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作者:传记篇第一百(此有六部)
述意部翻译部杂集部般若部兴福部历算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九河疏迹策蕴灵丘。四彻中绳书藏群玉。亦有青丘紫府三皇刻石之文。绿检黄绳六甲灵蜚之字。岂若如来秘藏譬彼明珠。诸佛所师同夫净镜。鹿苑四谛之法。尼园八藏之文。香山巨力岂云能负。龙宫宝箧亦未能筹。良由吾师释迦德本深构树自三只之初。妙果独高。成于百劫之末。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宁惟气禀二仪道周万物而已哉。故身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为。
用绝思议之表。不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所论乃三界之大师。万古之独步。吾自庸才谈何以尽。纵使周公之制礼作乐。孔子之述易删诗。予赐之言语。商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稚川河上公柱下史。并驱于方内。何足道哉。自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争决最后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夫。于是瞻相好于香檀。记筌蹄于贝叶。三藏受持。四依补处。而我师风无坠。特恃斯乎。但正像^8□移群情矫薄。人代今古暨乎季运。既当徂北。稍复东渐所以金人梦刘庄之寝。摩腾伫蔡愔之劝。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今六百余年矣。自后康僧会。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道安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桂冠翕然归向。爰至皇唐。玄奘法师德隆终古声高宇宙。涉历诸国百有五十。翻译经论千有五百。尽善尽美。可称可赞。前后宝轴。几向五千。法门弘阐。缁门繁炽。道俗蒙益。焉可胜言。吾少习周孔之文典。晚慕黄老之玄言。俱是未越苦河。犹沦火宅。可久可大。其惟佛教也欤。遂乃希前代之清尘。仰群英之远迹。归斯正道。拔自沈泥。本号离欲之逸人。摧邪之大将。吾欣俦党。其谓此乎。今列前后翻译。总有一十八代所出众经五千余卷。佛法东流三度灭法失译经本。三百一十部。五百三十八卷。今此所列总述帝王年代大小乘经部帙纲要。
具录人法寄存大本。兼述古今道俗英贤博学。依傍佛经。所出百家诸子向有三千余卷。又列帝王前后兴福多少。又列佛降阎浮隐显年代。略算时节。如是要用并附其后。庶将来哲同鉴博记矣。翻译部第二窃观上代有经已来。贤德笔受。每至度语。无不称云译胡为汉。且东夏九州名西域为天竺者。是总名也。或云身毒。如梵称此方为脂那。或云真丹。或作震旦。此盖承声有楚夏耳。若当称汉。汉止刘氏两代一号。已后禅让魏晋不同。须依帝王称谓甄别。今为此录悉改正之。又胡之杂戎。乃是西方边俗。类此方有羌蛮夷之属。何得经书乃云胡语。佛生天竺。彼土士族婆罗门者。总称为梵。梵者清净也。承裔光音色天。其光音天。梵世最为下。劫初来此食地肥者。身重不去。因即为人。仍其本名。故称为梵。语言及书既象于天。是以彼云梵书梵语。
如旧日僧悉称俗姓。云释迦者。起自秦代。有沙门释道安。独拔当时。居然超悟。乃云。既存剃染绍继释迦。子虽异父而姓无殊。今者出家宜悉称释。及翻四含。果云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众咸叹服。其四姓者。一刹帝利。此是王种。二婆罗门。是高行人。三名毗舍。如此土民。四名首陀。最为卑下。如此土皂隶。而安正当晋秦之时。刊定目录。删注群经。自号弥天。揩摸季叶。犹言译胡为秦。
此亦昆山之一砾。未尽美焉。但上来有胡言处。并以梵字替之。庶后哲善谈得其正真者也。
后汉朝译传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经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译经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前魏朝传译僧六人。所出经律等一十三部(二十四卷)。南吴孙氏传译道俗四人。所出经传等一百四十八部(一百八十五卷。失译经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一卷)。
西晋朝传译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经戒等四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卷。失译经八部一十五卷)。
东晋朝传译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经传等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失译经五十三部五十六卷)。前秦符氏传译僧八人。所出经传等四十部(二百三十八卷)。
西秦乞付氏传译僧一人。所出经十四部(二十一卷。失译经八部十一卷)。
后秦姚氏传译僧八人。所出经传一百二十四部(六百六十二卷)。北凉沮渠氏传译道俗八人。所出经传三十二部(二百二十四卷。失译经五部一十七卷)。
宋朝传译道俗二十三人。所出经传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前齐朝传译道俗一十九人。所出经传四十七部(三百四十六卷)。
梁朝传译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经律传等九十部(七百八十卷)。
后魏元氏传译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经论传录八十七部(三百二卷)。
后齐高氏传译道俗二人。所出经论七部(五十三卷)。后周宇文氏传译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经论天文等三十部(一百四卷)。陈朝传译道俗三人。所出经论传疏等四十部(三百四十七卷)。
隋朝传译道俗二十余人。所出经论等九十余部(五百一十余卷)。
皇朝传译僧等十有一人。所出经论等二百余部(一千五百余卷)。
众经律论传合八百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万六千一百七十纸)三百二十六袟(除新翻经)。
大乘经一译二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一万一千四十二纸)六十六袟。大乘经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七千二百九十纸)四十九袟。
小乘经一译一百八部(四百三十五卷六千六百九十纸)四十九袟。
小乘经重翻九十六部(一百一十四卷九百七十七纸)六袟。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纸)二十八袟。
大乘论七十四部(五百二卷。九千一百三十纸)五十二袟。
小乘论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七纸)六十八袟。贤圣集传四十九部(一百八十四卷。二千八百八纸)一十八袟。
杂集部第三自仙苑告成金河静济。敷字群品汲引尘曚。随机候而设谋猷。逐性欲而陈声教。纲罗一化统括大千。受其道者难訾。传其宗者易晓。遂能流被东夏。时经六百。翻译方言。卷数五千。英俊道俗。依傍圣宗。所出文记三千余卷。庄严佛法显扬圣教。文华旨奥殊妙可观。历代隐显部袟散落。虽有大数。不足者多。寻访长安减向千卷。唯闻庐山东林之寺。即是晋时慧远法师所造伽蓝。纲维住持一切诸经及以杂集。各造别藏安置并足。知事守固禁掌极牢。更相替代传授领数。虑后法灭知教全焉。今随所见闻者。具列如左(后见有者冀补兹处)。
耆阇崛山解(见僧佑录)
众经目右二部西晋沙门竺法护出即色游玄论辩三乘论释蒙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指归本业四谛序本起四谛序右七部七卷。至东晋哀帝时。沙门支遁撰(字道林)。
毗昙指归右一卷。至哀帝时沙门竺僧虔撰。
历游天竺记传右一卷。至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撰。
法性论明报应论释三报论辩心识论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佛影赞妙法莲华经序修行方便禅经序三法度论序大智度论序大智度论要略钞二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法师答)
右十三部。总有三十五卷。至晋孝武及安帝时。庐山沙门释慧远撰。神无形论右一卷。至东晋帝时。杨都瓦官寺沙门释僧敷撰。
维摩诘经子注五卷穷通论右二部六卷。至晋孝武帝时。庐山东林寺沙门释昙诜撰(是远法师弟子)。
人物始义论右一卷。至晋武帝时。沙门释法畅撰。
高逸沙门传右一卷至晋孝武帝时。剡东仰山沙门释法济撰。
立本论九篇六识指归十二首右二卷。至晋孝武帝时。荆州上明寺沙门释昙微撰。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实相论(什法师注)
右四卷。至后秦晋安帝时。天竺国鸠摩罗什法师译撰。
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右四卷。至晋安帝时。京兆沙门释僧肇撰。
释驳论右一卷至晋安帝时。沙门释道常撰。
善不受报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顿悟成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二谛论右七卷。至宋朝初。龙光寺沙门释竺道生撰。三宝记二十卷净住子二十卷宣明验三卷杂义记二十卷右四部六十三卷。齐司徒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撰。
承天达性论冤魂志二卷诫杀训一卷右此三部。齐光禄大夫颜之推撰。述僧中食论一卷右此一部南齐沈休文撰。
冥祥记十卷右此一部齐王琰撰。
出三藏集记十六卷法苑集一十五卷弘明集一十四卷世界记十卷萨婆多师资传五卷释迦谱四卷大集等三经记贤愚经记集三藏因缘记律分五部记经来汉地四部记律分十八部记十诵律五百罗汉记善见律毗婆沙记右十四部七十二卷。至梁朝杨州建安寺沙门释僧佑撰。
众经要揽法偈二十一首右一卷梁武帝时。沙门释道欢撰。
起信论疏二卷右一部梁太清四年。真谛法师出众经要抄一部并目录十八卷右一部梁帝敕庄严寺沙门释僧旻等。于定林上寺撰出。
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右此一录四卷。梁帝敕安乐寺沙门释僧绍撰。
