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四川四
作者:◇夔州府东至湖广归州三百三十里,南至湖广施州卫五百里,西至重庆府忠州七百里,北至陕西平利县八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九百里,至南京三千五百三十里,至京师六千九百八十里。
《禹贡》荆、梁二州之域。春秋为庸国地,后属巴国。战国时属楚。秦属巴郡。汉因之。后汉末,置固陵郡,又改为巴东郡。三国汉因之《晋志》:献帝初平元年,刘璋分巴郡立永宁郡。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郡。二十一年,先主分巴东立固陵郡。章武元年,又改固陵为巴东郡,前巴东郡为巴郡。晋仍曰巴东郡。刘宋泰始五年,置三巴校尉,领巴东等郡。萧齐兼置巴州,寻省。梁置信州皆治白帝城。后周因之。刘句曰:巴东,周改永安郡。隋废郡,仍曰信州《隋志》:后周置信州总管府。大业初,始废。大业初,复曰巴东郡。唐武德初,仍曰信州。二年,改为夔州高祖母,独孤信女也。讳信,改为夔州,寻置总管府,又改为都督府。天宝初,曰云安郡。干元初复故刘禹锡曰:至德初,云安郡统峡中五郡军事。干元以后,始降为江陵支郡。五代时,亦曰夔州王建初置镇江军治此,兼领忠、万二州。既而移治忠州。梁干化四年,仍治夔州。后唐天成三年,升为宁江军节度。孟蜀因之,仍治夔州。宋因之夔州路治此,亦曰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南渡后,并置都督府于此。元曰夔州路。明洪武四年,仍曰夔州九年,州改隶重庆卫。十四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十二。今仍旧。
府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史记》:楚肃王四年周安王二十五年,为关以拒蜀。《班志》鱼复县有江关,后《志》鱼复有关。盖即以江关为关也。《华阳国志》:巴楚相攻伐,故置江关、阳关阳关,见重庆府涪州。关,见湖广长阳县。公孙述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见汉中府宁羌州,北守南郑,任满下江州今重庆府巴县,东据捍关。田戎出江关,拔巫及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见湖广重险。建武十一年,岑彭大破田戎于荆门,率诸军长驱入江关。江关,蜀之东门也。入江关,则已过三峡之险,夺全蜀之口矣。公孙述之败亡,始于失江关也。建安十九年,先主攻雒未下雒,今汉州,诸葛武侯与张飞、赵云自荆州将兵溯流,克巴东,至江州。章武三年,先主败于夷陵,退屯白帝。其后吴将全琮来袭,不能克。终蜀汉之世,恒以白帝为重镇。张氏曰:武侯治蜀,东屯白帝以备吴,南屯夜郎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是也。魏景曜六年取蜀,遂使王守巴郡,谋以袭吴。晋咸宁五年,帅楼船之师,东下白帝,于是丹阳、西陵所在崩溃。永和三年,桓温西讨李势。义熙九年,刘裕使朱龄石平谯纵,皆由白帝而上。刘宋泰始二年,以三峡蛮獠岁为抄暴,因立三巴校尉府于白帝,兼领荆州之巴东、建平,益州之巴西、梓潼郡以镇之。历齐、梁之季,荆、益相持,辄以巴东为襟要。隋开皇八年伐陈,分遣杨素出永安,下三峡。陈人上流之师,悉为所败。唐武德四年,李孝恭、李靖军出夔州,而萧铣丧亡。五季初,王建扼夔门,与荆南相距。其后孟蜀继之,亦以夔为东面之防。宋干德二年伐蜀,分遣刘光义等由归州进克夔州,尽平峡中地。迨蒙古入蜀,往往欲从夔州逸出,东瞰荆、湖。明初,伪夏据蜀,亦固守瞿塘、汤和,廖永忠百计攻之乃下。盖夔州凭高据深,实水陆之津要。丁谓曰:夔城,所以坚完两川,间隔三楚。王氏应麟曰:夔州者,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也。
奉节县附郭。秦置鱼复县,属巴郡。汉因之,江关都尉治焉。后汉亦曰鱼复县。章武元年,先主改固陵郡为巴东郡,治鱼复。是也。二年,又改县曰永安。晋太康初,复曰鱼复。宋齐因之。皆为巴东郡治。梁并置信州治此。西魏改县曰人复。隋因之,亦为信州治。唐初亦曰人复县,夔州治焉。贞观二十三年,改曰奉节县。宋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县入州。十四年,复置。编户四里。
○鱼复城《志》云:旧治在赤甲山上。春秋时,庸国之鱼邑也。《左传》文十六年,楚侵庸,七遇皆北,惟礻卑、鱼人实逐之。礻卑、二邑,与鱼近也。《水经注》:江水东经鱼复县故城南,城故鱼国。秦置鱼复县,汉因之,公孙述移于城之东南白帝山上。在今县城东五里。《元和志》:白帝山,州城所据,与赤甲山接。初,公孙述据蜀,殿前井有白龙出,自称白帝,因更鱼复城为白帝城。先主征吴,败还,至白帝,改为永安。今卧龙山下有永安故宫。白帝城周回七里,西南二里,因江为池,东临溪,即以为隍,唯北一面山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上。吴朱绩密书结蜀,使为兼并之虑,蜀遣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是也。晋元兴三年,益州刺史毛璩以桓玄篡逆,帅众屯白帝以讨之。义熙初,谯纵据蜀,置巴州于白帝。二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击谯明子于白帝,破之。宋泰始二年,益州刺史萧惠开遣将费欣寿东下,应晋安王子勋于寻阳。至巴东,巴东人任叔儿据白帝,击欣寿,斩之。五年,分荆、益二州置三巴校尉,治白帝。梁大宝初,益州刺史武陵王纪使世子圆照将兵援台城,受湘东王节度,军至巴水,绎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承圣二年,纪将兵出峡,败死。明年,西魏将李迁哲南略地,时蛮酋向五子王据白帝,迁哲击走之。宇文泰因以迁哲镇白帝。《北史》:周天和元年,陆腾平信州诸蛮,州旧治白帝,腾更于刘备故宫城南八阵滩,北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唐时仍治白帝城。自宋以后,益徙而西。董钺曰:州旧治瞿峡口,景德中,始徙今治。距峡口才八里。熙宁十年,始城其地。陆游《入蜀记》:夔州在山麓沙上,所谓鱼复永安宫也。宫今为学基,州治在宫西北。景德中,转运使丁谓、薛颜所徙,比白帝颇平旷,然失关险,无复雄桀矣。《城邑考》:郡城,宋熙宁中筑。元初毁。明初,树栅为城。成化十年,始筑城浚池。正德初,又复营缮。有门五,城周八里有奇。
水逻城在府东境。后周天和元年,信州蛮冉令贤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于江南,据险要置十城,自帅精锐固守水逻。水逻城在江北。周将陆腾进讨,议先取江南,剪其毛羽,然后进攻水逻。乃遣别将王亮率众渡江,拔其八城,因分道攻水逻,路经石壁城。其城险峻,四面壁立,惟有一小路,缘梯而上,蛮蛋以为峭绝,非兵众所行,腾被甲先登,遂克之。水逻侧有石胜城,亦是险要。令贤使其兄龙真据之,腾诱之来降,袭取其城,引兵向水逻,蛮众大溃,斩获无算。别将司马裔又下其二十余城,尽俘党类,因为京观于水逻城侧。
石墨城在府东北境。冉令贤党向五子王据此,其子宝胜据双城。陆腾既平水逻,招之不从。因遣王亮屯牢坪,以图石墨。司马裔引兵图双城。腾虑双城孤峭,攻未可拔,贼若委城遁散,又难追讨,乃令诸军周回立栅,遏其走路。贼大骇,遂纵兵击之,悉平其党。胡氏曰:今归州巴东县北临江有铁枪头,长数丈,经数百年不损,目曰向王枪。疑即诸向所据处。又双城,亦见湖广巴东县。
○白帝山府东十三里。峡中视之,孤特峭险,比缘马岭,接赤甲山。其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十丈。故巴东郡治此,即白帝城也,四面峭绝,惟马岭差逶迤可上。晋益州刺史鲍陋镇此,为谯道福所围,城中无泉,乃南开水门,凿石为函道,设机取之。水门之西即滟堆也。○赤甲山,在府东北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胛。本名赤岬山。《淮南子》注:岬,山胁也。或曰:以汉时尝取巴人为赤甲军,故名。上有石城,《类要》云:即鱼复县故址也。一云公孙述所筑。
白盐山府东十七里。崖壁高峻,色若白盐。《水经注》: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是也。明初伐蜀,汤和分军出赤甲、白盐两山间,遂克夔州。又胜己山,在府东九里。峰峦迭秀,巍然独出众山之上,因名。宋干道中,郡守王十朋锡以今名。又府东十余里有羊角山,下临大江。○卧龙山,在府治东北五里,以有武侯祠而名。郡人以为游赏之胜,上有义泉,相传武侯所凿。《志》云:府北十五里有长松岭,上多古松,因名。
麦子山府北二百余里。山延袤四百余里,东抵湖广之房竹,北接陕西之平利,西南则与奉云、开万等县相连,内有红线崖、筛罗崖等处,原存古寨,可容数十万人,上有壤田,可资饷给。正德嘉靖间,群贼皆啸聚于此,副使张俭曾议设堡编夫,以严把守,寻复废弛。
瞿唐峡府东三里。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滟堆正当其口,为楚蜀之门户。又有南乡峡,在府西十五里。余详见重险瞿唐关。
○大江在府城南。自重庆府忠州流入万县界,又东经云阳县南,过府境,又东入巫山县界。自瞿唐而下谓之峡江,夏秋水泛,两崖扼东,数百里间,滩如竹节,波涛汹涌,舟楫惊骇。李埴曰:江出山,行二千余里,合蜀众流,毕出瞿唐之口。山疏而桀,水激而奔汛,天下瑰玮绝特之观,至是殚矣。又《峡程记》:蜀中二百八十江,会于峡间,次于荆门,都四百五十滩,称为至险。其在夔州府城西者,曰虎须滩。杜甫所云,瞿唐漫天虎须怒。府东三里又有龙脊滩,江中有石长百丈,状若龙脊,夏没冬见。余见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大水在府城东。自达州万顷池发源,经此流入大江。又东水,在府东十里。《舆地纪胜》:公孙述于东水滨垦稻田,因号东屯。东屯稻田,水畦延袤,可得百许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冈,树林葱,气象深秀,去白帝故城五里而近,稻米为蜀第一。郡给诸官俸廪,以高下为差。《夔门志》:东屯诸处,宜瓜畴芋区,西亦然。《入蜀记》:山间之流通江者,土人皆谓之曰。
