆驿,扶他好好睡下,方才回去复旨。
陶榖酒虽过量,心内尚是明白,睡在床上,暗想这件事,明是江南君臣,做成圈套,陷害自己,深悔见色迷心,受了他们的捉弄。现在把柄已落入人家手内,只得低声下气,忍让一时,免得将此事宣扬出来,被朝廷知道,没有面目回国。从此陶榖把骄傲狂妄的态度,完全收拾起来,再也不敢讥议江南臣僚的短处,匆匆的将书籍抄毕,回到汴京,见了太祖,只说江南君臣,上下一心,无隙可乘。因此太祖又把兵下江南之事,暂时搁起。我且按下不说。
单提那南唐主李璟,自从陶榖回汴以后,深恐宋主起兵讨伐,因宋齐邱是个智谋之士,召进宫内与他密商道:“宋主志在统一天下,江南地方富庶,尤为所忌。
前次遣陶榖前来抄录书籍,乃是暗探我国虚实,此番回汴,必将我国情形,奏知宋主。倘若宋主贪心不足,起兵南下,难以抵御,必须筹图兵饷,预为防备,免得临期匆促,措手不及。卿智谋深沉,定有良策,为朕分忧。”宋齐邱道:“陛下不必忧虑。臣观陶榖的为人,色厉内荏,前番中了韩熙载的美人计,当筵受了羞辱,已知我国君臣,并非软弱可欺之辈;又经陛下预先料着宋主的意思,于陶榖来时,密谕国中,不得泄漏内情,因此陶榖虽在我国数月之久,一些事情也没有探得。此次返汴,见了宋主,报告我国情形,宋主知我上下一心,无隙可乘,必不敢兴兵南下。
况且我国臣服宋廷,陛下平素又极恭顺。臣料宋主,必定先取南汉及荆湖诸处,此时尚无暇顾及江南。即使宋师径自前来,非臣夸口,即臣一人,可以抵得十万大军;长江天险,横亘南北,也可当得十万人马;此外又有精卒十万,可以制敌。合算起来,足有三十万精兵,何愁不能抵御宋师呢?臣所虑的,不在外患,却在内忧。”
李璟忙道:“卿所谓内忧,究系何事?可为朕言之。”宋齐邱密奏道:“海陵人丁日繁,生聚已历多年。陛下若不预为之备,他日养精蓄锐,一日崛起,以报复为名,恐势成燎原,不易制服,故臣深以为虑。愿陛下及早图之,无使滋蔓,国家之幸也!”
李璟连连点头道:“非卿言及,朕几忘之,卿可从速派人,暗中查察海陵一族,现有丁口若干,报朕知道,自有处置。”宋齐邱领了李璟之命,自去暗中查察去了。
你道宋齐邱所言的海陵人丁日繁,究是指什么而言呢?原来当初李昪篡夺徐温的基业,即位之后,以自己是徐温的养子,徐氏族人皆是自己的昆弟,不忍加害,又恐留在金陵日后必致为患,遂将徐氏一族,徙居海陵,传至李璟的时代,徐氏在海陵地方,生聚多年,人丁很是繁昌,族中且有杰出之才,著名于时,宋齐邱,闻得这个消息,惟恐徐氏死灰复燃,深以为忧,胡奏明李璟,叫他预先防备,以免后患。李璟听了宋齐邱的言语,便命他派人往海陵,调查徐氏族中,究有多少人丁。
宋齐邱奉了旨意,哪里还肯迟延,立刻遣亲校前赴海陵,秘密调查,并嘱咐道:“此事乃奉了旨意的,须要格外当心,不可遗漏一人。”亲校奉命,唯唯而去,不上数日,调查清楚,回来复命道:“查得徐氏亲丁,男妇长幼,一共五百余口。
宋齐邱得了实数,遂即进宫,奏明李璟。李璟便与宋齐邱商议定了,命一员将校,带兵一千名,径往海陵,将徐氏人丁,尽行弑戮,不得存留一人。
将校得令,统率一千人马,如飞的奔至海陵,会同海陵州官,将徐氏府第,团团围住,打门而入,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无论男女少长,尽皆杀死。可怜徐氏一门,也不知为的什么事情,要遭此屠戮,真个杀得鸡犬不留,尸横满地!