经律异相一部并目录五十五卷名僧传并序目三十一卷众经供圣僧法五卷众经目录四卷众经护国鬼神名录三卷众经诸佛名三卷(十六年出)
众经拥护国土诸龙名录一卷众经忏悔灭罪法三卷出要律仪二十卷右此九部一百二十二卷。梁帝敕庄严寺沙门释宝唱等撰集。
大般涅槃经子注七十卷右此一部七十卷。梁朝建安寺沙门释慧明注。
义林八十卷右此一部八十卷。梁简文帝敕开善寺沙门释智藏等二十大德撰。
内典博要四十卷右此一部四十卷。湘东王记室虞孝敬撰颇同皇览类苑之流。后得出家改名慧命。
高僧传十四卷并目录右此一部。梁朝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伐魔诏一卷右此一部。梁朝僧会撰。
转法轮论一百八十卷右此一部一百八十卷。梁朝敕大德并学士撰。
婆罗门天文二十卷右一部二十卷。梁武帝天和年。摩勒国沙门释达摩流支法师译出。大品经子注五十卷或百卷右一部。梁武帝注。
法宝连壁二百卷右此一部。梁简文帝萧纲。在储宫日。躬览内经。指挥科域。令诸学士编写连成。有同华林遍略。
京师塔寺记二十卷右此一部。梁朝尚书兵部郎中兼史学士臣刘璆敕撰。
神不灭论一卷右此一部。梁朝郑道子撰。婆薮槃豆传一卷翻外国语七卷众经通序二卷右三部十卷。陈朝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法师拘那罗。陈翻云真谛。译出。
雒阳地伽蓝记五卷右此一部五卷。至元魏邺都期城郡守杨炫之撰。五明论(声明。医方。工巧。咒术。因明)
右此五论。至魏明帝时。波头摩国三藏律师攘那跋陀罗共阇那耶舍。于长安旧城译。
周众经要二十二卷一百二十法门右此二部二十三卷。魏丞相王宇文黑泰命沙门释昙显等撰。
释老子化胡传十八条难道章右二卷周朝。新州愿果寺沙门释僧猛撰。
散华论八卷右一部八卷。周朝杨州栖玄寺沙门释慧善撰。
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不杀论去是非论修空论影喻论法界宝人铭厌食想文僧崖菩萨传韶法师传验善知识传右此十二部十二卷。周朝武帝。沙门释亡名著。三宝集十一卷右一部十一卷。周朝武帝。沙门释静蔼依诸经撰。
三教论右此一卷。周朝武帝。沙门释道安撰。笑道论三卷右一部三卷。周朝武帝敕前司隶母极伯甄鸾铨。衡佛道二教作。周高祖问难佛法二卷右一部二卷。周武帝共前僧邺都任道林论议武帝敕撰。
王氏破邪论一卷右一部一卷。周武帝时。相州前沙门王明广对卫元嵩破佛法事。安民论十二卷陶神论十卷因果论二卷圣迹记一卷右四部二十五卷。隋朝相州大慈寺沙门释灵裕撰。
对根起行杂录集三十六卷三阶位别录集四卷右二部四十卷。隋初西京真寂寺沙门释信行撰。
众经目录七卷右此七卷。隋朝开皇十四年。大兴善寺沙门释法经等二十大德奉敕撰。杨化寺释僧穆。日严寺沙门彦琮。区域条分覶缕缉缀。
十种大乘论一卷右此一部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僧璨撰。
论场三十一卷右此一部三十一卷。隋大兴善寺沙门成都释僧琨集。
凡圣六行法二十卷(亦有十卷七卷五卷三卷一卷成者)
右此一部凡四十六卷。隋沧州逸沙门释道正撰。
达摩笈多传四卷通极论一卷辩教论一卷辩正论一卷通学论一卷善财童子诸知识录一卷新译经序福田论一卷僧官论一卷西域玄志十卷右此十部二十二卷。隋朝日严寺沙门释彦琮撰。
述释道安智度论解二十四卷存废论一卷伤学论一卷厌修论一卷右四部二十七卷。隋朝长安舍卫寺沙门释慧影撰。
旌异传二十卷右一部二十卷。隋朝相州秀才儒林郎侯君素。奉文皇帝敕撰。
通命论二卷右此一部两卷。隋朝晋王府祭酒徐同卿撰。
外内傍通比较数法一卷右此一卷。隋朝翻经学士泾阳刘凭撰。
开皇三宝录一十五卷右此一部一十五卷。隋朝翻经学士成都费长房撰。
众经法式十卷右此一部十卷。隋开皇十五年。文帝敕令有司撰。
翻经法式论十卷诸寺碑铭三卷右此二部十三卷。后隋翻经沙门释明则所撰。
序内法一卷内训一卷右此二卷。后隋翻经沙门释行炬撰。
香城甘露五百卷右此一部五百卷后隋敕慧日道场沙门释智果并有司共撰。
三德论一卷入道方便门二卷镜喻论一卷无碍缘起一卷十种读经仪一卷无尽藏仪一卷发戒缘起二卷法界图一卷十不退论一卷礼佛仪式一卷右此十部一十二卷。大唐西京延兴寺沙门释玄琬撰。
破邪论一卷辩正论八卷右此两部九卷皇朝终南山龙田寺沙门释法琳撰。
析疑论一卷续诗苑英华十卷注金刚般若经一卷诸经讲序一卷右此四部十三卷。皇朝西京纪国寺沙门释慧净撰。
内德论一卷右此一卷。皇朝门下典仪李师政撰。
辩量三教论三卷禅观四诠论十卷右此二部十三卷。皇朝京师西明寺沙门释法云撰。
注僧尼戒本二卷(疏记四卷)注羯磨二卷(疏记四卷)
行事删补律仪三卷释门正行忏悔仪三卷释门亡物轻重仪一卷释门章服仪一卷释门归敬仪一卷释门护法仪一卷释氏谱略一卷圣迹见在图赞一卷佛化东渐图赞二卷释迦方志二卷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十卷续高僧传三十卷后集续高僧传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卷西明寺录一卷感通记一卷只桓图二卷遗法住持感应七卷右此二十二部一百一十七卷。皇朝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禅林钞记三十卷右此一部。西京弘福寺沙门会隐西明寺沙门玄则等十人。皇朝麟德二年奉敕北门西龙门修书所于一切经略出。
注金刚般若舍卫国二卷右此一部两卷。皇朝麟德二年西明寺沙门玄则注。
大唐西域传十二卷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门玄奘奉敕撰。
法苑珠林一百卷诸经要集二十卷大小乘禅门观十卷受戒仪式四卷礼佛仪式二卷大乘略止观一卷辩伪显真论一卷敬福论三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般若集注三卷右此十一部一百五十四卷皇朝西京西明寺沙门释道世字玄恽撰大唐众经音义二十卷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应撰。
注新翻能断金刚般若一卷注二帝三藏圣教序一卷右此二卷皇朝西京普光寺沙门释玄范撰西京寺记二十卷沙门法琳别传三卷沙门不敬录六卷右此三部二十九卷皇朝西京弘福寺沙门释彦琮撰。注般若心经一卷右此一卷皇朝武侍极字愍之注注涅槃经四十卷右此四十卷皇朝辩州刺史李玄震注(是英公弟)
中天竺行记十卷右此一部皇朝朝散大夫王玄策撰西域志六十卷图画四十卷右此二部合成一百卷皇朝麟德三年奉敕令百官撰。
冥报记二卷右此一部皇朝永徽年内吏部尚书唐临撰。冥报拾遗二卷右此一部皇朝中山郎余令字元休。龙朔年中撰。
六道论十卷右此一部十卷皇朝左卫长史兼弘文馆学士阳尚善撰。
显常论二卷右此两卷。皇朝李玄冀撰。
辩真论一卷右此一卷皇朝元万顷撰。
归心录三十卷右此三十卷。右威卫录事萧宣慈撰。
般若部第四大般若经梵本二十万颂。翻成六百卷(合有四处一十六会慈恩寺玄奘法师译)。
第一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一十三万二千六百颂。右翻成四百卷七十九品单译。
第二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二万五千颂。右翻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重译)。
当大品放光光赞三本总八十卷。
今翻成七十八卷依梵本同。
第三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一万八千颂。
右翻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单译。
第四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八千颂。
右翻成一十八卷二十九品(重译)。
当小品道行新道行明度四本。
今翻成一十八卷。依梵本同。
第五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四千颂。
右翻成一十卷二十四品(单译)。
第六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二千五百颂。
右翻成八卷一十七品(重译)。
当胜天王般若。
第七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梵本八百颂。右翻成二卷无品(重译)。
当文殊般若。第八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梵本四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单译)。第九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梵本三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重译)。
当金刚般若。
第十会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末尼宝藏殿上说。梵本三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重译)。
第十一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施波罗蜜多。梵本二千颂。
右翻成五卷无品(单译)。
第十二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戒波罗蜜多。梵本二千颂。右翻成五卷无品(单译)。
第十三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忍波罗蜜多。梵本四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单译)。第十四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勤波罗蜜多。梵本八百颂。
右翻成二卷无品(单译)。第十五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定波罗蜜多。梵本八百颂。
右翻成二卷无品(单译)。
第十六会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说慧波罗蜜多。梵本二千五百颂。
右翻成八卷无品(单译)。
此十六会序。长安西明寺沙门玄则撰。兴福部第五自释教之来振旦。开济极焉。发悟疏通廓清尘染。其中瑞应。具编前闻。具述数条。用程后学。昔士行寻教意在大乘。将发西域。乃有留难。遂以经投火。
经身不灰。火为之灭。遂东达此土。即放光经是也。又昙无谶获涅槃经。至于凉土。盗者夜窃。举而不起。稽首谢焉。周武之□法也。象毁经焚。咸见藏经相从腾上奄入空际。如斯众矣。不可具书。然弘教在人。有国为本。度人立寺。图像译经。时约相求。故叙由来昌明佛教。而汉魏以往。固无得而称闻。晋宋迄今辄略铨序。
晋世祖武皇帝(大弘佛事广树伽蓝)晋惠帝(雒下造兴福寺常供百僧)晋敏帝(于长安造通灵白马二寺)