汤溪府西百里。《水经注》:江水自朐贴县东径下瞿滩,左则汤溪水注之,谓之汤口。后周陆腾讨冉令贤军于汤口,遣军渡江,拔令贤江南八城。是也。○龙洞溪,在府西九十里,下通大江。《志》云:溪上产灵寿木。又府东南六里旧有鱼复陂,县以此名。
青苗陂在瞿唐东。蓄水溉田,民赖其利。又有天池,浸可千顷。《志》云:在奉节、巫山两县间。○盐泉,在府南。《荆州图副》: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百步,南北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尝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云。○永安宫在卧龙山下。一云今府学宫是其地。先主征吴败还,至白帝,改鱼复为永安而居之,后人因名其处曰永安宫。王十朋曰:永安宫,今为郡仓,据爽垲,状如屏。宫之北有水曰清,泻出两山间,东入于江,又东过滟入于峡。峡口有山,束立群峰外,白盐也。
江关《括地志》:在鱼复县南二十里。巴楚相攻时置。章怀太子贤曰,旧关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故城基,即今瞿唐关之南岸矣。《后汉·岑彭传》:公孙述遣将乘枋下江关,即此也。亦谓之关。《后汉志》:鱼复县有捍关。《舆地广记》:赤甲城有古关。盖关即江关之通称矣。李埴曰:蜀之为境,北以剑门为根,东以鱼复为首,此二物者,蜀之噤喉扃也。战国时,楚建关于此。汉置江关都尉。后汉省尉而关如故。《名胜志》:江关,今谓之下关城。王氏曰:古之江关,即今之瞿唐关,又谓之铁琐关,大都以守峡口之险。今俱详见重险瞿唐关。百牢关府东十里。王氏曰:关盖古名,后人所增置,魏辛毗诗:夔州百牢门,兵马不可越。唐杜甫诗:巴中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则百牢以喻夔险耳,非实有是关也,况辛毗时未有夔州之名乎。又石门关,在府东北六十里。《志》云:旧名鬼门关。盖亦传讹也。○凤凰关,在府西五里,又府西二十里有阁溪关,三十里有铁山关,府东北二里又有吕公关,东十里有石龙关,俱唐宋以后增置。
三钩镇《寰宇记》:在城东三里。旧时铁锁断江浮梁御敌处也。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或云,镇在瞿唐峡口,即所谓铁锁关也。○西津口,在府西,或曰大江渡口也。宋淳化四年,蜀中贼李顺余党寇夔州,白继败之于西津口。即此。今府西南有水磨渡,府东十里有东渡,六十里有小江渡。永宁驿府西三里水驿也。又西六十里曰安平水驿,一百二十里曰南沱水驿,接云阳县界,又府东南八十里有龙塘水驿,二百七十里有马口水驿,俱为往来津要。
八阵碛在府城南。《元和志》:在奉节县西七里。《寰宇记》:在县西南七里。《夔州图副》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水经》:江水东经诸葛亮图垒南。《荆州记》:鱼复县西,聚细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垒西聚石为八行,行八聚,聚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八阵及垒,皆图兵势行藏之权也。薛氏曰:图之可见者三,一在沔阳之高平旧垒,一在新都之八阵乡,一在鱼复永安宫南江滩水上。蔡氏谓广都亦有之,则八阵凡四。然广都土垒,已残破不可考。世传风后《握机文》,则《鱼复图》之注;马隆《八阵赞》,又《握机文》之注。又汉时都肄已有孙吴六十四阵。窦宪常勒八阵击匈奴。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陈持白虎幡,以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后魏柔然犯塞,刁雍上表,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李靖对太宗言,六花阵法,本于八阵。是则武侯之前,既有八阵,后亦未尝亡也。严从曰:武侯所习,风后《五图》。桓温云是常山蛇势,徒妄言耳。常山蛇者,孙子所谓率然盖高直陈也。杜牧曰:数起于五而终于八。武侯以石纵横八行,布为方阵,奇正之法,皆生于此。又八阵图后有二十四聚,作两层,每层十二聚。洪氏曰:八阵魁六十有四,重易之卦也;却月魁二十有四,作易之画也。画起于圆而神,故却月之形圆;卦定于方以知,故八卦之体方。方居前而画居后,卦自画始,方自圆生也。壁门直袤曲折翼其旁,阴阳二物也。握奇则虚,一之象也。
巫山县府东百三十里。东至湖广巴东县百六十里。楚之巫郡也。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取巫郡,寻改置巫县,属南郡。汉因之。后汉建安中,先主改属宜都郡。二十四年,孙权分宜都、巫、秭归为固陵郡。章武元年,先主遣吴班、冯习等破权将李异等于巫,进兵秭归,寻败还。孙休改置建平郡,治信陵。魏灭蜀,亦置建平都尉治巫。晋咸宁元年,改都尉为郡,仍治巫。宋、齐亦曰建平郡。隋废郡,改县曰巫山,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宋因之。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
○巫城在县东北。《水经注》:城缘山为墉,周十二里一百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傍深谷,南临大江。是也。隋移县于今治。○南陵城,在县南大江南岸,北对阳台山。晋南渡后,置县,属建平郡。刘宋初,废。今县南大江渡口犹曰南陵渡。又江阴城,在县西六十里。《志》云:后周天和初,置县。建德中,废。
○巫山县东三十里。亦曰巫峡。有十二峰,蜀人谓之东峡,以在蜀境东也。晋咸和中,凉张骏欲通使建康,假道于成李雄,雄欲使盗覆其使者张淳于东峡,不果。余详见名山巫山。
阳台山在县治北,高百丈。《志》云:上有云阳台遗址。又县东北四里有女观山。《志》云:女观山西畔小山顶有楚故离宫遗址,俗名细腰宫,三面皆荒山,惟南望江山最为奇丽。又驱熊山,在县东二里,下有石滩,四季湍急如熊声。
寒山县东五十里。垂崖千层,绝壑万丈,其势高寒。《荆州记》:寒山九阪最为险峻。陆游云:县隔江有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也。旧南陵县以此名。
千丈山县东北百里。山极秀异,高于众山。又飞鸟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山高插云,鸟飞不能越,因名。又有乌飞岩,在县西南四十里,与燕子坡相对。《水经注》:乌飞水自沙渠县南,北径巫县,注于江,谓之乌飞口。沙渠今湖广施州卫。○琵琶峡,在县治西,夹江两岸相对,亦曰琵琶峰。○大江在县南。自奉节县流入界,又东入湖广巴东县界。江行峡中,最为险厄。县东旧有新崩滩。《水经注》: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颓崖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东下十余里,即大巫山。范成大云:神女庙东二十里至东奔滩,高浪大涡,巨め掀舞,不当一叶也。东奔,即新崩之讹矣。
大宁河在县治东。其上流即大宁县之马连溪也,经大昌县流入境。下流入大江。《水经注》谓之巫溪。又县东南百五十里有万流溪,自湖广施州卫界流经此,合于大江。○清溪,在县东十里。陆游曰:县有清水洞,极深幽,即此溪矣。又城北有茹溪,俗谓之小溪。
○跳石镇在县西北。唐雷万春为县之跳石人,亦曰跳石乡。○三会寨,在县东。宋干德三年,刘光义等伐蜀,收复三会、巫山等寨,拔夔州,即此。高唐驿在县治西水驿也。《舆程记》:江行自高唐驿而东,九十里至万流驿,入湖广归州境,又七十里,即巴东县矣。○巴中驿,在县东八十里。《志》云:巫山陆路至巴东百八十里,鸟道崎岖,行者苦之。万历三年,改小桥公馆,建巴中驿,巴、巫二郡之民始免疲困。
大昌县府东北二百里。东北至湖广竹山县二百七十里。汉巫县地。晋置泰昌县,属建平郡。宋、齐因之。后周以宇文泰讳,改曰大昌,置永昌郡,寻废。隋县属信州。唐属夔州。宋端拱初,改属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并入大宁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今县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二里。县今省。
○北井废县县东南二十五里。晋泰始初置,属巴东郡。五年,改属建平郡。宋齐因之。后周天和中,省入大昌县。又大昌废城,在县西。《北宋志》:县旧在大宁监南六十里,嘉定八年,移治水口,即今县也。
○金头山县东北四十里。山势高耸,冬月积雪不消。又县西南三里有聚奎山,亦高峻。○九水坪,在县东百二十里。《志》云:其下水流环汇,因名。
○大宁河在县南。自大宁县流入境,亦谓之昌溪。又东南流入巫山县界。
千顷池县西三十六里。波澜浩渺,分为三道,一道东流,经县西,为井源;一道西流,为云阳县汤溪;一道南流,为奉节县西水。又县南二十里有石柱潭,从岩岫间涌出,相传为龙湫。
○当阳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大宁县府东北三百二十里。北至湖广竹县三百五十里。本太昌县地。宋开宝六年,以县之盐井地置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大宁州。明洪武九年,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县今省。