事毕之后,海陵州官,收敛尸身,见有数十小儿都被杀死,州官见了,也觉甚是凄惨!暗暗说道:“国主也未免太残忍了,这许多小儿,知道什么,也要横加杀戮。”嗟叹了一会,命人将尸首收敛起来,即行埋葬。至今海陵州宅之东,尚有小儿坟数十,皆为当时被杀的徐氏子孙。那员将校,办理已毕,回去复旨,李璟大喜!
以为徐氏族灭,从此可无后患了,深嘉宋齐邱的功绩,厚加赏赐。齐邱谢恩回府,携了许多御赐的金帛,心中好不欢喜!一一贮藏起来。
谁知冤冤相报,来得甚快。不上几日,宋齐邱最小的儿子忽然生起病来,口中唤着宋齐邱的姓名骂道:“宋齐邱老贼!我有何亏负于你,帮助李亲夺我基业,那是气运当然!我也无可如何,现在为什么又挑唆李璟,杀我子孙,至于尽绝?老贼恶贯未盈,暂留你命,先将你的爱子取去,以彰报应。“宋齐邱听了,知是徐温的阴魂作祟,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具了衣冠,叩头求告道:”屠戮大王子孙,乃出自国主之命。与老臣无涉,伏乞大恩,赦臣之罪,饶恕小儿性命,臣当大建功德,超度大王,脱离幽冥,早升天国。“说着,连连叩头。他的儿子,又作徐温的口气说道:”老贼!焉敢花言巧语,希图卸罪,李璟本无杀我子孙的意思,完全由老贼挑唆而成,我在冥冥之中,早已知道,还敢图赖么?但李璟惑于奸言,妄杀无干,我亦岂肯放过了他?今已请于上帝,他的气运已终,不久便有报应了。“说着,宋齐邱的幼子,好似睡醒一般,睁开了眼,只是呻吟。
宋齐邱问他刚才说些什么?他却一无所知,只说有个穿了金冠黄袍之人,把自己身体一推,便失了知觉,并不晓得说些什么;此时醒来,只觉头痛欲裂,四肢如同被缚一般,很是难受。从此宋齐邱小儿子的病,便日重一日,延医诊治亦无效验,急得宋齐邱求神许愿,拜佛烧香,忙乱了数日,仍是无效,便请了三十六个和尚;三十六个道士来到府中,起建罗天大醮,超度冤魂,自己却杜门谢客,守着患病的幼子,一步也不肯离开。恰值李璟因有国事,要与宋齐邱商议,降旨宣诏入朝。齐邱只推有病,竟不奉诏。李璟见齐邱违诏不来,细细的打听,方才知道徐温的阴魂附在齐邱幼子身上,为他子孙索命,不觉也暗中吃晾道:“宋齐邱一心为国,代朕划策,尽灭徐氏,以杜后患。不料招了徐温阴灵之怨,害他幼子生起病来。朕素知齐邱最爱幼子,现在遭此祸患,无怪他杜门不出,连朕降旨宣召都不来了。”李璟心内想了一会,很觉垂念齐邱,即命摆了筵席,宣召齐邱前来赴筵,以便替他解闷。那宋齐邱因幼子疾病已经垂危,在府内哭得喉干声嘶,如何还能奉诏赴筵?便托传旨的内侍,将实情启奏李璟,乞恕逆旨之罪。内侍回宫,将情形奏明。李璟知道宋齐邱的幼子,已经无可挽救,很替他悲伤,叹息了一会,也就罢了。
其时金陵的人民,都知徐温显灵,宋齐邱的幼子,已将垂绝,李璟宣齐邱赴筵,他也因舍不得儿子不肯前去,便到处议论,都说宋齐邱意毒心狠,挑唆国主杀了徐氏一族的人丁,理应得此逆报。这种说法,传入一个老乐工的耳内,不禁拍手称快道:“宋齐邱着李氏,谋夺徐氏河山,已是罪大恶极。今又暗施阴谋,尽杀徐氏之族,少长不遗。死个幼子,他还舍不得么?待我来讥诮他一番,为徐氏略略出口恶气。”遂即题诗一首,系在纸鸢上面,放入宋齐邱家内,其诗道: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划计谋;一个小儿抛不得,上帝当日合如何?
