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中山经

作者: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1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2,黄华而荚实,名曰籜3,可以已瞢4。有兽焉,其状如(虫犬)鼠5而文题,其名曰难(隹改能)6,食之已癭。
1 郭璞云:「音恭。」
2 郭璞云:「或作楛叶。」
3 汪紱云:「籜音托。」
4 郭璞云:「音盲。」珂案:说文四云:「瞢,目不明也。」
5 郭璞云:「(虫犬)鼠,所未详,音虺,字亦或作虺。」
6 汪紱云:「音耐;或作熊。」
又东二十里,曰歷儿之山1,其上多橿,多(木厉)木2,是木3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拣,服之不忘4。
1 郝懿行云:「水经注云:『河东郡南有歷山,舜所耕处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山亦名歷山。』即此也;盖与薄山连麓而异名。」珂案:舜所耕歷山,盖传说中地名,所在多有,非可实指,此藉使能证成,亦不过传说中之一耳。
2 郭璞云:「音厉。」
3 珂案:是木,指(木厉)木。
4 珂案:经文拣,汪紱本、毕沅校本均作楝,王念孙、孙星衍、郝懿行亦均校作楝,作楝是也。汪紱云:「楝音炼。楝木似槐子,如指头,色白而粘,可捣以浣衣,服之益肾。此服之不忘,谓令人健记,盖亦楝类也。或作简,非。」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鮪1,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2。1 郭璞云:「鮪似鱣也。」珂案:鮪音委。
2 珂案:太平御览卷七四二引此经,尾上有赤字,可以上有食之二字;同书卷九三九引此经,赤喙上有而字。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黄堊1。
1 郭璞云:「言有杂色堊也。」
又东十五里,曰(水委)山1,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1 郭璞云:「音倭。」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楮,可以已癙1,食之不眯2。
1 郭璞云:「癙,病也;淮南子曰:『貍头已癙』也。」珂案:郭引淮南子说山篇文,「已癙」今作「愈鼠」。
2 珂案:谓不厌梦也,已见上文西次四经「英鞮之山」注2。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1,可以已痤2。
1 郝懿行云:「本草別录云:『龙骨生晋地川谷、及太(大?)山巖水岸土穴中死龙处。』」
2 珂案:说文七云:「痤,小肿也。」汪紱以「皮上磈磊病」释之,良是。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梟谷1,其中多铁。
1 郭璞云:「或无谷字。」
又东十五里,曰橿谷之山1,其中多赤铜。1 郭璞云:「或作檀谷之山。」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葌草1。1 郭璞云:「亦菅字。」郝懿行云:「说文云:『葌,香艸,出吴林山。』本此经为说也。眾经音义引声类云:『葌,兰也。』又引字书云:『葌与蕑同,蕑即兰也。』是葌乃香艸,郭注以葌为菅字,菅乃茅属,恐非也。」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1,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2。是多飞鱼,其状如鮒鱼3,食之已痔衕。1 珂案:经文鬼草,太平御览卷四六八引作鬼目。
2 郭璞云:「音如譎诈之譎。」
3 珂案:经文鮒鱼,太平御览卷四四引无鱼字。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1,养之可以已忧。1 汪紱云:「朏音菲。」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1,是多薝棘2。
1 郝懿行云:「玉篇作金谷多薝棘。」
2 郭璞云:「未详;音瞻。」郝懿行云:「本草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