○大宁城县北八里。宋盐监初置于此。丁谓《夔州移城记》:干德中,伐蜀,师分剑、巫而入。时滟堆高,楼船难进,步骑自襄州西山裹粮兼行,林麓无际,涧壑相接,不知道路之所从,得蜀民诣王师献书,由大宁路直趣夔州。平蜀之师,实取道于此。后移监于今治。○永昌城,在县东南。《志》云:后周所置永昌郡盖治此。又永安城,在县治西。或曰,东晋置永宁县,属建平郡。刘宋初,废。即此城也。后讹为永安。
○凤山县治东。一名东山。木石苍翠,景物幽绝。又石钟山,在县东北十五里,与二仙山相望。上有大石如钟,因名。《志》云:二仙山在县东北十七里盐泉侧,山高百余丈,上下皆峭壁,有二仙洞,一名王子洞,深不可测,洞前有池,虽旱不竭。○石柱山,在县北二十里,一峰削成,与县东剪刀峰、道士峰相连,皆为奇胜。《志》云:县治东有道士峰,与东桂峰相近。又东南五里曰朝阳峰,北八里曰剪刀峰,以两峰对峙,形如剪刀也。
宝源山县北二十五里。气象盘蔚,大宁诸山,此独雄峻。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盐泉也。○绣墩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形如墩,顶平旁峻,惟一径可通,昔人尝避兵其上。○马连溪县西五里。源自达州万顷池流经县治西,历大昌县,入巫山县界,注岷江,即大宁河之上源也。溪中有大悲口。《志》云:大悲口在县治西,溪心两巨石对峙,上广下狭,旁有乞灵祠。谚云:船过大悲口,盐始为吾有。亦名南渊。
○袁溪镇县东北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北二十里有大宁盐课司,掌盐税。○四十八渡,在县东二百三十里。水流曲折,为行旅之阻,道出湖广房山县。
云阳县府西百七十里。西南至万县二百五十七里。汉朐忍县地,属巴郡。晋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改为云安县。隋属信州。唐属夔州。宋开宝六年,置云安军治焉。宋末,军废。元至元十五年,复隶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以云安县省入。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城周八里有奇,编户九里。
○朐忍城县西四十里。汉县。后汉兴平元年,刘璋遣赵韪击刘表,屯朐忍是也。晋改曰朐忍县,属巴东郡。阚る曰:朐,音蠢;忍,音闰;朐忍,丘蚓也。土地下湿,多朐忍虫也。颜师古曰:朐,音劬。章怀太子贤曰:云安西万户故城,即汉之朐忍县。后周改置云安县,朐忍并入焉。《志》云:旧城,宋为万户驿,今名万户坝。云安监城县西北三十里。刘句曰:云安多有盐利,自汉以来,皆置官司之。唐末置云安监。五代唐长兴初,时云安、大昌、南浦皆有盐官,属东川。孟知祥请割云安十三监隶西川,以盐直赡宁江军屯兵。时西川分兵屯夔州,以拒荆南也。明年,知祥将李仁罕陷万州及云安监。宋亦置监于此,属云安军。熙宁四年,以云安监户口析置安义县。八年,户还隶云安县,复为监。元并入云安军。明置云安盐课司,即故监城矣。
○飞凤山在县南大江南岸,与县对峙。以形似名。又石城山,在县治北二里。○汉成山,在县北十五里。《志》以为仙真栖止之宅。
马岭山县北二十九里,与三牛山相对。汉初扶嘉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今三牛山去马岭十里,皆近盐井。又马鞍山,在县北三十里,亦与三牛山相连。○上下岩,在县西百里,其下岩亦名燕子岩。
○大江县治南。自万县流入界,江中有碛,矫如游龙,亦谓之龙脊。又东入奉节县界。《志》云:大江经万户驿,旁有横石滩,上有横梁候馆。又有宝子塔,在治东大江中。古人凿石为塔,以为行舟之则。谚云,水浸宝塔脚,下舟休要错,即此。○小江,在县西六十里。源出新宁县界,流经开县,合清江入县境,又西南注于大江。亦谓之开江。对大江而言,谓之小江。
汤溪在县东,接奉节县界。常璩曰: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县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因名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王隐《晋书·地道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盖蜀火井之伦,水火相得乃佳矣。汤溪下与檀溪水合,上承巴渠水,巴渠南历檀井溪,檀井入汤水,汤水又南入于江,所谓汤口也。○东,在县东北,流入云安场,下流入江。以水在县东而名,非奉节之东也。
天师泉县治西二里。每五月江水涨浊,一水自岩窦间溢出,甘洁清冽,一邑用之不竭,尽九月而止。又瀑布泉,在县南飞凤山之麓,下流入江。
○五溪镇在县西北。有巡司。旧《志》云:县北三十里有铁檠巡司,西北三十里则云安盐课司也。○巴阳水驿,在县西二十里。又有五峰水驿在县南。《舆程记》:自巴阳驿至五峰驿,水道凡九十里。五峰驿西有橘官堂故址。《汉志》朐忍有橘官。《元和志》云安县有橘官。此即其治所也。又百里而接于夔州之南沱驿。
万县府西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忠州二百六十里,北至开县二百三十二里。汉朐忍县地。三国汉建兴八年,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沈约曰,时益州牧阎宇表改羊渠立县,是南浦本名羊渠,蜀前此所置县也。晋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置安乡郡治焉,寻改县曰安乡,郡曰万川。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南浦,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初,仍属信州。二年,置南浦州。八年,州废,以南浦县属夔州。是年,复立浦州。贞观八年,改为万州。天宝元年,曰南浦郡。干元初,复故。宋因之,亦曰南浦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县省入州。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今城周五里,编户四里。
○南浦城今县治。三国汉置县于此。刘句曰:后魏分朐贴县置鱼泉县。后周改为万川。今本志不载也。唐宋皆为州郡治。元省。今县城成化末筑,正德初增修。
武宁废县县西百二十里。汉巴郡临江县地。晋、宋以后因之。后周析置源阳县,并置南州及南都郡治焉,寻改郡曰怀德,县曰武宁。隋开皇初,州郡俱废,县属临州。唐属万州。刘句曰:县治即巴子故城也。宋仍属万州。元因之。明初省。今武宁巡司置于此。○都历山在县治北。一峰突出众山之上,氵礻卑为平阜,气象融结,为县之主山。又南山在县治南,下瞰大江。《图经》云:面揖南山,背负都历是也。○天城山,在县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一名天生城。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常璩所云小石城也。《纪胜》云:天城山三面峻壁,惟山后长延一脊,容径尺许,累石为门,俗亦谓之天子城,以昭烈名也。又县西三里有西山,上有太白岩,以李白名,岩下有池,为登临之胜。
羊飞山县西南五十里。《蜀鉴》云:三国时有羊渠县。盖置于山下。又人存山,在县西四十里,一名万户山。又县西十里有鱼存山,下广上锐,崖面有石,形如双鱼。又县北八里有狮子山。《志》云:山形如狻猊,四面险绝,惟鼻尖可登。○木枥山,在县西百里。相传洪水时,惟此山木枥不动,因名。又西百二十里有黄芦山,与忠州接界。
岑公岩在县南大江南岸。盘结如华。盖左为方池,有泉涌出岩际,盛夏注水如帘,隋末有岑道愿者隐此,因名。又县治西有古练岩,东二里有下岩,皆幽胜。○黄金岛,在县南三里,近江南岸,屹立江心,高数丈,土人淘金于此。
○大江县治南。自忠州东北流入界,经县治南,又东北入云阳县界。县西六十里有湖滩,水势险急,春夏泛溢,江面如湖。宋嘉熙中,蒙古渡湖滩,施、夔震动,即此。又有峨眉、盘龙诸碛,皆在县西江中。
溪县西五里。自梁山县流入界,春夏涨潦,则并舟为筏,济往来者。溪之上流有天生桥,巨石成桥,长与溪等,平阔如履平地,溪流出其下,下流注于大江。○彭溪,在县东八十里。《水经注》:彭溪经朐贴县西六十里,南入于江,谓之彭溪口。即今开江之下流也。旧设小彭驿于此。
北集渠在县东。《水经注》:源出高梁山,径新浦县西,又南百里入朐贴县,南入于江,谓之北集渠口,别名班口,又曰分水口。又有南集渠,出涪陵界,谓之于阳溪。至县南,北流注江,曰南集渠口,亦曰于阳溪口。
○西柳关在县西。北宋宝元年,蒙古渡汉江,寇万州,入西柳关,荆湖将高达拒却之。关今废。集贤驿在县东五里,水驿也。又周溪水驿,在县东五十里。涂水驿,在县西北百里。《舆程记》:自忠州水程东行,九十里至漕溪驿,又六十里至途驿,又六十里至集贤驿,又六十里即周溪驿也。旧《志》以漕溪为巴郡、巴东之界。今属忠州。○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志》云:弘治末建。又递运所,在县东二十里。县治东又有盐厂,商贾辏集处也。
开县府西北四百七十里。西北至达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梁山县百五十三里。汉朐贴县地。后汉建安末,析置汉丰县。三国汉,属巴东郡。晋废,后复置,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梁仍曰汉丰县。西魏改曰永宁。隋开皇末,又改县曰盛山。大业初,属巴东郡。义宁二年,析置万州于此。唐武德初,改为开州。天宝初,曰盛山郡。干元初,又为开州。广德元年,又改县曰开江县。宋仍为开州治,亦曰盛山郡。元省县入州。前朝洪武六年,改州为县。今城周二里,编户七里。