宋齐邱见了这诗,知是徐氏旧臣,因自己辅助李璟,灭了徐氏之族,心怀怨恨,故以此诗相诮。若在平日,齐邱见了这样讥刺的诗句,定然不肯干休,必要访出作诗之人加以罪责,方才快意。无奈这时,徐温刚刚显灵,自己的幼子,又在垂危。
齐邱忏悔还来不及,如何还敢追问这事,所以瞧见这诗,只得长叹一声,搁过一旁,置之不理了。不提宋齐邱在家中杜门谢客,为了幼子病重着急。且说唐主李璟在官,听说宋齐邱家内,因徐温作祟,累及幼子,心内虽也十分惊骇。过了几日,便把此事忘记,仍旧酣歌漫舞,悠然自得,宋齐邱家中的事情,早又抛在九霄云外去了。这一天,因苑中花事甚盛,李璟又大摆宴筵,宣召近臣入苑赏花,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那杨花飞却甚作怪,奉命之后,只把南朝天子爱风流的一句词儿,反复歌唱。李璟初时并不留心,后来听杨花飞单这句词儿,心中恍然大悟,遂复杯叹道:“使孙陈二主,得闻此句词儿,如何至有衔璧出降之辱呢?”因命内侍,取过金帛,厚赏杨花飞。李璟此时,已觉微醉,乃起坐出席,率近臣同至池边垂钓取乐,吩咐群臣,略去礼节,各自钓鱼,群臣奉命,各取鱼竿,垂入池内。李璟也令内侍献上钓纶,一同钓鱼。停了半晌,群臣都已钓得,独有李璟坐在那里,池中的鱼儿,游来游去,随定了他的钓钩,唼喋不已,偏偏不肯吞他的香饵,惹得李璟发起性来,用力将钓竿往上一提,仍是一个空钩,反把池中之鱼,吓得逃窜开去,再也不肯聚拢来了。李璟见近臣都已得鱼,自己钓了半日,一尾也未获取,心内好生不快!面上现出不悦之色。
时有优人李家明,随侍在侧,见李璟因钓鱼未获,心甚不悦,他便进诗一首,为之解嘲道:玉甃垂钓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吞香饼,知是君王合钓龙。
这首诗献将上来,李璟看了,大悦而罢。原来李家明虽然是个优人,却生得性情敏慧,语言辩给,时时以诙谐之谈,讽谏时政,弥补缺失。李璟因其善于讽谏,甚加宠爱,每逢游宴,必命李家明随侍左右,大有非他不欢的行径。那李家明感激知遇,也就拾遗补缺,随时纳谏,挽救不少。李璟因与诸弟十分友爱,把诸弟悉皆加爵。李家明不以为然,便又想法规谏。
未知如何进谏,且听下回分解。
未知小娘子贵姓芳名,居住何处,因甚来到馆驿里面?“那女子答道:”妾乃驿卒张三之女,名唤阿仙,即住在驿馆后面。
久已闻得学士大名,很想一见,只因学士往史馆抄录书籍,早出晚归,恨无其便。今日知道学士在馆中休息,所以私来窗下,瞻仰尊颜。妾父在此充当驿卒,已历多年,妾自幼相随,居住馆驿后面,过路的官员,也不知见过多少,皆不能动妾之心。
今日见了学士,不知何故,耿耿在心,竟难抛舍,故于晚间瞒着父亲,来此一会;不料行至门前,学士正在填词。妾幼年亦曾读书,听了学士之词,十分情重,忍耐不住,推门而进,阻了学士的清兴,乞恕唐突之罪!“陶榖忙道:”蒙小娘子不弃,玉趾降临,乃是求之不得的,怎么反说是唐突呢?“一面说着,一面在灯下观看阿仙的容貌,真是千般娇媚,万种风流,虽是裙布钗荆,越显出国色天香,陶榖眼看着佳丽,如何还能忍耐,便举步上前,拥抱求欢。