右西晋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译经一十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晋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千僧)
晋肃宗明帝(造兴皇道场二寺。集义学百僧)
晋显宗成帝(造中兴鹿野二寺。集义学千僧)晋太宗简文帝(造像度僧。立寺。长干起木塔)
晋烈宗武帝(造皇泰初立本起寺)
晋安帝(于育王塔立大石寺)
右东晋一百四载。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译经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尼二万四千人。
宋高祖武帝(口诵梵本手写戒经。造灵根法王等四寺常供千僧)
宋太宗明帝(造丈八金像。解斋感佛舍利。造弘普中寺。召请名僧)
宋太祖文帝(奉斋不杀。造禅灵寺。常供千僧)
右宋时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译经二百一十部。僧尼三万六千人。
齐太祖高帝(手写法华口诵般若。四月八日常铸金像。七月十五日普寺造盆。供僧三百。造陟屺止观二寺)齐世祖武帝(造昭玄游贤二寺。三百名僧。三教格量四年教定)
齐高宗明帝(写一切经。造千佛像。口诵般若。常持法华。造归依寺。召集禅僧。常侍六斋)
右齐时合寺二千一十五所。译经七十二部。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
梁高祖武帝(制五时论传四方等。造光宅同泰五寺。常供千僧。国内普持六斋八戒)
梁太宗简文帝(造兹敬报恩二寺。刺血自写般若十部。愿毕日不食而斋。撰集记二百余卷。法宝连壁亦二百余卷)
梁中宗元帝(造天居天宫二寺。供有千僧。自讲法华成实论)
右梁时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译经二百四十八部。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人。梁宣帝梁明帝右二主中兴社稷。荆州造天皇陟屺大明等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陈高祖武帝(杨州造东安级皇天居四寺。写一切经一十二藏造金铜像一百万区。度僧七千人。治故寺三十二所)
陈世祖文帝(写五十藏经。度僧尼二千人。治故寺六十所)陈高宗宣帝(杨州禁中造太皇寺七级木塔。又造崇皇寺刹高十五丈。下安佛爪。造金像二万余区。治故寺五十所。故像一百三十万区。写十二藏经。度一万人)
右陈时五主四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国家新寺一千七百。官造者六十八所。郭内大寺三百余所。僧尼三万二千人。译经十一部。兴地图云。梁武都下旧有七百余寺。属侯景作乱焚烧荡尽。有陈既统国及下民备皆修葺。表塔相望星罗扬辇。经像之富不可殚言。
魏(元氏)太祖道武皇帝(于虏地造十五级塔。又立开泰定国二寺。写一切藏经。造千金像。三百名僧。每月法集)魏高宗文成帝(重复佛教。更阐释门。凡度僧尼三万人)
魏显祖献文帝(造招隐寺召坐禅僧)
魏高祖孝文帝(于邺造安养寺。召四方僧。六宫侍女持年三长月六斋。月别造像。放人出家。手不释卷。须便为诵。为先皇再治大行供施。度僧尼一万四千人)
魏世宗宣武帝(于式干殿自讲维摩。造普通大定四寺。常供千僧)魏肃宗孝明帝(于邺下造大觉寺)
魏敬宗孝庄帝(造五精舍一万石像)
西魏武帝(长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大帝(造般若寺。用给贫者。口诵法华。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临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国家大寺四十七所。北台常安。镌石置龛。东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造寺者三万余所。总度僧尼二百余万。译经四十九部。佛教东流此焉为盛。唯太武时信用司徒崔皓佞说。□废正教。潜隐七年。后知诈佞戮诛崔氏。还复佛教光阐于前。齐高祖文宣皇帝(登祚受禅。于僧明稠禅师受菩萨戒。畿内断肉禁酒放鹰除网。又断天下屠杀。年三月六。劝民斋戒公私薰辛。亦除灭之度人八千)
齐肃宗孝明帝(为先皇写经一十二藏。合三万八千四十七卷。度三千许僧)
齐世祖武成帝(造宝塔转大品经)
右高齐六君二十八载。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译经一十四部。度人与魏相接。
周孝明帝(为先皇造织成像。高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躯。并诸侍卫)
周太祖文帝(于长安造追远陟岵大乘等六寺。度僧千人。又造五寺。供养实禅师众)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龛一万余躯。写般若经三千卷。六斋八戒常弘不绝)
右周时宇文氏五帝二十五年。合寺九百三十一所。译经一十六部。孝愍皇帝。创基未久。佛法不闲。高祖神武皇帝。不信三宝。现报重患。隋高祖文皇帝(开皇三年周朝废寺。咸乃兴立之。名山之下各为立寺。一百余州立舍利塔。度僧尼二十三万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写经四十六藏。一十三万二千八十六卷。修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区自余别造不可具知之矣)
隋炀帝(为孝文皇帝献皇后。长安造二禅定并二木塔。并立别寺一十所。官供十年。修故经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十万。一千区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区度僧六千二百人)
右隋代二君四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
大唐高祖太武皇帝纂尧居晋。契武基周。云起龙腾。抚斯令世。□一主以兴运。因九合而乐推。发自参墟克定京室。子俗之规已布。约法之教使申。并集五星化覃四表。地纽还正。天维更张。自东徂西。远安迩肃。而义旗初指。经途华阴。望祀灵坛。
以求多祉。神祠之右。式构伽蓝。寔曰灵仙。妙同神制。金碧交映。^3□藻相辉。尽观巉岩。斜临贝阙。华堂森耸。近对莲峰。写像书经。备修褆福。又于京内造会昌胜业慈悲证果习仙尼寺。又舍旧居为兴圣寺。并州造义兴寺。并堂宇轮焕象。设雕华。武德元年。于朱雀门南通衢之上普建道场。设无遮会。诜诜法侣。若鹫岭之初开。济济名宾。似鹤林之始集。车马逼侧。士女軿填。竞庇禅枝。如争禊饮。又为太祖元皇帝元贞皇后。造栴檀等身像三区。图九五之神仪。
摸四八之灵相。剞劂之饰。既有劣于优填。鋈金之华。实无惭于斯匿。又于其年仲春之月。命沙门四十九人。入内行道。遂使天宫梵说。再流响于紫微。王域闷典。复扬音于黄屋。尔后崇信不坠于时。
太宗文皇帝。禀太易太初之气。资天皇天帝之灵。幽房启高阳之基。姚墟构重华之业。赤光流户紫气冲天。龙颜凤臆之形。日角月悬之兆。河目海口之异。丰上锐下之奇。聪圣玄览。知来藏往。探幽入微。穷神尽性。凡厥天授。其体自然。往潜初德。经纶天下。属隋氏版荡宇内分崩。火燎昆峰。水飞沧海。皆为逐鹿之意。名开愆号之仪。河右以来。龙蛇等毙。中原之地。玉石俱焚。遂使地表天垂。竞有来苏之叹。上京要服。人兴抒轴之悲。我皇居帝子之亲。膺天册之命。龚行九伍。总统六军。莫不瓦解冰销风从草偃。凯歌献捷无与论功。既而氛祲廓清区宇平一。高祖凝神。毓圣驰想烟霞之外。往以万方昏垫。百神愆祀。屈颖阳之高风。拯率土之沉溺。黔黎蒙再造之德。庶类荷裁成之恩。不以黄屋为心。俯以苍生为念。脱屣之怀。无忘于灵府。释贫之志。有形于明发。喜禘郊之可记。忻宗佑之有主。考时练日。传大宝于少阳矣。自光膺监抚作贰春宫。聿遵三善。爰贞万国。及天下重启宝历惟新。临赤县而大誓庄严。抚黔黎而广兴利益。开四等之日。遍烛尧云。扬六度之风。横流舜雨。贞观元年献春之月。受诏阖京众僧德行之者。并令入内殿行道。各满七日。有司供备务在精华。至三年帝恐年谷不登。忧矜在虑。爰发纶旨。简精诚宿德并侍者二七人。于天门街祈雨七日。圣力冥扶。稼苗重稑。家丰万箱之敛。国富九年之资。自尔已来常丰不绝。
往以初建义旗神兵克殄矢石之下。恐结冤魂。其年冬令京城僧尼七日行道。所有衣服悉用檀那。籍此胜因竭诚忏荡。战场之处并置伽蓝。昭仁等觉十有余寺。至三年春。又奉诏令僧尼每月二七日行道转仁王等经。官给斋供用为常法。又敕波颇三藏。兼闲三教。备举十科。释慧乘等一十九人。兴善翻译。又为太武皇帝。
于终南山造龙田寺。并送武帝等身像六躯。永充供养。又为穆太后造弘福寺。寺成之后。帝亲幸焉。自点佛睛极隆^8□施。因唤大德十人亲到言论。于时寺主道意语。言及太后悲不自胜。掩泪吞声久而言曰。朕以早丧慈亲。无由反哺风树之痛。有切于怀。庶凭景福上资冥佑。朕比以老子居左。师等不有怨乎。意曰。僧等此者安心行道。何敢忘焉。帝曰。佛道大小朕以久知。释李尊卑通人自鉴。岂以一时在上。即为胜也。朕以宗承柱下。且将老子。居先植福。归心投诚。自别比来檀舍。佥向释门。凡所葺修。俱为佛寺。诸法师等。知朕意焉。又为穆皇后。于庆善馆侧造慈德寺。沙门玄奘。振锡五天。搜扬正法。旋镳八水。思阐微言。十有九年。奉诏翻译。前后褒赏。格显常伦。中使相望。无空旬日。躬留神思。为制序之。控引经宗。褒扬佛理。所度僧众。三万余人。至于金银等身真珠像等。动过万计。差难备举。今上皇帝。乃圣乃神。多能多艺。无为之政。远嗣离连。有道之风。寔方炎昊。闲田息颂。比屋可封。山渎效灵。中外褆福。栋梁三宝。荷负四生。宿殖善根。久修胜业。崇信之道。发自天资。孝敬之心。率由其性。昔在储贰。明发永怀。爰遣有司。奉为文德皇太后造慈恩寺。考兹形胜。
襟带市朝。爰命凫人。开基缔构。甫移银牓。即此金园。法侣摩肩。朝贵延首。
其地高墉负椁百雉纡余。层成结隅九重延袤。于是广辟宝坊。备诸轮焕。瞻星润景。置臬衡绳。玉舄垂辉。金铺耀彩。长廊中宿。反宇于霄。浮柱绣栭。上图云气。飞轩镂槛。下带虹霓。影塔俨其相望。经台郁其并架。罄丹青之钜艭。殚藻缋之瑰奇。宝铎锵风。金盘承露。疏钟夜撤。清梵朝闻。定慧之所依凭。灵异之所栖宅。又叙文帝序经意。为述。
圣记。文多不载。暨乎恭膺宝位庆祚惟新。思罔极于先皇。濡惠津于群品。
鼎湖之驾。邈矣不追。长陵之魂。悠然滋永。聿兴净业。摽树福田先帝所幸之宫。翠微玉华。并舍为寺。供施殷厚。像设雕华。每至武皇穆后之讳。尽京僧尼七日行道太宗及文德皇太后忌日。普及僧尼。三七日行道。造像书经度僧设供。
备诸闻见。可略言焉。显庆之际。常令玄奘法师入内翻译。及慈恩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时。又出诏为皇太子。西京造西明寺。因幸东都。即于雒下。又造敬爱寺。寺别用钱。各过二十万贯。寺宇堂殿。尊像幡华。妙极天仙。巧穷神鬼。
又为诸王公主。于西京造资戒崇敬招福福寿二十余寺。爰敕内宫。式摸遗影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惊目骇听。绝后光前。五色相宣。六丈交映。托修扬于素手。写满月于双针。丽越燕缇。绚逾蜀锦。布护列九华之釆。纷纶含七耀之光。送在慈恩。长充供养。万机余暇。八正为心。亲纡圣思。躬操神笔。制大慈恩寺隆国寺碑文及书。湛露凝华。缛缇流韵。刊乎贞石。传之不朽。击扬至理。