○开江城今县治。《地志》:后汉末,刘璋所置汉丰县也。《通典》曰:先主所置。隋曰盛山,唐曰开江,自唐以后皆为州郡治。元省开江县,明又改州为县。今县城,成化二十二年修筑,周三里。
清水废县县东六十五里。汉朐忍县地。刘宋置巴渠县,并置巴渠郡治焉。齐、梁因之。后周改县曰万世县,亦曰万世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开州。大业初,改属通川郡。唐初仍属开州。贞观二十三年,改曰万岁县。宝历初,省,寻复置。宋初改县曰清水,仍属开州。元省。○新浦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本汉丰县地。刘宋析置新浦县,属巴东郡。齐梁因之。后周置周安郡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开州。大业中,属巴东郡。唐属开州。宋庆历四年,并入开江县。
西流废县县西北百五十里。《隋志》:后魏置汉兴县。西魏改曰西流,兼置开州及万安、江会二郡。后周省江会郡。隋开皇初,并废万安郡,而开州如故。大业初,州废,县属通川郡。唐武德初,改属开州。贞观初,省入盛山县。
○盛山县北三里。突兀高耸,为县主山,隋以此名县。又县治东有神仙山,东北五里有熊耳山,皆秀耸。《志》云:县南隔江有瑞贤山,群峰秀矗,俗呼州面山。○九陇山,在县西二十里。九峰连峙,势相起伏。其相近又有九折山,山形九折,俗名观音山。《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射洪山,上有旧城址。石门山县北百里。山有石穴,名盘头洞。洞有水,出嘉鱼。又鲤城山在县西百余里。四面悬绝,东面有城,城间有浦,多生鲤,因名。又有常渠水,流经山下。○崖飞山,《志》云: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崖势高悬,如飞鸟然。
○开江县南一里。《志》云:源出新宁县之雾山坎,流入县界,合于清江,又东南入云阳县境,即《水经注》所谓彭溪也。○清江,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达州万顷池,流入县界,经县治东合于开江,谓之迭江。《水经注》:清水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谓之清水口。是也。
垫江县南四十里。源出梁山县之高梁山,春夏泛涨,人多垫溺,流经渠口浦,入于开江,亦谓之浊水。○三潮溪,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志》云:井有三水,曰杉木,曰柏木,曰龙马,皆开湔盐课。溪水经其旁,一日三潮,冬温夏凉,颇为神异。又白水溪,在废清水县西南,下流亦注于开江。
○虎爪关县北三里。又县北五十里有金练关,百里有高桥关。○茅坡关,在县西九十里,又西三十里有豆山关,旧皆为戍守处。梁山县府西六百里。东北至开县百五十三里,西南至忠州垫江县百六十里。汉朐忍县地。西魏置梁山县,属万川郡。隋属信州。唐属万州。宋开宝二年,置梁山军,以县属焉。元初,还属万州,寻复故。元至元二十年,升为梁山州。明洪武七年,省州入梁山县。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里。
○高梁城在县西。《宋志》:开宝二年,以万州丕氏屯田务置梁山军同下州,亦曰高梁郡,因割梁山县隶焉。熙宁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军。元初亦曰梁山军,寻升为州,皆治此。明初省入县。《志》云:县西有万川城。西魏取蜀,尝置万川郡于此。万川今见万县。《志》误也。
○高梁山县北二十里。《寰宇记》:山东尾跨江,西首剑阁,凡数千里。山长岭峻,其峰崔嵬,蜀中望之,如长云垂天,登者穷日乃至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矣。明正德中,贼方四等作乱,西攻重庆府之江津县,官兵击败之,追至高梁山,贼据险拒战。官军分六哨,由大垭、小垭、月垭关并进,直冲其巢,六面皆合,贼大败,溃走。又都梁山,在县北十五里,亦曰高都山。旧有高都驿,乃天宝中进荔枝之路。山壤腴而黄,民以种姜为业。○利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俗名狐狸山。正德中,抚臣林俊以其丰腴改今名。又西北一十里曰小碧山,孤峰峭直,色碧如玉。
峰门山县东十五里。山有两崖对峙如门,顶有寒泉。又蟠龙山,在县东三十里。孤峙秀杰,突出众山之上,下有二石洞,洞有二石龙,首尾相蟠,旁有喷雾岩,洞中之泉下注,喷薄如雾。○七城山,在县西三十里。山有七峰,壁立如城。又县西百里有白云山,奇峰突出,势如卓笔,一名笔山。又西二十里有瓦城山,一名石瓦山。山顶坦平,居民耕其上。《志》云:县南百里有柏枝山,下有丙穴,出嘉鱼。
○桂溪县西南三十里。自忠州垫江县流入界,两岸多桂,因名。下流经万县境,入于大江。又蟠龙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蟠龙山,下流合于桂溪。
○牛头寨在县西二十里赤牛山上。亦名赤牛城。宋淳二年筑,周三百六十步,敌楼百四十三座,四隅有门,盖戍守之处。
峡石市县东五十里。其北有书院峡,市因以名。峡中又有夫子崖、子贡坝,皆传讹也。《志》云:县有太平驿。嘉靖三十六年,自定远改属此。
新宁县府西北六百四十里。西至广安州大竹县二百二十里,北至达州百八十里。汉宕渠县地。梁置新安县,并置新安郡。西魏郡、县俱改曰新宁。隋初郡废,并县入三冈县。唐武德二年,复置新宁县,属通州。太和三年,改属开州。明年,还属通州。宋属达州。元因之。明洪武四年,省入梁山县。十四年,复置县,改今属。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七里。县今省。
○三冈废县县西北五十里。梁置,属新安郡。西魏属新宁郡。隋属通州。唐因之。宝历元年,废。大中五年,复置。宋属达州。熙宁三年,省入新宁县。又新宁废城,在县西南十七里,故县治此。唐贞观八年,移治ク城,即今治也。ク,或作淙,误。
○七峰山县北五里。一峰突起,分为七支,秀列如戟。《志》云:县治西有屏山,迤逦近城,平顶方麓,为邑巨镇,俗名卧牛山。近《志》:开江之源,盖出于此。○峨城山,在县西三十里。相传汉樊哙尝筑城驻兵于上,遗址犹存。
鸡足山县东二十里。逶迤绵亘,麓分五支,如鸡距然。亦曰鸡山。《唐志》:鸡山接蓬、果二州界。大中五年,蓬果群盗依阻鸡山,寇掠三川,果州刺史王贽弘讨平之。三川,谓东、西两川及山南西道也。其相连者曰八面山。山形秀整,望之八面皆方,因名。○五诰山,在县南五十里。五峰相连,如诰轴然。又南有百节山,峰峦绵延,分为百节。《志》云:县南五十里又有联珠峡,以众山夹峙而名。又县西四十里有七里峡,境内诸水多出于此。
○开江在县东。县境山溪诸水,多汇流于此。又东入开县界,谓之开江。《志》云:今县治西有澄清河,即开江之上游也。
建始县府南五百里。西南至湖广施州卫二百十里。汉巫县地。晋泰始初,置建始县,属建平郡。太康初省,寻复置。刘宋初,废。齐、梁时复置。后周置业州及军屯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复置业州。唐初因之。贞观八年,州废,县属施州。宋、元因之。明初改今属。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连珠山县西十里。五峰相连,如贯珠然。又县西五十里有石乳山。山石层迭,多生石乳。《志》云:县在万山中,多产麸金,而产于石乳山者为最。○禄山,在县东二十里。《志》云:山多禽兽,洞蛮恃为廪禄,因名。又东十里有州基山,相传业州旧基也。
○清江县南一百五十里。自施州卫东北流经县界,又东北出湖广宜都县界,入大江县境,诸小川皆流合焉。
○野厢关县南百三十里。旧为戍守处。《志》云:县西有石乳关,县东南又有建阳关。○连天寨,在县境。宋置,今废。又县有枝陇驿,今革。
附见:
瞿唐卫在府治东北。明洪武四年,建瞿唐守御千户所。十二年,改为卫,属湖广都司。
达州府西北八百里。西至顺庆府蓬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三百里,东北至陕西兴安州一千一百里,北至陕西洋县四百三十里。
古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晋蜀巴西郡。宋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杜佑曰:以州内地万余顷而名。西魏改曰通州以居四达之路而名。隋初,郡废,仍曰通州。大业初,曰通川郡。唐初,复为通州三年,置总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贞观五年,府废。天宝初,曰通川郡。干元初,复故。宋干德三年,改为达州亦曰通川郡。元因之。明洪武九年,以州治通川县省入,又改州为县。正德九年,复升为州编户十三里,领县二。今仍为达州。
州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地形四通,土田饶沃,峡右之名郡,沔南之奥区也。