阿仙装出不胜羞愧的样子,对陶榖道:“妾虽是驿卒之女,出于寒微,平日守身似玉,颇知自爱;一旦遇见学士,诚心爱慕,遂不自持,蒙耻相就,还望学士鉴妾痴心,勿以为路柳墙花,始乱终弃,使妾抱恨无穷也。”陶榖听了,忙指灯立誓道:“蒙小娘子垂怜,我若忘了今日之情,将来必无善果。”阿仙见陶榖对灯起誓,慌忙拦阻道:“只要学士不忘今日之情就是了,何必起这重誓呢。”陶榖便乘势将阿仙拥入帐中,阿仙半推半就的成了好事。陶榖和她并枕而卧,细声喁喁,相怜相爱,十分要好。
从来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夜长。陶榖与阿仙一夜绸缪,不觉东方发白。阿仙见天色已明,连忙起身道:“贪欢忘晓,倘被我父得知,如何是好?”陶榖也恐为人撞见,坏了自己的名声,遂与阿仙匆匆起身。两人携着手,大有恋恋不舍之意。
阿仙低声说道:“妾蒙学士爱怜,乞赐一词,以记今日之情。”陶榖听得阿仙向他索词,绝不推辞,便提起笔来,在昨晚所题的《醉落魄》后面,一挥而就,递于阿仙。阿仙接过看时,却是调寄《锦堂春》一阕,其词道:月照纱厨金枕,花园宝镜香奁。三山不在沧洲外,隔个水晶帘。人静香沉玉兔,夜阑影落银蟾。阿仙省识相思意,春色透眉尖。
阿仙得了陶榖的两阕词儿,心内好生欢喜,连连道谢,辞别欲行。陶榖又约阿仙,今晚务必前来。阿仙点头答应,径自出门,往后面而去。陶榖眼巴巴望着阿仙去得不见影儿,方才回转身来。因为昨夜未能好好的安睡,此时天光尚早,重又倒在床上,闭着双眼,细细的想着夜间与阿仙的情味,心内异常酣畅,暗中欣幸道:“不想我来到江南,竟有这样的奇遇,也不枉了此一番的辛苦跋涉。但是我抄完了书,便要回国。这阿仙与我如此恩爱,怎么舍得抛弃了她回国去呢?且待她今夜前来,与之商酌,同往汴京,方得天长地久,永远相守。想那阿仙,不过是驿卒之女,同我前往汴京,做得学士的爱妾。可以安享富贵,讳无不允之理。倘若她的父母不肯答应,只消多给他些金银就是了,何患不能如愿呢?”
陶榖睡在床上,胡思乱想地在心中盘算,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已是辰牌时分,命人打了水来,梳洗已毕,一眼蹩见桌子上面,摆着一个红纸帖儿,随手取过一看,乃是李璟请去赴筵的帖儿,上面写出“午刻候驾”。陶榖知道时候不早,忙忙的整冠束带,前去赴筵。
见了李璟,参拜过了。李璟却十分恭敬,口口声声称他为陶先生,并说陶先生奉命来到敝国,寡人因国事羁身,未能亲与先生把盏,实在简慢得很,今天特地备了一杯水酒,一则谢罪;二则与先生畅叙衷曲。陶榖见李璟十分殷勤,只得也谦逊了几句。李璟即命摆筵,一声传出,早已整整齐齐的摆了三桌盛筵。李璟乃是国主,体统攸关,自然在正中一席,面南而坐;上首列着一席,面东背西,乃是宾位,让陶榖独自一人入座;下首一席,面西背东,乃是宋齐邱、冯延巳、徐铉、韩熙载,依次而坐,陶榖向李璟顿首谢坐,一同入席。