藻镜玄冲。屡诏缁黄。考穷名教。每论之席。躬自览焉。诠定是非。事详论集。
既告成天地。登岱勒封。让德上玄。推功大圣。乃发明诏。班示黎元。天下诸州。各营一寺。咸度七僧。随有嘉祥。用题厥日。逖听图史。修览帝王。道被区寰。仁沾动植。警日观以崇祀。昭明堂以阐化。牢笼真俗。囊括古今。未有我皇之盛也。总章元年下诏西京更置明堂干封二县。用旌厥德。传诸后昆。
右三代已来一国寺有四千余所。僧尼六万余人。经像莫知亿载。译经一千五百余卷。历算部第六大唐贞观十三年冬十月。敕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侍御史韦悰雍州司功毛明素等。问法琳法师曰。依辩正论第五卷云。姚长谦历言。佛是昭王甲寅岁生。穆王壬子之岁始灭度者。因何法显传云。圣殷王时生。推于像正之记言。佛周平王时出。依道安作论云。确执桓王。费长房为录。固言庄代。何故传述乖紊无的可依。仰具显先后不同遐迩所以。
法师对曰。琳闻。大圣应生。本期利物。有感斯现。无机不瞩。故经云。一音所畅。各随类解。论声既尔。语体亦然。而传记所明。非无析理。琳今正据。取彼多家。先列其真。后陈其妄。谨依魏国昙谟最法师齐朝尚统法师及修历博士姚长谦等。据周穆王天子传。周书异记前。汉刘向列仙传序。并古旧二录。后汉法本内传。及传毅法王本记吴尚书含阚泽等众书。准阿含经等。委细摧究。冀得依实。佛是姬周第五主昭王瑕。即位二十三年癸丑之岁。七月十五日。现白象形。降自兜率。托净饭宫。摩耶受胎。故后汉法本内传云。明帝问摩腾法师曰。佛生日月可知以不。腾曰。佛以癸丑之年七月十五日托阴摩耶。即此年也。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于岚毗园内波罗树下。右胁而诞。故普曜经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周书异记云。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即有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之色。昭王即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耶。苏由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苏由曰。即时无他。至一千年外声教被此。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佛生即当此年。昭王四十二年壬申之岁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故瑞应经云。太子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半天人于窗中叉手白言。时可去矣。因命马行。即此年也。
周第六主穆王满。二年癸未二月八日。佛年三十成道。故普曜经云。菩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即此年也。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
方始灭度故涅槃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出种种光。地大震动。声至有顶。光遍三千。即周书异记云。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
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扈多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佛入涅槃即此年也。始自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诞应已来。总算年月至今大唐咸亨二年己亥之岁。正经一千六百载。复算至今大唐干封三年更有十九年。帖前总有一千六百三十七年。复算从干封三年至开元十一年癸亥之岁。更有五十五年。帖前总计当一千六百九十二年。又案王玄策西域行传云。摩伽陀国菩提寺大德僧赊那去线陀据经算出云。释迦菩萨年至十九四月十五日初夜出城。至三十成道。至七十九入般涅槃。已来算至咸亨二年。算始有一千三百九十五年(为西国历算共此不同故。延促有异。前出是后述非也)。今按法显传云。圣出殷王时生者。但法显虽外游诸国。传未可依。年月特乘殊俗实为河汉。又异二安乙丑尚统甲寅。诸无所据。未足可验。又像正之记罕见依凭。安公为论据罗什记。罗什记者承安世高。安世高者。以汉桓帝时在雒阳。翻译信执笔者。据桓帝时。但罗什秦时始来。世高汉朝先至。二师相去垂隔三百年。信彼相承依而为记。非是安论。造次谬陈。并由当时传者之过。又随翻经学士费长房言。佛庄王时王生者。房以二庄同世。周庄十年即鲁庄七年也。但据常星为验而云佛生。未悟常星。别由他事。又案文殊师利涅槃经云。佛灭度后二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化五百仙人讫。还归本土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入于涅槃。常星之瑞。即其时也。长房言二月八日生者。乃是四月。非二月也。然长房所判未究事根。长房云。周以十一月为正。言四月者。今二月也。虽云二月终是四月。案春秋一部。年用鲁侯之年。月取周王之月。星本瑞于周世。须据周之日月。长房乃云。佛以庄王。十年二月八日生者。太为猛浪。若是二月不应论星。长房又云。佛以四月八日下托胎者。托胎既用周月现生还是周辰。今言二月。是亦非也。若周十一月为正。如来不容十一月生。凡人正月胎即十月生。四月胎即正月生。佛俯同世。七月胎故。乃四月生。王邵齐志云。周四月着。夏之六月。以此却推。四月生者。是七月胎。今言六月。取其节气。虽授七月。终属六月。信知王邵所说不差。又长房言。佛以周惠王十九年癸亥二月明星出时成道者。亦有大过。何者案刘向古旧二录云。周惠王时已渐佛教一百五年后老子方说五千文。若以惠王之时始成佛者。不应经教已传京雒。又计惠王即庄王孙也。以癸亥年。推其相去。唯三十年。不应始得成佛。经已来此。寻如来化世四十九年迦叶结集在佛没后。法门东渐。正是周时。刘向之言。诚非谬矣。长房之录定不可依。详夫圣应无方。理难窥测。况乃东西夐远。年代遐遥。复遭六国从衡。秦焚五典为年纪者不少。序帝历者多家。而互有差违。增减出没。皆师己意。各谓指南。琳今粗述见闻详诸史牒。略有遐迩杨确先后。感应缘(略引三验)
叙三宝感通灵应嘉祥意叙后汉明帝感通初至意叙宋沙门求那感通换头意夫三宝弘护各有司存。佛僧两位。表师资之有从。声教一门。显化道之灵府。故佛僧随机。识见之缘出没。法为除恼。灭障之候常临。所以舍身偈句。常列于悬崖道法文言。总集在于龙殿。良是三圣敬重。籍顾复之劬劳。幽明荷恩。
庆静倒之良术。所以受持读诵必降征祥。如说修行无不通感。天竺往事固显常谈。震旦见缘纷纶常有。士行投经于火聚。焰灭而不焦。贼徒盗叶于客堂。既重而不举。或龛藏腾于天府。或呈瑞于王臣。或七难由之获销。或求二因之果遂。
斯徒众矣。不述难闻。敢随传录。用呈诸后。故经不云乎。为信者施。疑则不说。至如石开矢入。心决致然。水流冰度。情疑顿断。斯等尚为士俗常传。况慧捷重空。道超群有。心量所指。穷数极微。因缘之业。若影随形。祥瑞之徒。有合符契。义非隐默。故述而集之。然寻阅前事。事出传纪。志怪之与冥祥。旌异之与征应。此等众矣。备可览之。恐难信其文。故重劝其敬也。
乌仗那国旧都达丽罗川中有大伽蓝。侧有刻木慈氏像。高百余尺。金容晃曜。灵鉴潜通。有阿罗汉名末田底迦。携挈匠人。升睹史多天。亲观妙色。三返毕功。有此像来。法流东渐。逮于炎汉。明帝内记云。永平七年。岁在甲子。秋九月昼星西见。帝梦神人身长丈六。面作真金色。顶有日月光明。飞行自在出没无碍。晓问臣吏。莫不咸庆。太子舍人炖煌传毅奏称。臣闻外国净饭王太子。号悉达多。舍转轮王位。出家成道名释迦文。陛下梦警。将无感也。即敕使西寻过四十余国。届舍卫都。僧云。佛久灭度。遂抄圣教六十万五千言。以白马驮还。
所经崄隘余畜皆死。白马转强嘉其神异。雒阳立白马寺焉。贝叶真文西流为始。
佛光背日东照为初。于是声教沾洽驰鹜福林。风猷鼓扇载驱上国。源派枢要寔建此晨。周书亦云。丈六身似赤铜色以为别尔。诚感未纯。教来流及。
宋京师中兴寺。有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幼学五明诸论阴阳咒术。靡不该博。落发之后。专精志学博通三藏。为人慈和恭恪。事师尽礼。顷之辞小乘师。进学大乘。大乘师试令探取经匣。即得大品华严。师嘉叹曰。汝于大乘有重缘矣。于是讲诵弘宣莫能詶抗。至宋元嘉十二年至广州。刺史车朗表闻。宋太祖遣信迎接。既至京都。太祖交言欣若倾盖。初住只桓寺。后谯王镇荆州。请与俱行安止辛寺。王欲请译华严等经。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怀愧叹。即旦夕礼忏请观世音乞求冥应。遂梦有人白服持剑。擎一人首来至其前曰。何故忧耶。跋陀具以事对。答曰。无所忧。即以剑易首更安新头。语令回转。又曰。得无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寤。心神喜悦。旦超道义备领宋言。于是就称。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跋陀答曰。京都将有祸乱。未及一年。元凶构逆。及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跋陀颜容忧悴。未及发言。谯王问其故。跋陀谏之恳切。乃流洟而曰。必无所冀。贫道为客。不得扈从。谯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与俱下。至梁山之败。大舰转迫。去岸悬远。判无令济。唯一心称观世音。
手捉邛杖。投身江中。水齐至膝。以杖刺水。水流深驶。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顾谓童子汝小儿何能度我。恍惚之间觉行十余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赏童子。顾觅不见。举身毛竖。方知神力焉。后于秣陵界凤皇楼西起寺。
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视不见人。众屡厌梦。跋陀烧香咒愿曰。汝宿缘在此。
我今起寺行道礼忏。常为汝等。若住者为护寺善神。若不能住各随所安。既而道俗十余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今陶后渚白塔寺。即其处也。
颂曰。
稽首诸佛愿护神威当陈诚请罔或尤讥沉晦未寤圆觉所归久沦爱海舟楫攸希异执乖竞和合是依玄离取有理绝过违慢乖八正戏入百非同舍异辩染净混微简金去砾琢玉除羁能仁普鉴疑虑研机契成大道敦敢毁诽谔谔崇德唯唯侵衰惟愿留听庆有发挥望矜悃悃垂诲慈悲采集圣教篡要承晖十周方成三业劳疲冀传末代闻略知机八邪息诤四句殄非袪惑存信熏成智微含生同感愿各转依法苑珠林卷第一百