○通川废县今州治。汉宕渠县地。后汉为宣汉县地。刘宋置始兴县,属巴渠郡。齐因之。梁曰石城县,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治焉。西魏为通州治。隋初郡废,又改县曰通川。唐、宋以后,皆为州郡治。明初省。《一统志》云:通川故县在州西二十里,后移今治。似误。《城邑考》:州旧有土城,成化初,始砖石。正德初,增修。城周四里有奇,门五。石鼓废县州东北百五十里。或曰,刘宋所置始安县也,属巴渠郡。齐因之。梁曰石鼓县。西魏置迁州治焉。后周废州,置临清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州。唐因之。宝历初省。大中元年,复置。宋初因之。熙宁七年省。又阆英废县,《志》云:在废石鼓县西二十里。《新唐书》:天宝九载置,属通川郡。宋干德三年省。○巴渠废县,《志》云:在州东二百三十八里。《新唐书》:永泰元年,析石鼓置巴渠县,属通州。太和三年,改隶开州。明年,复旧。宋属达州。元省。永穆废县州西百里。汉宕渠县地。梁置永康县,并置万荣郡。后周因之。天和初,郡民反,攻围郡城,遏绝山路。辛昂募兵讨平之。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巴州。十八年,改曰永穆。唐武德二年,置万州于此。贞观初,州废,县属通州。宗因之,改为永睦县。元省。○太平废县,在县西南。刘句曰:唐武德初,割永穆县地,置太平、恒丰二县,属万州。贞观初,州废,二县皆省入永穆。又思来废县,在州北。唐武德二年,析通川县置,属通州。贞观元年,复废。
○凤凰山州西北五里。高耸舒展,形如飞凤,掩映城郭,有梧桐坪、宝芝洞诸胜。又翠屏山在州治南,亦名真武山,以上有真武庙也。又州西北五里有龙爪山,圆耸悬绝,如龙擎珠。
石城山州西三十里。四面峭绝,惟西南一径可登。梁石城县以此名。或谓之铁山,以石色如铁也。《志》云:州西二十里又有铁山。又铜钵山,亦在州西三十里,石壁圆峙,三面封固,惟南一径可通。《志》云:州西四十里有金华山,与石城山相接,亦境内之名山也。○北岩,在州西五里。岩壁耸峭,下有平池。又州西北五里有垂虹岩,以水自岩而下,如垂虹也。又龙洞,在州东南五十里。高数丈,内有重门复洞,相传龙窟其中。
○渠江州东三十五里。源出太平县之万顷池,西南流入州界,经废石鼓县而南,合群川之水,经州西南入广安州渠县界,会于巴江。有南昌滩,在州南江中。○明月潭,在州东七里;又有黑潭,在州之安居镇,俱有灌溉之利。
○铁山关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龙船关,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山溪绵亘,其西北尤为险僻。正德中,为盗贼渊薮。嘉靖初,以次讨平。因即其险阻增置龙船诸关,与巴州黄城诸关相为形援。东乡县州东百二十里。汉宣汉县地。刘宋属巴渠郡。梁置东乡县。西魏置石州治此。后周废州,置三巴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州。唐武德三年,置南石州。八年,州废,仍属通州。宋属达州。元省。明正德九年,复置。今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五里。
○宣汉废县县东北八十里。《巴汉记》:后汉桓帝分宕渠东界,置宣汉县,仍属巴郡。晋初省。惠帝复置,属宕渠郡。刘宋属巴渠郡。齐梁因之。西魏置井州及永昌郡。隋开皇三年,郡废。五年,州废,县属通州。唐武德初,置南井州。贞观初,州废,仍属通州。刘句曰:县旧治和昌城,贞观元年徙治新安城,诸城皆萧梁时所置也。宋仍曰宣汉县。干德五年,废。○下蒲废县,在县西,刘宋置,属巴渠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武德三年,析东乡县,置下蒲、昌乐二县,属南石州。八年,省昌乐入石鼓,下蒲入东乡。昌乐废县盖在下蒲西北。
东关废县县东百里。刘宋置,属巴渠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武德元年,析宣汉县地,置东关县,属南井州。贞观初,仍省入宣汉县。
○印石山在县治西,以山形方整而名。又西有鼓楼山,峰峦层迭,形如鼓楼。
○长乐河在县南。其源为白龙、赤甲二泉,会而为河,下流达于渠江。
○深溪关《志》云:在县东北八百里。路出陕西兴安州。又高桥关在县东四百里。石门关在县东十五里。又县西北二百里有马渡关,北六百里有盐场关。
太平县州东北二百里。本东乡县地。正德十年,割东乡之太平里置县。旧土城周二里有奇,今圮。编户二里。
○明通废县县东北二百里。五代时为通明巡院。宋初因之。绍兴中,改置通明县,属达州。元废。今为明通巡司。
○天马山在县治东。山势高骞,如天马然。又县北有峡口山,相近者曰城口山。○八台山,在县北百里,山有八峰,顶皆高平。
高眉山县南百五十里。山高而长,两峰相对,状若列眉。《志》云,县东百十里有银盘山,又县西三百里有三盘山,皆以形似名。○三条岭,在县治北二里,县北十里又有火岩岭。《志》云,县东北旧明通乡有明通井,峡内有十穴,皆产嘉鱼。
○后江县北二百里。《志》云:源出陕西兴安州万山中,下流汇于万顷池。
万顷池县东北八十里。相传为楚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之水多源于此。《通释》:万顷池洒流有四,三入于夔,一入于渠。是也。○龙潭,《名胜志》:在县东七里,群峰环拱,有七十二浦、四十八渚,汇而为潭,广逾百亩,其深叵测。
○蓝津关在县东北。《志》云:县境又有吊累关、铁炉关。
◇重庆府东至夔州府一千一百里,南至遵义府六百九十里,西南至泸州五百七十里,北至顺庆府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六千五百里,至京师八千七百里。
《禹贡》梁州之域。周为巴子国。秦灭巴,置巴郡《巴记》:周慎王五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仪贪巴之富,因取巴垫江以归,置巴郡,城江州。两汉因之《晋志》:初平元年,刘璋分巴为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郡。章武元年,改巴东仍为巴郡。晋亦为巴郡。宋、齐仍旧。梁置楚州。西魏改为巴州。后周又改楚州。隋开皇初,废郡,改州曰渝州。大业初,复曰巴郡。唐初,复曰渝州。天宝初,曰南平郡。干元初,复为渝州。宋初因之亦曰巴郡。崇宁元年,改曰恭州。淳熙中,升为重庆府以光宗潜邸也。元置重庆路至正末,明玉珍都于此。明初,复为重庆府,领州三,县十七。今因之。
府会川蜀之众水,控瞿唐之上游,临驭蛮,地形险要。春秋时,巴人据此,常与强楚争衡。秦得其地,而谋楚之道愈多矣。公孙述之据蜀也,遣将从阆中下江州,东据关,光武使岑彭讨述,自江州而进。先主初入蜀,亦自江州而北建安十九年,诸葛武侯等由巴东至江州,破巴郡,乃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张飞定巴西、德阳。盖由江州道涪江,自合州上绵州者,谓之内水;由江州道大江,自泸戎上蜀郡者,谓之外水。内、外二水,府扼其冲,从来由江道伐蜀者,未尝不急图江州。江州,咽侯重地也晋桓温讨李势,朱龄石平谯纵,路皆由此。后唐长兴二年,孟知祥遣将张武为峡路招讨等使,武引军至渝州,渝州降,遂进取泸州,又分军取黔涪。宋淳初,余帅蜀,兼知重庆府,时巴蜀残破,多方拮据,力谋完复,西南半壁,倚以无恐。彭大雅代之,急城重庆,以御利、阆,蔽夔、峡,为蜀之根柢。狡悍如蒙古,旦夕不能以得志也,岂非地有所必争欤!孙氏曰:重庆三面临江,春水泛涨,一望弥漫,不可卒渡,其出入必经之要道,惟佛图关至二郎关一路耳。万历中,永宁奢崇明作乱,据重庆,分兵扼夔州江口,陷遵义、泸州,截川西栈道,全蜀震动。识者谓但守佛图关,贼立可饥死。既而贼纵横四出,直逼成都,官军扼之,引还重庆,诸军齐进,夺其佛图关,而重庆遂下。盖佛图关者,又重庆之噤要也。巴县附郭。古巴子国都也。秦置江州县,巴郡治焉。汉以后因之。齐梁间改曰巴县。隋唐以后因之。皆为州郡治。编户九十二里。○江州城在府治西。相传秦张仪所筑,置县于此。汉因之。后汉初,公孙述据蜀,遣将从阆中下江州是也。建武十一年,岑彭讨述,述将田戎败保江州。彭至城下,以城固粮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即此。建安六年,赵韪叛刘璋,围城都,败走江州,被杀。十六年,先主入蜀,至巴郡,由江州而北。十九年,诸葛武侯等至江州,破巴郡。章武二年,东伐孙权,张飞自阆中发兵,会江州遇害。建兴四年,丞相亮欲出军汉中,李严当知后事,自永安移屯江州,因筑大城,即今郡城也。庾仲雍曰,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内水,左则蜀外水。《巴志》:汉世郡治巴水,北有甘橘宫,今北府城是;后徙南城,在江南,今南平城是。《城邑考》:今郡城堑崖为垒,环江为池,相传即李严故址。有门十七,九开八闭,俗以为九宫八卦之象。今城周十六里有奇。
万寿废县府西南九十里。唐江津县地。武德三年,分置万春县,属渝州。明年,改为万寿县。宋干德五年废。又东阳城,《志》云:在府西百里,萧齐置东阳郡,治巴阳县。梁因之。后周废。今亦名东阳镇。○多功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宋淳中筑,以拒蒙古。
南平废县府东南二百三十里。本巴县地。唐贞观四年,分巴县南界置,并置南平州,领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县。八年,改州曰霸州。十三年,州废,以清谷等县俱省入南平,属渝州。宋初仍曰南平县。雍熙中废。《郡志》:霸州城在府东南二百六十五里。《旧唐书》:南平州本置于南平县南也。○古滩城,《志》云:在府东八十里岷江岸,相传巴子于此置津立城。○涂山府东八里,岷江南岸。山之址有石中分,名曰龙门,其下有水,与江通。古《巴郡志》:山高七里,周围二十里,尾接石洞峡,峡东西约长二里许。刘先主置关于此山之上,禹庙及涂后祠在焉。杜预曰:巴国有涂山,禹娶于涂山是矣。山足又有古黄葛树,下有黄葛渡。郦道元云:江水东经黄葛峡。即此。昆蝼山府东北七十里,据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一名塔平山。又方山,在府东北三十里,一名凝脂山,以常有云气若凝脂也。相传尧时洪水不没,亦名浮山。○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瀛山府南百二十里。崖壁峭拔,有四十八面之险,四时青翠,宛若蓬瀛。唐贞观中尝于山下置瀛山县。又南平山,在府南百五十里,一名青山。○逾越山,在府西七十里。其峰峻拔,高出众山,因名。又寨山,在府西九十里。上有古寨,兵乱时,昔人保聚于此。