酒过数巡,李璟便命传歌伎侑酒,旨意下来,早有一班拖锦裾,曳罗裳的美女,手执乐器,排列阶前,歌唱的歌唱,奏乐的奏乐,金石丝竹,与宛转娇喉,一时并作。陶榖见李璟命歌伎侑酒,早又正襟危坐,做出那不可干犯的老调来了。李璟和诸大臣见了这般模样,心里不觉暗笑,也不去理他,只是吩咐内侍,用大杯敬酒。
那些歌伎一曲奏完,乐声停止,李璟忽向陶榖笑道:“先生乃天朝金马玉堂之客,敝国所有的歌曲,哪里听得入耳。寡人新得一个美女,姿色虽不甚佳,曾得天朝之贵人垂爱,加以宠幸,且填了两阕词儿,赐给于她。寡人曾经听她唱过,真是才子之笔,得着佳人,曼声歌来,格外浓艳可听。今当传她前来,歌唱一回,好使先生听了,开怀畅饮。”陶榖听罢李璟一番言语,还没有明白他的用意,正要开口辞谢。谁知李璟不由分说,即命内侍,传歌伎秦蒻兰来敬陶先生的酒。须臾之间,早见一个宫装高髻,态度如仙的美人,莲莲珊珊,走上前来,陶榖觉得这个美人好生面熟,似在哪里见过一般,便留着心仔细观看,不觉吃了一惊,暗中叫起苦来,顿时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你道陶榖为什么见这个歌伎要惊慌到如此地步,原来这歌伎秦蒻兰,便是昨日在馆驿中,自称驿卒张三女儿与陶榖缱绻通宵的阿仙。陶榖初见这歌伎,好生面熟,心内已经疑惑,及至走到阶前,留心观看,谁说不是阿仙呢?不过昨夜穿的是破旧衣裳,今日却是罗绮满身,愈觉妩媚动人了。陶榖此时,方知中了南唐君臣的美人计,料想:“他们必是恨着自己,不肯和光同尘,脂韦随俗,所以用这样的毒计,捉弄自己。现在命她前来侑酒,必是要当筵羞辱了,倘若在酒席上面,当着大众,把昨夜的事情明白宣布,自己的名节,岂不完全扫地,便有何面目见人呢?”内心想着,十分惶急,面红耳赤的坐在席中,直急得额上的汗,如黄豆一般大小流将下来。陶榖正在仓皇无地,那歌伎秦蒻兰,已袅袅婷婷,步至李璟席前,向国主行过了礼,侍立一旁,听候旨意。李璟见了秦蒻兰,却满面含春的指着陶榖,对她说道:“这位陶学士,乃是天朝的大臣,奉了天朝皇帝的圣旨,来至我国抄录书籍,是个胸罗锦绣,腹隐珠玑的才子!而且品行端方,举动循理,又是个不欺暗室的慎独君子!朕一则敬他的才学;二则重他的品行。今日屈他前来赴筵,众歌伎所歌的曲子,皆不能动学士的清听,因知你曾为天朝贵人所宠幸,且蒙贵人赐有两首词儿,情文俱佳,浓艳异常,可当筵歌来,劝学士畅饮一杯。朕自有重赏。”秦蒻兰口称遵旨,遂手执檀板,轻启珠喉,先歌那《醉落魂》一词。歌声方毕,李璟已连连称赞道:“风华曲赡,一往情深,真是才子之笔。陶先生听了此曲,应该浮一大白以赏之。”说着,又回顾秦蒻兰道:“你斟一大杯,敬于学士,求其饮干。”秦翡兰奉了旨意,早已满斟了一大杯,奉于陶榖道:“学士请尽此杯!”