述意部翻译部杂集部般若部兴福部历算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九河疏迹策蕴灵丘。四彻中绳书藏群玉。亦有青丘紫府三皇刻石之文。绿检黄绳六甲灵蜚之字。岂若如来秘藏譬彼明珠。诸佛所师同夫净镜。鹿苑四谛之法。尼园八藏之文。香山巨力岂云能负。龙宫宝箧亦未能筹。良由吾师释迦德本深构树自三只之初。妙果独高。成于百劫之末。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宁惟气禀二仪道周万物而已哉。故身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为。
用绝思议之表。不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所论乃三界之大师。万古之独步。吾自庸才谈何以尽。纵使周公之制礼作乐。孔子之述易删诗。予赐之言语。商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稚川河上公柱下史。并驱于方内。何足道哉。自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争决最后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夫。于是瞻相好于香檀。记筌蹄于贝叶。三藏受持。四依补处。而我师风无坠。特恃斯乎。但正像^8□移群情矫薄。人代今古暨乎季运。既当徂北。稍复东渐所以金人梦刘庄之寝。摩腾伫蔡愔之劝。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今六百余年矣。自后康僧会。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道安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桂冠翕然归向。爰至皇唐。玄奘法师德隆终古声高宇宙。涉历诸国百有五十。翻译经论千有五百。尽善尽美。可称可赞。前后宝轴。几向五千。法门弘阐。缁门繁炽。道俗蒙益。焉可胜言。吾少习周孔之文典。晚慕黄老之玄言。俱是未越苦河。犹沦火宅。可久可大。其惟佛教也欤。遂乃希前代之清尘。仰群英之远迹。归斯正道。拔自沈泥。本号离欲之逸人。摧邪之大将。吾欣俦党。其谓此乎。今列前后翻译。总有一十八代所出众经五千余卷。佛法东流三度灭法失译经本。三百一十部。五百三十八卷。今此所列总述帝王年代大小乘经部帙纲要。
具录人法寄存大本。兼述古今道俗英贤博学。依傍佛经。所出百家诸子向有三千余卷。又列帝王前后兴福多少。又列佛降阎浮隐显年代。略算时节。如是要用并附其后。庶将来哲同鉴博记矣。翻译部第二窃观上代有经已来。贤德笔受。每至度语。无不称云译胡为汉。且东夏九州名西域为天竺者。是总名也。或云身毒。如梵称此方为脂那。或云真丹。或作震旦。此盖承声有楚夏耳。若当称汉。汉止刘氏两代一号。已后禅让魏晋不同。须依帝王称谓甄别。今为此录悉改正之。又胡之杂戎。乃是西方边俗。类此方有羌蛮夷之属。何得经书乃云胡语。佛生天竺。彼土士族婆罗门者。总称为梵。梵者清净也。承裔光音色天。其光音天。梵世最为下。劫初来此食地肥者。身重不去。因即为人。仍其本名。故称为梵。语言及书既象于天。是以彼云梵书梵语。
如旧日僧悉称俗姓。云释迦者。起自秦代。有沙门释道安。独拔当时。居然超悟。乃云。既存剃染绍继释迦。子虽异父而姓无殊。今者出家宜悉称释。及翻四含。果云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众咸叹服。其四姓者。一刹帝利。此是王种。二婆罗门。是高行人。三名毗舍。如此土民。四名首陀。最为卑下。如此土皂隶。而安正当晋秦之时。刊定目录。删注群经。自号弥天。揩摸季叶。犹言译胡为秦。
此亦昆山之一砾。未尽美焉。但上来有胡言处。并以梵字替之。庶后哲善谈得其正真者也。
后汉朝译传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经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译经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前魏朝传译僧六人。所出经律等一十三部(二十四卷)。南吴孙氏传译道俗四人。所出经传等一百四十八部(一百八十五卷。失译经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一卷)。
西晋朝传译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经戒等四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卷。失译经八部一十五卷)。
东晋朝传译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经传等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失译经五十三部五十六卷)。前秦符氏传译僧八人。所出经传等四十部(二百三十八卷)。
西秦乞付氏传译僧一人。所出经十四部(二十一卷。失译经八部十一卷)。
后秦姚氏传译僧八人。所出经传一百二十四部(六百六十二卷)。北凉沮渠氏传译道俗八人。所出经传三十二部(二百二十四卷。失译经五部一十七卷)。
宋朝传译道俗二十三人。所出经传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前齐朝传译道俗一十九人。所出经传四十七部(三百四十六卷)。
梁朝传译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经律传等九十部(七百八十卷)。
后魏元氏传译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经论传录八十七部(三百二卷)。
后齐高氏传译道俗二人。所出经论七部(五十三卷)。后周宇文氏传译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经论天文等三十部(一百四卷)。陈朝传译道俗三人。所出经论传疏等四十部(三百四十七卷)。
隋朝传译道俗二十余人。所出经论等九十余部(五百一十余卷)。
皇朝传译僧等十有一人。所出经论等二百余部(一千五百余卷)。
众经律论传合八百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万六千一百七十纸)三百二十六袟(除新翻经)。
大乘经一译二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一万一千四十二纸)六十六袟。大乘经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七千二百九十纸)四十九袟。
小乘经一译一百八部(四百三十五卷六千六百九十纸)四十九袟。
小乘经重翻九十六部(一百一十四卷九百七十七纸)六袟。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纸)二十八袟。
大乘论七十四部(五百二卷。九千一百三十纸)五十二袟。
小乘论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七纸)六十八袟。贤圣集传四十九部(一百八十四卷。二千八百八纸)一十八袟。
杂集部第三自仙苑告成金河静济。敷字群品汲引尘曚。随机候而设谋猷。逐性欲而陈声教。纲罗一化统括大千。受其道者难訾。传其宗者易晓。遂能流被东夏。时经六百。翻译方言。卷数五千。英俊道俗。依傍圣宗。所出文记三千余卷。庄严佛法显扬圣教。文华旨奥殊妙可观。历代隐显部袟散落。虽有大数。不足者多。寻访长安减向千卷。唯闻庐山东林之寺。即是晋时慧远法师所造伽蓝。纲维住持一切诸经及以杂集。各造别藏安置并足。知事守固禁掌极牢。更相替代传授领数。虑后法灭知教全焉。今随所见闻者。具列如左(后见有者冀补兹处)。
耆阇崛山解(见僧佑录)
众经目右二部西晋沙门竺法护出即色游玄论辩三乘论释蒙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指归本业四谛序本起四谛序右七部七卷。至东晋哀帝时。沙门支遁撰(字道林)。
毗昙指归右一卷。至哀帝时沙门竺僧虔撰。
历游天竺记传右一卷。至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撰。
法性论明报应论释三报论辩心识论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佛影赞妙法莲华经序修行方便禅经序三法度论序大智度论序大智度论要略钞二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法师答)
右十三部。总有三十五卷。至晋孝武及安帝时。庐山沙门释慧远撰。神无形论右一卷。至东晋帝时。杨都瓦官寺沙门释僧敷撰。
维摩诘经子注五卷穷通论右二部六卷。至晋孝武帝时。庐山东林寺沙门释昙诜撰(是远法师弟子)。
人物始义论右一卷。至晋武帝时。沙门释法畅撰。
高逸沙门传右一卷至晋孝武帝时。剡东仰山沙门释法济撰。
立本论九篇六识指归十二首右二卷。至晋孝武帝时。荆州上明寺沙门释昙微撰。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实相论(什法师注)
右四卷。至后秦晋安帝时。天竺国鸠摩罗什法师译撰。
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右四卷。至晋安帝时。京兆沙门释僧肇撰。
释驳论右一卷至晋安帝时。沙门释道常撰。
善不受报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顿悟成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二谛论右七卷。至宋朝初。龙光寺沙门释竺道生撰。三宝记二十卷净住子二十卷宣明验三卷杂义记二十卷右四部六十三卷。齐司徒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撰。
承天达性论冤魂志二卷诫杀训一卷右此三部。齐光禄大夫颜之推撰。述僧中食论一卷右此一部南齐沈休文撰。
冥祥记十卷右此一部齐王琰撰。
出三藏集记十六卷法苑集一十五卷弘明集一十四卷世界记十卷萨婆多师资传五卷释迦谱四卷大集等三经记贤愚经记集三藏因缘记律分五部记经来汉地四部记律分十八部记十诵律五百罗汉记善见律毗婆沙记右十四部七十二卷。至梁朝杨州建安寺沙门释僧佑撰。
众经要揽法偈二十一首右一卷梁武帝时。沙门释道欢撰。
起信论疏二卷右一部梁太清四年。真谛法师出众经要抄一部并目录十八卷右一部梁帝敕庄严寺沙门释僧旻等。于定林上寺撰出。
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右此一录四卷。梁帝敕安乐寺沙门释僧绍撰。
经律异相一部并目录五十五卷名僧传并序目三十一卷众经供圣僧法五卷众经目录四卷众经护国鬼神名录三卷众经诸佛名三卷(十六年出)
