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作者:
黄衣、黄蒸及糱(一)第六十八常满盐、花盐第六十九作酱等法第七十作酢法(二)第七十一作豉法(二)第七十二八和兗(三)第七十三作鱼鮓(四)第七十四脯腊(五)第七十五羹臛法第七十六蒸缹法第七十七●、腤、煎、消法第七十八菹绿第七十九
(一)「糱」下原有「子」字,但卷內篇题无,篇中也单称「糱」,兹刪去。
(二)「法」下原有「等」字,据卷內篇题刪去。
(三)院刻作「●」,金抄作「●」,均讹;明抄作「●」,湖湘本作「齏」,俗讹字;兹据院刻卷內篇题统一作「兗」。
(四)「作鱼鮓」,原作「作鮓等法」,据卷內篇题改使一致。
(五)本篇以下五篇篇题,「脯腊」原作「脯腊等法」,「羹臛法」原作「作羹臛」,「蒸缹法」原作「作蒸缹」,「●腤煎消法」原无「法」字,「菹绿」原作「菹绿等法」,均据卷內篇题分別改如上文,以使一致。
黄衣、黄蒸及糱(一)第六十八黄衣一名麦●(二)
作黄衣「一」法(三):六月中,取小麦,净淘讫,於瓮中以水浸之,令醋。漉出「二」,熟(四)蒸之。槌箔上敷席,置麦於上,摊令厚二寸许,预前一日刈薍「三」叶薄覆。无薍叶者,刈胡枲,择去杂草,无令有水露气;候麦冷,以胡枲覆之。七日,看黄衣色足,便出曝之,令干。去胡枲而已,慎勿颺簸。齐人喜当风颺去黄衣,此大谬:凡有所造作用麦●者,皆仰其衣为势「四」,今反颺去之,作物必不善矣。
作黄蒸「五」法:六、七月中,●(五)生小麦,细磨之。以水溲而蒸之,气馏好熟,便下之,摊令冷。布置,覆盖,成就,一如麦●法。亦勿颺之,虑其所损。
作糱法:八月中作。盆中浸小麦,即倾去水,日曝之。一日一度著水,即去之。脚生「六」,布麦於席上,厚二寸许。一日一度(六),以水浇之,牙生便止。即散收,令干,勿使饼;饼成则不復任用。此煮白餳「七」糱。
若(七)煮黑餳,即待芽生青,成饼「八」,然后以刀(八)●「九」取,干之。欲令餳如琥珀色者,以大麦为其糱「一0」。
《孟子》曰(九):「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一)「糱」,本卷內院刻均作「糱」,金抄大多同院刻;明抄均作「糱」,是现在通行的写法。在別卷,金抄、明抄亦均作「糱」。本书统一从今写作「糱」。本卷各篇金抄错、脱、空格以及错页、空页特別多,有院刻足以校勘,非必要时,概不作校记。
(二)「●」,音桓,又音魂,音混,广韵:「不破麦也」。这裏专指整粒麦作的一种酱麴,俗名也叫「麦圇」,「圇」是「囫圇」,也是完整不破的意思,字应从完,明抄作「●」,误,据院刻等改正。(三)本篇「作黄衣法」、「作黄蒸法」及「作糱法」,均仅標目作大字,內容(至「以大麦为其糱」止)均係双行小字,兹一律改为大字。
(四)金抄、湖湘本作「熟」,唐韩鄂《四时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