陶榖听得秦蒻兰,在筵前歌着昨日所填思慕阿仙之词,心内又羞又急,如坐针毡一般,甚是难受。忽见她又敬自己的酒,如何还敢推让,连忙接了过来,一饮而尽。李璟笑道:“若非天朝贵人的佳作,哪能使陶先生如此豪饮。秦蒻兰还有一词,可再歌来。”秦蒻兰口称领旨,又把陶榖赠于阿仙的《锦堂春》词,歌了一遍。李璟道:“好个‘阿仙省识相思意,春色透眉尖’。这一阕更比前阕还要香艳了,学士宜多饮几杯,方不负此词之佳妙。秦蒻兰早又斟了三大杯来敬陶榖。陶榖酒量甚窄,如何能饮这三大杯酒?只得起身谢道:”承蒙大王赐酒,理应恭领。无如臣量甚浅,饮此三杯,必致大醉失仪,还求大王免臣饮酒。“李璟微笑道:”先生今日听佳词,对美人理应饮个大醉,方才畅快。如果饮得醉了,朕即送先生归回馆驿就是了。“陶榖见李璟再三相劝,暗暗想道:“我正怕他还有什么言语羞辱于我,现既如此劝酒,何不接过饮了,假作大醉之状,免得他再肆讥讽呢?”遂顿首言道:“大王赐酒,臣何敢辞,但醉后失仪,尚乞宽宥!”说罢,便接过酒来,连连干了,将身伏在桌上,现出沉醉之态。李璟说道:“陶先生果然不胜酒力,可命侍卫四名,好好的送他回归馆驿。”侍卫奉了圣旨,立刻扶着陶榖,坐上安舆,送回馆驿,扶他好好睡下,方才回去复旨。
陶榖酒虽过量,心内尚是明白,睡在床上,暗想这件事,明是江南君臣,做成圈套,陷害自己,深悔见色迷心,受了他们的捉弄。现在把柄已落入人家手内,只得低声下气,忍让一时,免得将此事宣扬出来,被朝廷知道,没有面目回国。从此陶榖把骄傲狂妄的态度,完全收拾起来,再也不敢讥议江南臣僚的短处,匆匆的将书籍抄毕,回到汴京,见了太祖,只说江南君臣,上下一心,无隙可乘。因此太祖又把兵下江南之事,暂时搁起。我且按下不说。
单提那南唐主李璟,自从陶榖回汴以后,深恐宋主起兵讨伐,因宋齐邱是个智谋之士,召进宫内与他密商道:“宋主志在统一天下,江南地方富庶,尤为所忌。
前次遣陶榖前来抄录书籍,乃是暗探我国虚实,此番回汴,必将我国情形,奏知宋主。倘若宋主贪心不足,起兵南下,难以抵御,必须筹图兵饷,预为防备,免得临期匆促,措手不及。卿智谋深沉,定有良策,为朕分忧。”宋齐邱道:“陛下不必忧虑。臣观陶榖的为人,色厉内荏,前番中了韩熙载的美人计,当筵受了羞辱,已知我国君臣,并非软弱可欺之辈;又经陛下预先料着宋主的意思,于陶榖来时,密谕国中,不得泄漏内情,因此陶榖虽在我国数月之久,一些事情也没有探得。此次返汴,见了宋主,报告我国情形,宋主知我上下一心,无隙可乘,必不敢兴兵南下。
况且我国臣服宋廷,陛下平素又极恭顺。臣料宋主,必定先取南汉及荆湖诸处,此时尚无暇顾及江南。即使宋师径自前来,非臣夸口,即臣一人,可以抵得十万大军;长江天险,横亘南北,也可当得十万人马;此外又有精卒十万,可以制敌。合算起来,足有三十万精兵,何愁不能抵御宋师呢?臣所虑的,不在外患,却在内忧。”
李璟忙道:“卿所谓内忧,究系何事?可为朕言之。”宋齐邱密奏道:“海陵人丁日繁,生聚已历多年。陛下若不预为之备,他日养精蓄锐,一日崛起,以报复为名,恐势成燎原,不易制服,故臣深以为虑。愿陛下及早图之,无使滋蔓,国家之幸也!”