明月峡府东四十里。《志》云:治东江浒有广阳坝,亦曰广阳洲,洲东七里水南有追石,俗名遮夫追,追石东二里即明月峡,峡前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如满月状。《华阳国志》:郡东有广德屿,有明月峡。《峡程记》:明月、仙山、广溪,所谓巴有三峡也。
铜锣峡府东二十里。悬崖临江,下有圆石如铜锣之状。明初平蜀,廖永忠引舟师至铜锣峡,明升出降处也。○温泉峡,在府西南百六十里。温泉自悬崖下涌出,四时腾沸如汤。又鱼鹿峡,在府西北百二十里,涪水自中流出,有石状如鱼鹿,因名。《志》云:府西三里又有洪崖洞,瀑布悬流。一名滴水岩。
○岷江在府城南。自泸州流入境,历壁山,江津县,而东北流,又东经长寿县及涪州、忠州境,而入夔州府界。远近群川,多流会焉,滩峡曲折,波流浩瀚,为郡境之巨防。详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涪江在府城西北。自潼川州东南流,经合州城南,而嘉陵水、渠水合焉,又东南流,径府城北,又东而入于岷江。杜佑曰:巴江在府城东北,阆水与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有三巴之称。盖即涪水合大江处矣。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攻合州。石主宣抚女官秦良玉进营城下,遣兵袭两江,烧其船以阻贼泛舟东下。二江,即涪、岷二江也。丹溪府东南二十八里。从群山中流出,水色如丹。又交龙溪,在府东北二百八十里。皆流合于岷江。○新井,在巴县治南。《志》云:郡依险置城,高亢无水。萧梁时,地忽自开成井,方六丈,深三十六丈。后涸。唐刺史皇甫于县南凿石六丈得泉,号为新井。○佛图关府西十里。《志》云:李严城江州,欲凿城后山,知汶江通水入巴江而未果。今佛图关左右顾巴、岷二江,是严欲凿处,斧迹犹存。其西南又有二郎关,皆府之要津也。万历中,奢崇明作乱,据重庆,自城西通远门城濠,至二郎关,连营十有七。官军力攻,夺其佛图、二郎两关,进逼重庆,克之。
铜锣关府东二十里。据铜锣峡之险。又石洞关,在涂山石洞峡口。相传先主所置。又城南隔江有南坪关。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分兵四出,进攻合州,石主宣抚女官秦良玉讨之,卷甲疾趋,潜渡重庆,营于南平关,扼贼归路。是也。
扶桑坝在府东。宋景炎三年,元将不花等攻重庆,守将张珏与战于扶桑坝。元兵从后合击,珏溃走,城遂陷。○大洪江镇,在府东百里,亦曰大洪江壁山镇,有巡司戍守。
朝天驿府治东三里。《志》云:府南六十里有鱼洞水驿。万历元年,改鱼洞为土闹坝。府南百二十里,有铜罐溪水驿。又府东九十里有木洞水驿,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驿。隆庆六年,移土沱驿于铁山公馆。○白市铺马驿,在府西七十里。又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
江津县府南百八十里。西南至壁山县八十里,南至綦江县五十里。汉江州县地。萧齐自郡内移治溪口,为今治。西魏改曰江阳县,置七门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渝州。十八年,改县曰江津。唐仍属渝州。宋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
○江阳城在县西,地名口。有七门滩,西魏因置七门郡。旧《志》:滩在县西七十里,有大石横江中凡七处,望之如门,郡因以名。宋干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即今治也。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镇,盖因以名。
○鼎山在县治南,有三峰鼎峙。《志》云:宋尝置鼎山县。今正史不载。又治北隔江一里有石佛山,与马鬃山相连,又县西北十五里有华盖山,皆高耸。
龙登山县东百里。上有虎跳岭,双峰并峙,顶有井泉,四围石壁崭岩,有二路可升。正德八年,盗起,义兵屯此,为一方保障。○珞黄山,在县东六十里,下有珞黄镇。《巴中记》谓之东穷峡。
○大江在县治北。自壁山县流入界,又东北入巴县境。旧《志》:江经县治西有石门,曰龙门峡,亦曰龙门滩,流入巴县界,接东阳镇。
溪县东南三十里。本名夜郎溪。源出遵义府,自南川县流经綦江县入县界,又西北注于大江,亦名南溪。唐《四夷县道记》:自江津路南,循溪水路往南平州。是也。又乐城溪,在县西三十里,流入大江,有乐城滩。
○合小坪在县南。正德中,贼方四等攻江津,官军击败之,追至此。又山坪在县西南。正德中,贼曹甫反,据江津,抚臣林俊攻败之,又败之于山坪、伏子岸诸处,尽歼其众。茅坝驿在县东。《唐志》:江津县有茅坝驿,蜀人谓平川为坝。唐干宁三年,荆南将许存为万州刺史,不容于大帅,成遣兵袭之,存走屯于茅坝,降于王建,即此。今废。○溪水驿,在县治西。又西六十里有石羊水驿。百二十里有石门水驿,万历九年,改石门曰白沙驿。百八十里有汉东水驿。又白渡水驿,在县南百二十里。嘉靖中,石门、白渡二驿废,余仍旧。壁山县府西南百八十里。西北至永川县七十里。本巴县地。唐至德二载,析巴县及江津、万寿县地置壁山县,属渝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复置。城不及四里,编户十二里。县今省。
○壁山县西南十五里。一名巴山,亦曰重壁山。四面高峻,中央平田,周围约二百余里。唐天宝中,诸州逃户多投此营种。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两面皆险绝,东南稍平,因名重壁。《郡志》:山亦名茅莱山。○缙云山,在县北二十里。茂林高峰,势若飞凤,一名凤凰山,有泉出焉,温凉各异。《志》云:县北三里又有龙梭山,拥蔽县后,南十里有龙山,倚障县南。
○大江在县治南。自泸州合江县流入界,又东入江津县境。○涪江,在县北六十里。自合州而南,绕流经此,东入巴县界。
来凤驿县东南五十里马驿也。东去府城百五十里。旧属巴县,成化以后,改今属。《志》云:县境有壁巡司。今革。
永川县府西南二百十里。南至泸州合江县二百里。本壁山县地。唐干元二年,分置永川县,属昌州。宋因之。元省入大足县。明初,复置,改今属。城北为石垒,南临溪树木栅,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铁山县东二十里。旧有铁山铺,今为铁山镇,以山石如铁色而名。隆庆六年,移巴县土沱水驿于此。其相近者,有同心山,以与石笋、二郎两山相连也。○龙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一名英山,上有龙湫。
○侯溪在县北。《志》云:县北枕侯溪,波流阔远,县因以名。○松子溉,在县南百里。源出龙洞山,别流东注,下入大江。
○东皋驿县东十里。
荣昌县府西南三百十里。西北至成都府内江县百二十里,西南至叙州府隆昌县百十里。本内江县地,唐干元二年,析置昌元县,并置昌州治此。大历六年,州废,县属资州。十年,复置昌州治此。光启初,州徙治大足县属焉。宋仍属昌州。元改为昌宁县,寻废。明初复置,改曰荣昌。城周不及六里,编户二十一里。
○昌元城在县西南。县旧治此,宋咸平四年,移治罗市,即今治也。
○宝盖山县南一里。为邑中之胜。《志》云:县西三十里有磁窑山,一名老雅山。又县东十五里有葛仙山,县南三十里有马面山,县北百里有铜鼓山,皆高耸。
○雒江在县西北,亦谓之中江。自内江县流入境,又东南流入叙州府富顺县界。今治北二里有观音滩,稍东为小滩。小滩下四里为马滩,水流湍急,势如奔马,皆雒江所经也。
○峰高驿在治东马驿也。又县西百十里旧有隆桥马驿。今为叙州府隆昌县。
大足县府西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合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县百七十五里。本合州巴川县地。唐干元二年,置大足县,属昌州。光启初,移昌州治此。宋因之。元废州,并废县入合州。明初复置。今城周不及五里,编户三十七里。县今省。
○静南废县在县东南。唐干元中置,属昌州。五代初,废入大足县。
○石龙冈山县西十里。其山回环耸秀,冈脊折纹,若龙鳞然。又县西三里有三华山,三峰屹立,因名。《志》云:县东三里有北山,唐时州城置于山上。又有白塔山在县北三里。
回万山县东三十里。山势高耸,诸山回顾。又东三十里有双山,以两峰并峙也。其相近者曰牛口山,亦高耸。○玉口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有老君洞,宏敞可容百余人。
○赤水溪县东六十里。源出安岳县界,流入县境,又东入于涪江。《图经》:县东临赤水,西枕营山,北倚长岩,最为险固。营山即石龙冈山矣。又宝珠溪在县南四十里。《志》云:唐贞观中,渔人郭福得大珠于此,因名。
○米粮关县东二十五里。又县北三十里有化龙关。○永昌寨,在县西北。唐干宁二年,昌州守韦君靖所建。静南令胡密作碑以纪其事,略云:景福元年,韦公卜筑,当镇之西北,维沿冈建寨,上摩掩霭,下抗平原,矗似长云,如断岸,崖重迭,磴道崎岖,一夫荷戈,万人失据,峥嵘一十二峰,周回二十八里云。
安居县府西北二百里。东南至合州铜梁县七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县九十里。汉资中县地。后周置柔刚县,并置安居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县。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仍属普州。大历二年,改隶遂州,寻复故。宋仍属普州。元废入铜梁县。明成化十七年,析铜梁、遂宁二县地复置。今县城周不及四里,编户十三里。县今省。○崇龛废县在县西。刘句曰:后周置隆龛城。隋为隆龛县,寻废。唐武德三年,复置龙龛县,属普州,旧治整濑川。久视元年,移治波罗川。先天元年,改曰崇龛县,仍属普州。宋干德五年废。《唐志》:县西三里有龙龛山,后周因以名城。