众经拥护国土诸龙名录一卷众经忏悔灭罪法三卷出要律仪二十卷右此九部一百二十二卷。梁帝敕庄严寺沙门释宝唱等撰集。
大般涅槃经子注七十卷右此一部七十卷。梁朝建安寺沙门释慧明注。
义林八十卷右此一部八十卷。梁简文帝敕开善寺沙门释智藏等二十大德撰。
内典博要四十卷右此一部四十卷。湘东王记室虞孝敬撰颇同皇览类苑之流。后得出家改名慧命。
高僧传十四卷并目录右此一部。梁朝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伐魔诏一卷右此一部。梁朝僧会撰。
转法轮论一百八十卷右此一部一百八十卷。梁朝敕大德并学士撰。
婆罗门天文二十卷右一部二十卷。梁武帝天和年。摩勒国沙门释达摩流支法师译出。大品经子注五十卷或百卷右一部。梁武帝注。
法宝连壁二百卷右此一部。梁简文帝萧纲。在储宫日。躬览内经。指挥科域。令诸学士编写连成。有同华林遍略。
京师塔寺记二十卷右此一部。梁朝尚书兵部郎中兼史学士臣刘璆敕撰。
神不灭论一卷右此一部。梁朝郑道子撰。婆薮槃豆传一卷翻外国语七卷众经通序二卷右三部十卷。陈朝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法师拘那罗。陈翻云真谛。译出。
雒阳地伽蓝记五卷右此一部五卷。至元魏邺都期城郡守杨炫之撰。五明论(声明。医方。工巧。咒术。因明)
右此五论。至魏明帝时。波头摩国三藏律师攘那跋陀罗共阇那耶舍。于长安旧城译。
周众经要二十二卷一百二十法门右此二部二十三卷。魏丞相王宇文黑泰命沙门释昙显等撰。
释老子化胡传十八条难道章右二卷周朝。新州愿果寺沙门释僧猛撰。
散华论八卷右一部八卷。周朝杨州栖玄寺沙门释慧善撰。
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不杀论去是非论修空论影喻论法界宝人铭厌食想文僧崖菩萨传韶法师传验善知识传右此十二部十二卷。周朝武帝。沙门释亡名著。三宝集十一卷右一部十一卷。周朝武帝。沙门释静蔼依诸经撰。
三教论右此一卷。周朝武帝。沙门释道安撰。笑道论三卷右一部三卷。周朝武帝敕前司隶母极伯甄鸾铨。衡佛道二教作。周高祖问难佛法二卷右一部二卷。周武帝共前僧邺都任道林论议武帝敕撰。
王氏破邪论一卷右一部一卷。周武帝时。相州前沙门王明广对卫元嵩破佛法事。安民论十二卷陶神论十卷因果论二卷圣迹记一卷右四部二十五卷。隋朝相州大慈寺沙门释灵裕撰。
对根起行杂录集三十六卷三阶位别录集四卷右二部四十卷。隋初西京真寂寺沙门释信行撰。
众经目录七卷右此七卷。隋朝开皇十四年。大兴善寺沙门释法经等二十大德奉敕撰。杨化寺释僧穆。日严寺沙门彦琮。区域条分覶缕缉缀。
十种大乘论一卷右此一部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僧璨撰。
论场三十一卷右此一部三十一卷。隋大兴善寺沙门成都释僧琨集。
凡圣六行法二十卷(亦有十卷七卷五卷三卷一卷成者)
右此一部凡四十六卷。隋沧州逸沙门释道正撰。
达摩笈多传四卷通极论一卷辩教论一卷辩正论一卷通学论一卷善财童子诸知识录一卷新译经序福田论一卷僧官论一卷西域玄志十卷右此十部二十二卷。隋朝日严寺沙门释彦琮撰。
述释道安智度论解二十四卷存废论一卷伤学论一卷厌修论一卷右四部二十七卷。隋朝长安舍卫寺沙门释慧影撰。
旌异传二十卷右一部二十卷。隋朝相州秀才儒林郎侯君素。奉文皇帝敕撰。
通命论二卷右此一部两卷。隋朝晋王府祭酒徐同卿撰。
外内傍通比较数法一卷右此一卷。隋朝翻经学士泾阳刘凭撰。
开皇三宝录一十五卷右此一部一十五卷。隋朝翻经学士成都费长房撰。
众经法式十卷右此一部十卷。隋开皇十五年。文帝敕令有司撰。
翻经法式论十卷诸寺碑铭三卷右此二部十三卷。后隋翻经沙门释明则所撰。
序内法一卷内训一卷右此二卷。后隋翻经沙门释行炬撰。
香城甘露五百卷右此一部五百卷后隋敕慧日道场沙门释智果并有司共撰。
三德论一卷入道方便门二卷镜喻论一卷无碍缘起一卷十种读经仪一卷无尽藏仪一卷发戒缘起二卷法界图一卷十不退论一卷礼佛仪式一卷右此十部一十二卷。大唐西京延兴寺沙门释玄琬撰。
破邪论一卷辩正论八卷右此两部九卷皇朝终南山龙田寺沙门释法琳撰。
析疑论一卷续诗苑英华十卷注金刚般若经一卷诸经讲序一卷右此四部十三卷。皇朝西京纪国寺沙门释慧净撰。
内德论一卷右此一卷。皇朝门下典仪李师政撰。
辩量三教论三卷禅观四诠论十卷右此二部十三卷。皇朝京师西明寺沙门释法云撰。
注僧尼戒本二卷(疏记四卷)注羯磨二卷(疏记四卷)
行事删补律仪三卷释门正行忏悔仪三卷释门亡物轻重仪一卷释门章服仪一卷释门归敬仪一卷释门护法仪一卷释氏谱略一卷圣迹见在图赞一卷佛化东渐图赞二卷释迦方志二卷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十卷续高僧传三十卷后集续高僧传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卷西明寺录一卷感通记一卷只桓图二卷遗法住持感应七卷右此二十二部一百一十七卷。皇朝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禅林钞记三十卷右此一部。西京弘福寺沙门会隐西明寺沙门玄则等十人。皇朝麟德二年奉敕北门西龙门修书所于一切经略出。
注金刚般若舍卫国二卷右此一部两卷。皇朝麟德二年西明寺沙门玄则注。
大唐西域传十二卷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门玄奘奉敕撰。
法苑珠林一百卷诸经要集二十卷大小乘禅门观十卷受戒仪式四卷礼佛仪式二卷大乘略止观一卷辩伪显真论一卷敬福论三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般若集注三卷右此十一部一百五十四卷皇朝西京西明寺沙门释道世字玄恽撰大唐众经音义二十卷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应撰。
注新翻能断金刚般若一卷注二帝三藏圣教序一卷右此二卷皇朝西京普光寺沙门释玄范撰西京寺记二十卷沙门法琳别传三卷沙门不敬录六卷右此三部二十九卷皇朝西京弘福寺沙门释彦琮撰。注般若心经一卷右此一卷皇朝武侍极字愍之注注涅槃经四十卷右此四十卷皇朝辩州刺史李玄震注(是英公弟)
中天竺行记十卷右此一部皇朝朝散大夫王玄策撰西域志六十卷图画四十卷右此二部合成一百卷皇朝麟德三年奉敕令百官撰。
冥报记二卷右此一部皇朝永徽年内吏部尚书唐临撰。冥报拾遗二卷右此一部皇朝中山郎余令字元休。龙朔年中撰。
六道论十卷右此一部十卷皇朝左卫长史兼弘文馆学士阳尚善撰。
显常论二卷右此两卷。皇朝李玄冀撰。
辩真论一卷右此一卷皇朝元万顷撰。
归心录三十卷右此三十卷。右威卫录事萧宣慈撰。
般若部第四大般若经梵本二十万颂。翻成六百卷(合有四处一十六会慈恩寺玄奘法师译)。
第一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一十三万二千六百颂。右翻成四百卷七十九品单译。
第二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二万五千颂。右翻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重译)。
当大品放光光赞三本总八十卷。
今翻成七十八卷依梵本同。
第三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一万八千颂。
右翻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单译。
第四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八千颂。
右翻成一十八卷二十九品(重译)。
当小品道行新道行明度四本。
今翻成一十八卷。依梵本同。
第五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四千颂。
右翻成一十卷二十四品(单译)。
第六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梵本二千五百颂。
右翻成八卷一十七品(重译)。
当胜天王般若。
第七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梵本八百颂。右翻成二卷无品(重译)。
当文殊般若。第八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梵本四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单译)。第九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梵本三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重译)。
当金刚般若。
第十会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末尼宝藏殿上说。梵本三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重译)。
第十一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施波罗蜜多。梵本二千颂。
右翻成五卷无品(单译)。
第十二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戒波罗蜜多。梵本二千颂。右翻成五卷无品(单译)。
第十三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忍波罗蜜多。梵本四百颂。
右翻成一卷无品(单译)。第十四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勤波罗蜜多。梵本八百颂。
右翻成二卷无品(单译)。第十五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定波罗蜜多。梵本八百颂。
右翻成二卷无品(单译)。
第十六会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说慧波罗蜜多。梵本二千五百颂。
右翻成八卷无品(单译)。
此十六会序。长安西明寺沙门玄则撰。兴福部第五自释教之来振旦。开济极焉。发悟疏通廓清尘染。其中瑞应。具编前闻。具述数条。用程后学。昔士行寻教意在大乘。将发西域。乃有留难。遂以经投火。
经身不灰。火为之灭。遂东达此土。即放光经是也。又昙无谶获涅槃经。至于凉土。盗者夜窃。举而不起。稽首谢焉。周武之□法也。象毁经焚。咸见藏经相从腾上奄入空际。如斯众矣。不可具书。然弘教在人。有国为本。度人立寺。图像译经。时约相求。故叙由来昌明佛教。而汉魏以往。固无得而称闻。晋宋迄今辄略铨序。
晋世祖武皇帝(大弘佛事广树伽蓝)晋惠帝(雒下造兴福寺常供百僧)晋敏帝(于长安造通灵白马二寺)
右西晋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译经一十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晋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千僧)