李璟连连点头道:“非卿言及,朕几忘之,卿可从速派人,暗中查察海陵一族,现有丁口若干,报朕知道,自有处置。”宋齐邱领了李璟之命,自去暗中查察去了。
你道宋齐邱所言的海陵人丁日繁,究是指什么而言呢?原来当初李昪篡夺徐温的基业,即位之后,以自己是徐温的养子,徐氏族人皆是自己的昆弟,不忍加害,又恐留在金陵日后必致为患,遂将徐氏一族,徙居海陵,传至李璟的时代,徐氏在海陵地方,生聚多年,人丁很是繁昌,族中且有杰出之才,著名于时,宋齐邱,闻得这个消息,惟恐徐氏死灰复燃,深以为忧,胡奏明李璟,叫他预先防备,以免后患。李璟听了宋齐邱的言语,便命他派人往海陵,调查徐氏族中,究有多少人丁。
宋齐邱奉了旨意,哪里还肯迟延,立刻遣亲校前赴海陵,秘密调查,并嘱咐道:“此事乃奉了旨意的,须要格外当心,不可遗漏一人。”亲校奉命,唯唯而去,不上数日,调查清楚,回来复命道:“查得徐氏亲丁,男妇长幼,一共五百余口。
宋齐邱得了实数,遂即进宫,奏明李璟。李璟便与宋齐邱商议定了,命一员将校,带兵一千名,径往海陵,将徐氏人丁,尽行弑戮,不得存留一人。
将校得令,统率一千人马,如飞的奔至海陵,会同海陵州官,将徐氏府第,团团围住,打门而入,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无论男女少长,尽皆杀死。可怜徐氏一门,也不知为的什么事情,要遭此屠戮,真个杀得鸡犬不留,尸横满地!
事毕之后,海陵州官,收敛尸身,见有数十小儿都被杀死,州官见了,也觉甚是凄惨!暗暗说道:“国主也未免太残忍了,这许多小儿,知道什么,也要横加杀戮。”嗟叹了一会,命人将尸首收敛起来,即行埋葬。至今海陵州宅之东,尚有小儿坟数十,皆为当时被杀的徐氏子孙。那员将校,办理已毕,回去复旨,李璟大喜!
以为徐氏族灭,从此可无后患了,深嘉宋齐邱的功绩,厚加赏赐。齐邱谢恩回府,携了许多御赐的金帛,心中好不欢喜!一一贮藏起来。
谁知冤冤相报,来得甚快。不上几日,宋齐邱最小的儿子忽然生起病来,口中唤着宋齐邱的姓名骂道:“宋齐邱老贼!我有何亏负于你,帮助李亲夺我基业,那是气运当然!我也无可如何,现在为什么又挑唆李璟,杀我子孙,至于尽绝?老贼恶贯未盈,暂留你命,先将你的爱子取去,以彰报应。“宋齐邱听了,知是徐温的阴魂作祟,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具了衣冠,叩头求告道:”屠戮大王子孙,乃出自国主之命。与老臣无涉,伏乞大恩,赦臣之罪,饶恕小儿性命,臣当大建功德,超度大王,脱离幽冥,早升天国。“说着,连连叩头。他的儿子,又作徐温的口气说道:”老贼!焉敢花言巧语,希图卸罪,李璟本无杀我子孙的意思,完全由老贼挑唆而成,我在冥冥之中,早已知道,还敢图赖么?但李璟惑于奸言,妄杀无干,我亦岂肯放过了他?今已请于上帝,他的气运已终,不久便有报应了。“说着,宋齐邱的幼子,好似睡醒一般,睁开了眼,只是呻吟。
宋齐邱问他刚才说些什么?他却一无所知,只说有个穿了金冠黄袍之人,把自己身体一推,便失了知觉,并不晓得说些什么;此时醒来,只觉头痛欲裂,四肢如同被缚一般,很是难受。从此宋齐邱小儿子的病,便日重一日,延医诊治亦无效验,急得宋齐邱求神许愿,拜佛烧香,忙乱了数日,仍是无效,便请了三十六个和尚;三十六个道士来到府中,起建罗天大醮,超度冤魂,自己却杜门谢客,守着患病的幼子,一步也不肯离开。恰值李璟因有国事,要与宋齐邱商议,降旨宣诏入朝。齐邱只推有病,竟不奉诏。李璟见齐邱违诏不来,细细的打听,方才知道徐温的阴魂附在齐邱幼子身上,为他子孙索命,不觉也暗中吃晾道:“宋齐邱一心为国,代朕划策,尽灭徐氏,以杜后患。