○凤凰山在县东。《志》云:县理在波罗川东里许,又东去为凤凰山,山顶巨石平正,曰凤凰台。其西南对峙者,曰龙归山。山形盘旋如龙,亦一方之胜也。正南曰龙门山,有两峰壁立如门。○柔刚山,刘句曰:在县东二十步,旧县治此。天授二年,移理张栅。《郡志》:今县治东有飞凤山,当即桑刚山,又讹为凤凰山也。
○安居溪在县东。亦名琼江。平滩一带,流入涪江。相传曾有琼花浮水面而出。又兜溪,在县西北三里,以水流回曲而名,下流合于安居溪。或谓之波罗川,恐误。
綦江县府南二百里。北至江津县五十里。本曰綦市,宋属南平军。元置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据蜀,始置县。明初因之。县旧为土城,周不及三里,今圮。编户四里。
○石笋山县西二十里。又县北二十里有牛冈山,皆以形似名。○龙登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势如龙,一名石磴山。又朽石、垭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山多碎石,有虚崖峭壁之胜。○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万历中,杨应龙作乱,分兵犯南川、江津、綦江诸县,官军与战于东溪,贼少却。是也。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溪。《志》云:县东有珍珠滩,又有码脑滩,北三十里又有砂溪滩,西北三十里又有白渡滩,皆綦江所经矣。近《志》:珍珠、白渡二滩,皆在县西二十里。似误。
三溪在县南,流合綦江,有三溪渡。杨应龙作乱时,以此为播界,应龙陷綦江,退屯三溪,即此。
○三舍溪关在县治南。又南为綦市关,皆有事时戍守处也。○东溪马驿,在县南六十里,有东溪巡司。嘉靖中,移赶水镇。县西南百二十里又有安稳马驿,旧有寨亦曰安稳寨。杨应龙作乱,綦江募兵扼安稳以拒之。既而应龙来犯,分兵屯赶水镇、猫儿冈诸隘,县寻为所陷。
南川县府东南三百十里。南至遵义府真安州百五十里。本汉江州县及涪陵县地。唐武德二年,开南蛮置南州,治隆阳县。三年,改为州。明年,复为南州。先天初,改县曰南川。天宝初,又改州为南川郡。干元初,复故。宋皇五年,州废,仍曰南川县,属恭州。熙宁七年,改隶南平军。八年,废入隆化县。元丰中复置。元至元二十三年,废南平军入南川县,属重庆路。明因之。旧有土城,今圮。树木为栅,编户四里。
○南州城今县治。唐置州治隆阳县,后改曰南川。宋州省而县如故。熙宁八年,熊本击渝州南川叛獠,进营铜佛坝,破其党南川酋木斗,举溱州地五百里来归,为四寨,九堡,建铜佛坝为南平军。《志》云:即板七蛮故地也。山高谷深,熊本因建为军治,在南川南七十里,因割南川县属焉。元废。《一统志》:綦江县南九十里,即废南平军。似误。
隆化废县县东南百三十里。本汉涪陵县地。唐贞观十一年,置隆化县,属涪州。先天初,更名宾化县。宋初复为隆化县,仍属涪州。熙宁八年,改隶南平军。元省入南川县。三溪废县在县东。唐贞观五年置县,属南州。祝穆曰:县有溪、东溪、葛溪,合流于县之西北,唐因置三溪县,其所理名为石城,甚险峻。宋废。○丹溪废县,《志》云:在县东南三十里。唐武德二年置,属南州。《寰宇记》:南平西四里有赤水,亦曰丹水,唐置丹溪县以此,其水流合于溪。刘句曰:唐初,置南州,领隆阳、扶化、隆巫、丹溪、灵水、南川六县。贞观十一年,省扶化、龙巫、灵水三县,寻又并丹溪、南川二县人隆阳。又当山废县,亦在县东南。唐贞观五年置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属南州。八年,皆省。
○九盘山县东十二里。峰峦高远,九折而上。县东六十里又有九递山,亦高峻,其绝壁色白如银。上有水,潴而为池。又最高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形势耸拔,千仞干霄,俯视众山,皆如培。○熊井山,在县南三里。上有井水,清而味咸。又来游山,在县西七里。山临道旁,行者多憩息于此。
狼山在县西。一名
《禹贡》荆、梁二州之域。春秋为庸国地,后属巴国。战国时属楚。秦属巴郡。汉因之。后汉末,置固陵郡,又改为巴东郡。三国汉因之《晋志》:献帝初平元年,刘璋分巴郡立永宁郡。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郡。二十一年,先主分巴东立固陵郡。章武元年,又改固陵为巴东郡,前巴东郡为巴郡。晋仍曰巴东郡。刘宋泰始五年,置三巴校尉,领巴东等郡。萧齐兼置巴州,寻省。梁置信州皆治白帝城。后周因之。刘句曰:巴东,周改永安郡。隋废郡,仍曰信州《隋志》:后周置信州总管府。大业初,始废。大业初,复曰巴东郡。唐武德初,仍曰信州。二年,改为夔州高祖母,独孤信女也。讳信,改为夔州,寻置总管府,又改为都督府。天宝初,曰云安郡。干元初复故刘禹锡曰:至德初,云安郡统峡中五郡军事。干元以后,始降为江陵支郡。五代时,亦曰夔州王建初置镇江军治此,兼领忠、万二州。既而移治忠州。梁干化四年,仍治夔州。后唐天成三年,升为宁江军节度。孟蜀因之,仍治夔州。宋因之夔州路治此,亦曰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南渡后,并置都督府于此。元曰夔州路。明洪武四年,仍曰夔州九年,州改隶重庆卫。十四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十二。今仍旧。
府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史记》:楚肃王四年周安王二十五年,为关以拒蜀。《班志》鱼复县有江关,后《志》鱼复有关。盖即以江关为关也。《华阳国志》:巴楚相攻伐,故置江关、阳关阳关,见重庆府涪州。关,见湖广长阳县。公孙述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见汉中府宁羌州,北守南郑,任满下江州今重庆府巴县,东据捍关。田戎出江关,拔巫及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见湖广重险。建武十一年,岑彭大破田戎于荆门,率诸军长驱入江关。江关,蜀之东门也。入江关,则已过三峡之险,夺全蜀之口矣。公孙述之败亡,始于失江关也。建安十九年,先主攻雒未下雒,今汉州,诸葛武侯与张飞、赵云自荆州将兵溯流,克巴东,至江州。章武三年,先主败于夷陵,退屯白帝。其后吴将全琮来袭,不能克。终蜀汉之世,恒以白帝为重镇。张氏曰:武侯治蜀,东屯白帝以备吴,南屯夜郎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是也。魏景曜六年取蜀,遂使王守巴郡,谋以袭吴。晋咸宁五年,帅楼船之师,东下白帝,于是丹阳、西陵所在崩溃。永和三年,桓温西讨李势。义熙九年,刘裕使朱龄石平谯纵,皆由白帝而上。刘宋泰始二年,以三峡蛮獠岁为抄暴,因立三巴校尉府于白帝,兼领荆州之巴东、建平,益州之巴西、梓潼郡以镇之。历齐、梁之季,荆、益相持,辄以巴东为襟要。隋开皇八年伐陈,分遣杨素出永安,下三峡。陈人上流之师,悉为所败。唐武德四年,李孝恭、李靖军出夔州,而萧铣丧亡。五季初,王建扼夔门,与荆南相距。其后孟蜀继之,亦以夔为东面之防。宋干德二年伐蜀,分遣刘光义等由归州进克夔州,尽平峡中地。迨蒙古入蜀,往往欲从夔州逸出,东瞰荆、湖。明初,伪夏据蜀,亦固守瞿塘、汤和,廖永忠百计攻之乃下。盖夔州凭高据深,实水陆之津要。丁谓曰:夔城,所以坚完两川,间隔三楚。王氏应麟曰:夔州者,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也。
奉节县附郭。秦置鱼复县,属巴郡。汉因之,江关都尉治焉。后汉亦曰鱼复县。章武元年,先主改固陵郡为巴东郡,治鱼复。是也。二年,又改县曰永安。晋太康初,复曰鱼复。宋齐因之。皆为巴东郡治。梁并置信州治此。西魏改县曰人复。隋因之,亦为信州治。唐初亦曰人复县,夔州治焉。贞观二十三年,改曰奉节县。宋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县入州。十四年,复置。编户四里。
○鱼复城《志》云:旧治在赤甲山上。春秋时,庸国之鱼邑也。《左传》文十六年,楚侵庸,七遇皆北,惟礻卑、鱼人实逐之。礻卑、二邑,与鱼近也。《水经注》:江水东经鱼复县故城南,城故鱼国。秦置鱼复县,汉因之,公孙述移于城之东南白帝山上。在今县城东五里。《元和志》:白帝山,州城所据,与赤甲山接。初,公孙述据蜀,殿前井有白龙出,自称白帝,因更鱼复城为白帝城。先主征吴,败还,至白帝,改为永安。今卧龙山下有永安故宫。白帝城周回七里,西南二里,因江为池,东临溪,即以为隍,唯北一面山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上。吴朱绩密书结蜀,使为兼并之虑,蜀遣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是也。晋元兴三年,益州刺史毛璩以桓玄篡逆,帅众屯白帝以讨之。义熙初,谯纵据蜀,置巴州于白帝。二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击谯明子于白帝,破之。宋泰始二年,益州刺史萧惠开遣将费欣寿东下,应晋安王子勋于寻阳。至巴东,巴东人任叔儿据白帝,击欣寿,斩之。五年,分荆、益二州置三巴校尉,治白帝。梁大宝初,益州刺史武陵王纪使世子圆照将兵援台城,受湘东王节度,军至巴水,绎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承圣二年,纪将兵出峡,败死。明年,西魏将李迁哲南略地,时蛮酋向五子王据白帝,迁哲击走之。宇文泰因以迁哲镇白帝。《北史》:周天和元年,陆腾平信州诸蛮,州旧治白帝,腾更于刘备故宫城南八阵滩,北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唐时仍治白帝城。自宋以后,益徙而西。董钺曰:州旧治瞿峡口,景德中,始徙今治。距峡口才八里。熙宁十年,始城其地。陆游《入蜀记》:夔州在山麓沙上,所谓鱼复永安宫也。宫今为学基,州治在宫西北。景德中,转运使丁谓、薛颜所徙,比白帝颇平旷,然失关险,无复雄桀矣。《城邑考》:郡城,宋熙宁中筑。元初毁。明初,树栅为城。成化十年,始筑城浚池。正德初,又复营缮。有门五,城周八里有奇。