晋肃宗明帝(造兴皇道场二寺。集义学百僧)
晋显宗成帝(造中兴鹿野二寺。集义学千僧)晋太宗简文帝(造像度僧。立寺。长干起木塔)
晋烈宗武帝(造皇泰初立本起寺)
晋安帝(于育王塔立大石寺)
右东晋一百四载。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译经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尼二万四千人。
宋高祖武帝(口诵梵本手写戒经。造灵根法王等四寺常供千僧)
宋太宗明帝(造丈八金像。解斋感佛舍利。造弘普中寺。召请名僧)
宋太祖文帝(奉斋不杀。造禅灵寺。常供千僧)
右宋时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译经二百一十部。僧尼三万六千人。
齐太祖高帝(手写法华口诵般若。四月八日常铸金像。七月十五日普寺造盆。供僧三百。造陟屺止观二寺)齐世祖武帝(造昭玄游贤二寺。三百名僧。三教格量四年教定)
齐高宗明帝(写一切经。造千佛像。口诵般若。常持法华。造归依寺。召集禅僧。常侍六斋)
右齐时合寺二千一十五所。译经七十二部。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
梁高祖武帝(制五时论传四方等。造光宅同泰五寺。常供千僧。国内普持六斋八戒)
梁太宗简文帝(造兹敬报恩二寺。刺血自写般若十部。愿毕日不食而斋。撰集记二百余卷。法宝连壁亦二百余卷)
梁中宗元帝(造天居天宫二寺。供有千僧。自讲法华成实论)
右梁时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译经二百四十八部。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人。梁宣帝梁明帝右二主中兴社稷。荆州造天皇陟屺大明等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陈高祖武帝(杨州造东安级皇天居四寺。写一切经一十二藏造金铜像一百万区。度僧七千人。治故寺三十二所)
陈世祖文帝(写五十藏经。度僧尼二千人。治故寺六十所)陈高宗宣帝(杨州禁中造太皇寺七级木塔。又造崇皇寺刹高十五丈。下安佛爪。造金像二万余区。治故寺五十所。故像一百三十万区。写十二藏经。度一万人)
右陈时五主四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国家新寺一千七百。官造者六十八所。郭内大寺三百余所。僧尼三万二千人。译经十一部。兴地图云。梁武都下旧有七百余寺。属侯景作乱焚烧荡尽。有陈既统国及下民备皆修葺。表塔相望星罗扬辇。经像之富不可殚言。
魏(元氏)太祖道武皇帝(于虏地造十五级塔。又立开泰定国二寺。写一切藏经。造千金像。三百名僧。每月法集)魏高宗文成帝(重复佛教。更阐释门。凡度僧尼三万人)
魏显祖献文帝(造招隐寺召坐禅僧)
魏高祖孝文帝(于邺造安养寺。召四方僧。六宫侍女持年三长月六斋。月别造像。放人出家。手不释卷。须便为诵。为先皇再治大行供施。度僧尼一万四千人)
魏世宗宣武帝(于式干殿自讲维摩。造普通大定四寺。常供千僧)魏肃宗孝明帝(于邺下造大觉寺)
魏敬宗孝庄帝(造五精舍一万石像)
西魏武帝(长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大帝(造般若寺。用给贫者。口诵法华。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临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国家大寺四十七所。北台常安。镌石置龛。东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造寺者三万余所。总度僧尼二百余万。译经四十九部。佛教东流此焉为盛。唯太武时信用司徒崔皓佞说。□废正教。潜隐七年。后知诈佞戮诛崔氏。还复佛教光阐于前。齐高祖文宣皇帝(登祚受禅。于僧明稠禅师受菩萨戒。畿内断肉禁酒放鹰除网。又断天下屠杀。年三月六。劝民斋戒公私薰辛。亦除灭之度人八千)
齐肃宗孝明帝(为先皇写经一十二藏。合三万八千四十七卷。度三千许僧)
齐世祖武成帝(造宝塔转大品经)
右高齐六君二十八载。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译经一十四部。度人与魏相接。
周孝明帝(为先皇造织成像。高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躯。并诸侍卫)
周太祖文帝(于长安造追远陟岵大乘等六寺。度僧千人。又造五寺。供养实禅师众)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龛一万余躯。写般若经三千卷。六斋八戒常弘不绝)
右周时宇文氏五帝二十五年。合寺九百三十一所。译经一十六部。孝愍皇帝。创基未久。佛法不闲。高祖神武皇帝。不信三宝。现报重患。隋高祖文皇帝(开皇三年周朝废寺。咸乃兴立之。名山之下各为立寺。一百余州立舍利塔。度僧尼二十三万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写经四十六藏。一十三万二千八十六卷。修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区自余别造不可具知之矣)
隋炀帝(为孝文皇帝献皇后。长安造二禅定并二木塔。并立别寺一十所。官供十年。修故经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十万。一千区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区度僧六千二百人)
右隋代二君四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
大唐高祖太武皇帝纂尧居晋。契武基周。云起龙腾。抚斯令世。□一主以兴运。因九合而乐推。发自参墟克定京室。子俗之规已布。约法之教使申。并集五星化覃四表。地纽还正。天维更张。自东徂西。远安迩肃。而义旗初指。经途华阴。望祀灵坛。
以求多祉。神祠之右。式构伽蓝。寔曰灵仙。妙同神制。金碧交映。^3□藻相辉。尽观巉岩。斜临贝阙。华堂森耸。近对莲峰。写像书经。备修褆福。又于京内造会昌胜业慈悲证果习仙尼寺。又舍旧居为兴圣寺。并州造义兴寺。并堂宇轮焕象。设雕华。武德元年。于朱雀门南通衢之上普建道场。设无遮会。诜诜法侣。若鹫岭之初开。济济名宾。似鹤林之始集。车马逼侧。士女軿填。竞庇禅枝。如争禊饮。又为太祖元皇帝元贞皇后。造栴檀等身像三区。图九五之神仪。
摸四八之灵相。剞劂之饰。既有劣于优填。鋈金之华。实无惭于斯匿。又于其年仲春之月。命沙门四十九人。入内行道。遂使天宫梵说。再流响于紫微。王域闷典。复扬音于黄屋。尔后崇信不坠于时。
太宗文皇帝。禀太易太初之气。资天皇天帝之灵。幽房启高阳之基。姚墟构重华之业。赤光流户紫气冲天。龙颜凤臆之形。日角月悬之兆。河目海口之异。丰上锐下之奇。聪圣玄览。知来藏往。探幽入微。穷神尽性。凡厥天授。其体自然。往潜初德。经纶天下。属隋氏版荡宇内分崩。火燎昆峰。水飞沧海。皆为逐鹿之意。名开愆号之仪。河右以来。龙蛇等毙。中原之地。玉石俱焚。遂使地表天垂。竞有来苏之叹。上京要服。人兴抒轴之悲。我皇居帝子之亲。膺天册之命。龚行九伍。总统六军。莫不瓦解冰销风从草偃。凯歌献捷无与论功。既而氛祲廓清区宇平一。高祖凝神。毓圣驰想烟霞之外。往以万方昏垫。百神愆祀。屈颖阳之高风。拯率土之沉溺。黔黎蒙再造之德。庶类荷裁成之恩。不以黄屋为心。俯以苍生为念。脱屣之怀。无忘于灵府。释贫之志。有形于明发。喜禘郊之可记。忻宗佑之有主。考时练日。传大宝于少阳矣。自光膺监抚作贰春宫。聿遵三善。爰贞万国。及天下重启宝历惟新。临赤县而大誓庄严。抚黔黎而广兴利益。开四等之日。遍烛尧云。扬六度之风。横流舜雨。贞观元年献春之月。受诏阖京众僧德行之者。并令入内殿行道。各满七日。有司供备务在精华。至三年帝恐年谷不登。忧矜在虑。爰发纶旨。简精诚宿德并侍者二七人。于天门街祈雨七日。圣力冥扶。稼苗重稑。家丰万箱之敛。国富九年之资。自尔已来常丰不绝。
往以初建义旗神兵克殄矢石之下。恐结冤魂。其年冬令京城僧尼七日行道。所有衣服悉用檀那。籍此胜因竭诚忏荡。战场之处并置伽蓝。昭仁等觉十有余寺。至三年春。又奉诏令僧尼每月二七日行道转仁王等经。官给斋供用为常法。又敕波颇三藏。兼闲三教。备举十科。释慧乘等一十九人。兴善翻译。又为太武皇帝。
于终南山造龙田寺。并送武帝等身像六躯。永充供养。又为穆太后造弘福寺。寺成之后。帝亲幸焉。自点佛睛极隆^8□施。因唤大德十人亲到言论。于时寺主道意语。言及太后悲不自胜。掩泪吞声久而言曰。朕以早丧慈亲。无由反哺风树之痛。有切于怀。庶凭景福上资冥佑。朕比以老子居左。师等不有怨乎。意曰。僧等此者安心行道。何敢忘焉。帝曰。佛道大小朕以久知。释李尊卑通人自鉴。岂以一时在上。即为胜也。朕以宗承柱下。且将老子。居先植福。归心投诚。自别比来檀舍。佥向释门。凡所葺修。俱为佛寺。诸法师等。知朕意焉。又为穆皇后。于庆善馆侧造慈德寺。沙门玄奘。振锡五天。搜扬正法。旋镳八水。思阐微言。十有九年。奉诏翻译。前后褒赏。格显常伦。中使相望。无空旬日。躬留神思。为制序之。控引经宗。褒扬佛理。所度僧众。三万余人。至于金银等身真珠像等。动过万计。差难备举。今上皇帝。乃圣乃神。多能多艺。无为之政。远嗣离连。有道之风。寔方炎昊。闲田息颂。比屋可封。山渎效灵。中外褆福。栋梁三宝。荷负四生。宿殖善根。久修胜业。崇信之道。发自天资。孝敬之心。率由其性。昔在储贰。明发永怀。爰遣有司。奉为文德皇太后造慈恩寺。考兹形胜。
襟带市朝。爰命凫人。开基缔构。甫移银牓。即此金园。法侣摩肩。朝贵延首。
其地高墉负椁百雉纡余。层成结隅九重延袤。于是广辟宝坊。备诸轮焕。瞻星润景。置臬衡绳。玉舄垂辉。金铺耀彩。长廊中宿。反宇于霄。浮柱绣栭。上图云气。飞轩镂槛。下带虹霓。影塔俨其相望。经台郁其并架。罄丹青之钜艭。殚藻缋之瑰奇。宝铎锵风。金盘承露。疏钟夜撤。清梵朝闻。定慧之所依凭。灵异之所栖宅。又叙文帝序经意。为述。
圣记。文多不载。暨乎恭膺宝位庆祚惟新。思罔极于先皇。濡惠津于群品。
鼎湖之驾。邈矣不追。长陵之魂。悠然滋永。聿兴净业。摽树福田先帝所幸之宫。翠微玉华。并舍为寺。供施殷厚。像设雕华。每至武皇穆后之讳。尽京僧尼七日行道太宗及文德皇太后忌日。普及僧尼。三七日行道。造像书经度僧设供。
备诸闻见。可略言焉。显庆之际。常令玄奘法师入内翻译。及慈恩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时。又出诏为皇太子。西京造西明寺。因幸东都。即于雒下。又造敬爱寺。寺别用钱。各过二十万贯。寺宇堂殿。尊像幡华。妙极天仙。巧穷神鬼。
又为诸王公主。于西京造资戒崇敬招福福寿二十余寺。爰敕内宫。式摸遗影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惊目骇听。绝后光前。五色相宣。六丈交映。托修扬于素手。写满月于双针。丽越燕缇。绚逾蜀锦。布护列九华之釆。纷纶含七耀之光。送在慈恩。长充供养。万机余暇。八正为心。亲纡圣思。躬操神笔。制大慈恩寺隆国寺碑文及书。湛露凝华。缛缇流韵。刊乎贞石。传之不朽。击扬至理。