不料招了徐温阴灵之怨,害他幼子生起病来。朕素知齐邱最爱幼子,现在遭此祸患,无怪他杜门不出,连朕降旨宣召都不来了。”李璟心内想了一会,很觉垂念齐邱,即命摆了筵席,宣召齐邱前来赴筵,以便替他解闷。那宋齐邱因幼子疾病已经垂危,在府内哭得喉干声嘶,如何还能奉诏赴筵?便托传旨的内侍,将实情启奏李璟,乞恕逆旨之罪。内侍回宫,将情形奏明。李璟知道宋齐邱的幼子,已经无可挽救,很替他悲伤,叹息了一会,也就罢了。
其时金陵的人民,都知徐温显灵,宋齐邱的幼子,已将垂绝,李璟宣齐邱赴筵,他也因舍不得儿子不肯前去,便到处议论,都说宋齐邱意毒心狠,挑唆国主杀了徐氏一族的人丁,理应得此逆报。这种说法,传入一个老乐工的耳内,不禁拍手称快道:“宋齐邱着李氏,谋夺徐氏河山,已是罪大恶极。今又暗施阴谋,尽杀徐氏之族,少长不遗。死个幼子,他还舍不得么?待我来讥诮他一番,为徐氏略略出口恶气。”遂即题诗一首,系在纸鸢上面,放入宋齐邱家内,其诗道: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划计谋;一个小儿抛不得,上帝当日合如何?
宋齐邱见了这诗,知是徐氏旧臣,因自己辅助李璟,灭了徐氏之族,心怀怨恨,故以此诗相诮。若在平日,齐邱见了这样讥刺的诗句,定然不肯干休,必要访出作诗之人加以罪责,方才快意。无奈这时,徐温刚刚显灵,自己的幼子,又在垂危。
齐邱忏悔还来不及,如何还敢追问这事,所以瞧见这诗,只得长叹一声,搁过一旁,置之不理了。不提宋齐邱在家中杜门谢客,为了幼子病重着急。且说唐主李璟在官,听说宋齐邱家内,因徐温作祟,累及幼子,心内虽也十分惊骇。过了几日,便把此事忘记,仍旧酣歌漫舞,悠然自得,宋齐邱家中的事情,早又抛在九霄云外去了。这一天,因苑中花事甚盛,李璟又大摆宴筵,宣召近臣入苑赏花,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那杨花飞却甚作怪,奉命之后,只把南朝天子爱风流的一句词儿,反复歌唱。李璟初时并不留心,后来听杨花飞单这句词儿,心中恍然大悟,遂复杯叹道:“使孙陈二主,得闻此句词儿,如何至有衔璧出降之辱呢?”因命内侍,取过金帛,厚赏杨花飞。李璟此时,已觉微醉,乃起坐出席,率近臣同至池边垂钓取乐,吩咐群臣,略去礼节,各自钓鱼,群臣奉命,各取鱼竿,垂入池内。李璟也令内侍献上钓纶,一同钓鱼。停了半晌,群臣都已钓得,独有李璟坐在那里,池中的鱼儿,游来游去,随定了他的钓钩,唼喋不已,偏偏不肯吞他的香饵,惹得李璟发起性来,用力将钓竿往上一提,仍是一个空钩,反把池中之鱼,吓得逃窜开去,再也不肯聚拢来了。李璟见近臣都已得鱼,自己钓了半日,一尾也未获取,心内好生不快!面上现出不悦之色。
时有优人李家明,随侍在侧,见李璟因钓鱼未获,心甚不悦,他便进诗一首,为之解嘲道:玉甃垂钓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吞香饼,知是君王合钓龙。
这首诗献将上来,李璟看了,大悦而罢。原来李家明虽然是个优人,却生得性情敏慧,语言辩给,时时以诙谐之谈,讽谏时政,弥补缺失。李璟因其善于讽谏,甚加宠爱,每逢游宴,必命李家明随侍左右,大有非他不欢的行径。那李家明感激知遇,也就拾遗补缺,随时纳谏,挽救不少。李璟因与诸弟十分友爱,把诸弟悉皆加爵。李家明不以为然,便又想法规谏。
未知如何进谏,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