藻镜玄冲。屡诏缁黄。考穷名教。每论之席。躬自览焉。诠定是非。事详论集。
既告成天地。登岱勒封。让德上玄。推功大圣。乃发明诏。班示黎元。天下诸州。各营一寺。咸度七僧。随有嘉祥。用题厥日。逖听图史。修览帝王。道被区寰。仁沾动植。警日观以崇祀。昭明堂以阐化。牢笼真俗。囊括古今。未有我皇之盛也。总章元年下诏西京更置明堂干封二县。用旌厥德。传诸后昆。
右三代已来一国寺有四千余所。僧尼六万余人。经像莫知亿载。译经一千五百余卷。历算部第六大唐贞观十三年冬十月。敕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侍御史韦悰雍州司功毛明素等。问法琳法师曰。依辩正论第五卷云。姚长谦历言。佛是昭王甲寅岁生。穆王壬子之岁始灭度者。因何法显传云。圣殷王时生。推于像正之记言。佛周平王时出。依道安作论云。确执桓王。费长房为录。固言庄代。何故传述乖紊无的可依。仰具显先后不同遐迩所以。
法师对曰。琳闻。大圣应生。本期利物。有感斯现。无机不瞩。故经云。一音所畅。各随类解。论声既尔。语体亦然。而传记所明。非无析理。琳今正据。取彼多家。先列其真。后陈其妄。谨依魏国昙谟最法师齐朝尚统法师及修历博士姚长谦等。据周穆王天子传。周书异记前。汉刘向列仙传序。并古旧二录。后汉法本内传。及传毅法王本记吴尚书含阚泽等众书。准阿含经等。委细摧究。冀得依实。佛是姬周第五主昭王瑕。即位二十三年癸丑之岁。七月十五日。现白象形。降自兜率。托净饭宫。摩耶受胎。故后汉法本内传云。明帝问摩腾法师曰。佛生日月可知以不。腾曰。佛以癸丑之年七月十五日托阴摩耶。即此年也。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于岚毗园内波罗树下。右胁而诞。故普曜经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周书异记云。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即有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之色。昭王即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耶。苏由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苏由曰。即时无他。至一千年外声教被此。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佛生即当此年。昭王四十二年壬申之岁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故瑞应经云。太子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半天人于窗中叉手白言。时可去矣。因命马行。即此年也。
周第六主穆王满。二年癸未二月八日。佛年三十成道。故普曜经云。菩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即此年也。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
方始灭度故涅槃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出种种光。地大震动。声至有顶。光遍三千。即周书异记云。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
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扈多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佛入涅槃即此年也。始自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诞应已来。总算年月至今大唐咸亨二年己亥之岁。正经一千六百载。复算至今大唐干封三年更有十九年。帖前总有一千六百三十七年。复算从干封三年至开元十一年癸亥之岁。更有五十五年。帖前总计当一千六百九十二年。又案王玄策西域行传云。摩伽陀国菩提寺大德僧赊那去线陀据经算出云。释迦菩萨年至十九四月十五日初夜出城。至三十成道。至七十九入般涅槃。已来算至咸亨二年。算始有一千三百九十五年(为西国历算共此不同故。延促有异。前出是后述非也)。今按法显传云。圣出殷王时生者。但法显虽外游诸国。传未可依。年月特乘殊俗实为河汉。又异二安乙丑尚统甲寅。诸无所据。未足可验。又像正之记罕见依凭。安公为论据罗什记。罗什记者承安世高。安世高者。以汉桓帝时在雒阳。翻译信执笔者。据桓帝时。但罗什秦时始来。世高汉朝先至。二师相去垂隔三百年。信彼相承依而为记。非是安论。造次谬陈。并由当时传者之过。又随翻经学士费长房言。佛庄王时王生者。房以二庄同世。周庄十年即鲁庄七年也。但据常星为验而云佛生。未悟常星。别由他事。又案文殊师利涅槃经云。佛灭度后二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化五百仙人讫。还归本土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入于涅槃。常星之瑞。即其时也。长房言二月八日生者。乃是四月。非二月也。然长房所判未究事根。长房云。周以十一月为正。言四月者。今二月也。虽云二月终是四月。案春秋一部。年用鲁侯之年。月取周王之月。星本瑞于周世。须据周之日月。长房乃云。佛以庄王。十年二月八日生者。太为猛浪。若是二月不应论星。长房又云。佛以四月八日下托胎者。托胎既用周月现生还是周辰。今言二月。是亦非也。若周十一月为正。如来不容十一月生。凡人正月胎即十月生。四月胎即正月生。佛俯同世。七月胎故。乃四月生。王邵齐志云。周四月着。夏之六月。以此却推。四月生者。是七月胎。今言六月。取其节气。虽授七月。终属六月。信知王邵所说不差。又长房言。佛以周惠王十九年癸亥二月明星出时成道者。亦有大过。何者案刘向古旧二录云。周惠王时已渐佛教一百五年后老子方说五千文。若以惠王之时始成佛者。不应经教已传京雒。又计惠王即庄王孙也。以癸亥年。推其相去。唯三十年。不应始得成佛。经已来此。寻如来化世四十九年迦叶结集在佛没后。法门东渐。正是周时。刘向之言。诚非谬矣。长房之录定不可依。详夫圣应无方。理难窥测。况乃东西夐远。年代遐遥。复遭六国从衡。秦焚五典为年纪者不少。序帝历者多家。而互有差违。增减出没。皆师己意。各谓指南。琳今粗述见闻详诸史牒。略有遐迩杨确先后。感应缘(略引三验)
叙三宝感通灵应嘉祥意叙后汉明帝感通初至意叙宋沙门求那感通换头意夫三宝弘护各有司存。佛僧两位。表师资之有从。声教一门。显化道之灵府。故佛僧随机。识见之缘出没。法为除恼。灭障之候常临。所以舍身偈句。常列于悬崖道法文言。总集在于龙殿。良是三圣敬重。籍顾复之劬劳。幽明荷恩。
庆静倒之良术。所以受持读诵必降征祥。如说修行无不通感。天竺往事固显常谈。震旦见缘纷纶常有。士行投经于火聚。焰灭而不焦。贼徒盗叶于客堂。既重而不举。或龛藏腾于天府。或呈瑞于王臣。或七难由之获销。或求二因之果遂。
斯徒众矣。不述难闻。敢随传录。用呈诸后。故经不云乎。为信者施。疑则不说。至如石开矢入。心决致然。水流冰度。情疑顿断。斯等尚为士俗常传。况慧捷重空。道超群有。心量所指。穷数极微。因缘之业。若影随形。祥瑞之徒。有合符契。义非隐默。故述而集之。然寻阅前事。事出传纪。志怪之与冥祥。旌异之与征应。此等众矣。备可览之。恐难信其文。故重劝其敬也。
乌仗那国旧都达丽罗川中有大伽蓝。侧有刻木慈氏像。高百余尺。金容晃曜。灵鉴潜通。有阿罗汉名末田底迦。携挈匠人。升睹史多天。亲观妙色。三返毕功。有此像来。法流东渐。逮于炎汉。明帝内记云。永平七年。岁在甲子。秋九月昼星西见。帝梦神人身长丈六。面作真金色。顶有日月光明。飞行自在出没无碍。晓问臣吏。莫不咸庆。太子舍人炖煌传毅奏称。臣闻外国净饭王太子。号悉达多。舍转轮王位。出家成道名释迦文。陛下梦警。将无感也。即敕使西寻过四十余国。届舍卫都。僧云。佛久灭度。遂抄圣教六十万五千言。以白马驮还。
所经崄隘余畜皆死。白马转强嘉其神异。雒阳立白马寺焉。贝叶真文西流为始。
佛光背日东照为初。于是声教沾洽驰鹜福林。风猷鼓扇载驱上国。源派枢要寔建此晨。周书亦云。丈六身似赤铜色以为别尔。诚感未纯。教来流及。
宋京师中兴寺。有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幼学五明诸论阴阳咒术。靡不该博。落发之后。专精志学博通三藏。为人慈和恭恪。事师尽礼。顷之辞小乘师。进学大乘。大乘师试令探取经匣。即得大品华严。师嘉叹曰。汝于大乘有重缘矣。于是讲诵弘宣莫能詶抗。至宋元嘉十二年至广州。刺史车朗表闻。宋太祖遣信迎接。既至京都。太祖交言欣若倾盖。初住只桓寺。后谯王镇荆州。请与俱行安止辛寺。王欲请译华严等经。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怀愧叹。即旦夕礼忏请观世音乞求冥应。遂梦有人白服持剑。擎一人首来至其前曰。何故忧耶。跋陀具以事对。答曰。无所忧。即以剑易首更安新头。语令回转。又曰。得无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寤。心神喜悦。旦超道义备领宋言。于是就称。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跋陀答曰。京都将有祸乱。未及一年。元凶构逆。及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跋陀颜容忧悴。未及发言。谯王问其故。跋陀谏之恳切。乃流洟而曰。必无所冀。贫道为客。不得扈从。谯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与俱下。至梁山之败。大舰转迫。去岸悬远。判无令济。唯一心称观世音。
手捉邛杖。投身江中。水齐至膝。以杖刺水。水流深驶。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顾谓童子汝小儿何能度我。恍惚之间觉行十余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赏童子。顾觅不见。举身毛竖。方知神力焉。后于秣陵界凤皇楼西起寺。
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视不见人。众屡厌梦。跋陀烧香咒愿曰。汝宿缘在此。
我今起寺行道礼忏。常为汝等。若住者为护寺善神。若不能住各随所安。既而道俗十余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今陶后渚白塔寺。即其处也。
颂曰。
稽首诸佛愿护神威当陈诚请罔或尤讥沉晦未寤圆觉所归久沦爱海舟楫攸希异执乖竞和合是依玄离取有理绝过违慢乖八正戏入百非同舍异辩染净混微简金去砾琢玉除羁能仁普鉴疑虑研机契成大道敦敢毁诽谔谔崇德唯唯侵衰惟愿留听庆有发挥望矜悃悃垂诲慈悲采集圣教篡要承晖十周方成三业劳疲冀传末代闻略知机八邪息诤四句殄非袪惑存信熏成智微含生同感愿各转依法苑珠林卷第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