水逻城在府东境。后周天和元年,信州蛮冉令贤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于江南,据险要置十城,自帅精锐固守水逻。水逻城在江北。周将陆腾进讨,议先取江南,剪其毛羽,然后进攻水逻。乃遣别将王亮率众渡江,拔其八城,因分道攻水逻,路经石壁城。其城险峻,四面壁立,惟有一小路,缘梯而上,蛮蛋以为峭绝,非兵众所行,腾被甲先登,遂克之。水逻侧有石胜城,亦是险要。令贤使其兄龙真据之,腾诱之来降,袭取其城,引兵向水逻,蛮众大溃,斩获无算。别将司马裔又下其二十余城,尽俘党类,因为京观于水逻城侧。
石墨城在府东北境。冉令贤党向五子王据此,其子宝胜据双城。陆腾既平水逻,招之不从。因遣王亮屯牢坪,以图石墨。司马裔引兵图双城。腾虑双城孤峭,攻未可拔,贼若委城遁散,又难追讨,乃令诸军周回立栅,遏其走路。贼大骇,遂纵兵击之,悉平其党。胡氏曰:今归州巴东县北临江有铁枪头,长数丈,经数百年不损,目曰向王枪。疑即诸向所据处。又双城,亦见湖广巴东县。
○白帝山府东十三里。峡中视之,孤特峭险,比缘马岭,接赤甲山。其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十丈。故巴东郡治此,即白帝城也,四面峭绝,惟马岭差逶迤可上。晋益州刺史鲍陋镇此,为谯道福所围,城中无泉,乃南开水门,凿石为函道,设机取之。水门之西即滟堆也。○赤甲山,在府东北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胛。本名赤岬山。《淮南子》注:岬,山胁也。或曰:以汉时尝取巴人为赤甲军,故名。上有石城,《类要》云:即鱼复县故址也。一云公孙述所筑。
白盐山府东十七里。崖壁高峻,色若白盐。《水经注》: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是也。明初伐蜀,汤和分军出赤甲、白盐两山间,遂克夔州。又胜己山,在府东九里。峰峦迭秀,巍然独出众山之上,因名。宋干道中,郡守王十朋锡以今名。又府东十余里有羊角山,下临大江。○卧龙山,在府治东北五里,以有武侯祠而名。郡人以为游赏之胜,上有义泉,相传武侯所凿。《志》云:府北十五里有长松岭,上多古松,因名。
麦子山府北二百余里。山延袤四百余里,东抵湖广之房竹,北接陕西之平利,西南则与奉云、开万等县相连,内有红线崖、筛罗崖等处,原存古寨,可容数十万人,上有壤田,可资饷给。正德嘉靖间,群贼皆啸聚于此,副使张俭曾议设堡编夫,以严把守,寻复废弛。
瞿唐峡府东三里。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滟堆正当其口,为楚蜀之门户。又有南乡峡,在府西十五里。余详见重险瞿唐关。
○大江在府城南。自重庆府忠州流入万县界,又东经云阳县南,过府境,又东入巫山县界。自瞿唐而下谓之峡江,夏秋水泛,两崖扼东,数百里间,滩如竹节,波涛汹涌,舟楫惊骇。李埴曰:江出山,行二千余里,合蜀众流,毕出瞿唐之口。山疏而桀,水激而奔汛,天下瑰玮绝特之观,至是殚矣。又《峡程记》:蜀中二百八十江,会于峡间,次于荆门,都四百五十滩,称为至险。其在夔州府城西者,曰虎须滩。杜甫所云,瞿唐漫天虎须怒。府东三里又有龙脊滩,江中有石长百丈,状若龙脊,夏没冬见。余见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大水在府城东。自达州万顷池发源,经此流入大江。又东水,在府东十里。《舆地纪胜》:公孙述于东水滨垦稻田,因号东屯。东屯稻田,水畦延袤,可得百许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冈,树林葱,气象深秀,去白帝故城五里而近,稻米为蜀第一。郡给诸官俸廪,以高下为差。《夔门志》:东屯诸处,宜瓜畴芋区,西亦然。《入蜀记》:山间之流通江者,土人皆谓之曰。
汤溪府西百里。《水经注》:江水自朐贴县东径下瞿滩,左则汤溪水注之,谓之汤口。后周陆腾讨冉令贤军于汤口,遣军渡江,拔令贤江南八城。是也。○龙洞溪,在府西九十里,下通大江。《志》云:溪上产灵寿木。又府东南六里旧有鱼复陂,县以此名。
青苗陂在瞿唐东。蓄水溉田,民赖其利。又有天池,浸可千顷。《志》云:在奉节、巫山两县间。○盐泉,在府南。《荆州图副》: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百步,南北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尝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云。○永安宫在卧龙山下。一云今府学宫是其地。先主征吴败还,至白帝,改鱼复为永安而居之,后人因名其处曰永安宫。王十朋曰:永安宫,今为郡仓,据爽垲,状如屏。宫之北有水曰清,泻出两山间,东入于江,又东过滟入于峡。峡口有山,束立群峰外,白盐也。
江关《括地志》:在鱼复县南二十里。巴楚相攻时置。章怀太子贤曰,旧关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故城基,即今瞿唐关之南岸矣。《后汉·岑彭传》:公孙述遣将乘枋下江关,即此也。亦谓之关。《后汉志》:鱼复县有捍关。《舆地广记》:赤甲城有古关。盖关即江关之通称矣。李埴曰:蜀之为境,北以剑门为根,东以鱼复为首,此二物者,蜀之噤喉扃也。战国时,楚建关于此。汉置江关都尉。后汉省尉而关如故。《名胜志》:江关,今谓之下关城。王氏曰:古之江关,即今之瞿唐关,又谓之铁琐关,大都以守峡口之险。今俱详见重险瞿唐关。百牢关府东十里。王氏曰:关盖古名,后人所增置,魏辛毗诗:夔州百牢门,兵马不可越。唐杜甫诗:巴中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则百牢以喻夔险耳,非实有是关也,况辛毗时未有夔州之名乎。又石门关,在府东北六十里。《志》云:旧名鬼门关。盖亦传讹也。○凤凰关,在府西五里,又府西二十里有阁溪关,三十里有铁山关,府东北二里又有吕公关,东十里有石龙关,俱唐宋以后增置。
三钩镇《寰宇记》:在城东三里。旧时铁锁断江浮梁御敌处也。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或云,镇在瞿唐峡口,即所谓铁锁关也。○西津口,在府西,或曰大江渡口也。宋淳化四年,蜀中贼李顺余党寇夔州,白继败之于西津口。即此。今府西南有水磨渡,府东十里有东渡,六十里有小江渡。永宁驿府西三里水驿也。又西六十里曰安平水驿,一百二十里曰南沱水驿,接云阳县界,又府东南八十里有龙塘水驿,二百七十里有马口水驿,俱为往来津要。
八阵碛在府城南。《元和志》:在奉节县西七里。《寰宇记》:在县西南七里。《夔州图副》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水经》:江水东经诸葛亮图垒南。《荆州记》:鱼复县西,聚细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垒西聚石为八行,行八聚,聚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八阵及垒,皆图兵势行藏之权也。薛氏曰:图之可见者三,一在沔阳之高平旧垒,一在新都之八阵乡,一在鱼复永安宫南江滩水上。蔡氏谓广都亦有之,则八阵凡四。然广都土垒,已残破不可考。世传风后《握机文》,则《鱼复图》之注;马隆《八阵赞》,又《握机文》之注。又汉时都肄已有孙吴六十四阵。窦宪常勒八阵击匈奴。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陈持白虎幡,以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后魏柔然犯塞,刁雍上表,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李靖对太宗言,六花阵法,本于八阵。是则武侯之前,既有八阵,后亦未尝亡也。严从曰:武侯所习,风后《五图》。桓温云是常山蛇势,徒妄言耳。常山蛇者,孙子所谓率然盖高直陈也。杜牧曰:数起于五而终于八。武侯以石纵横八行,布为方阵,奇正之法,皆生于此。又八阵图后有二十四聚,作两层,每层十二聚。洪氏曰:八阵魁六十有四,重易之卦也;却月魁二十有四,作易之画也。画起于圆而神,故却月之形圆;卦定于方以知,故八卦之体方。方居前而画居后,卦自画始,方自圆生也。壁门直袤曲折翼其旁,阴阳二物也。握奇则虚,一之象也。
巫山县府东百三十里。东至湖广巴东县百六十里。楚之巫郡也。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取巫郡,寻改置巫县,属南郡。汉因之。后汉建安中,先主改属宜都郡。二十四年,孙权分宜都、巫、秭归为固陵郡。章武元年,先主遣吴班、冯习等破权将李异等于巫,进兵秭归,寻败还。孙休改置建平郡,治信陵。魏灭蜀,亦置建平都尉治巫。晋咸宁元年,改都尉为郡,仍治巫。宋、齐亦曰建平郡。隋废郡,改县曰巫山,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宋因之。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
○巫城在县东北。《水经注》:城缘山为墉,周十二里一百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傍深谷,南临大江。是也。隋移县于今治。○南陵城,在县南大江南岸,北对阳台山。晋南渡后,置县,属建平郡。刘宋初,废。今县南大江渡口犹曰南陵渡。又江阴城,在县西六十里。《志》云:后周天和初,置县。建德中,废。
○巫山县东三十里。亦曰巫峡。有十二峰,蜀人谓之东峡,以在蜀境东也。晋咸和中,凉张骏欲通使建康,假道于成李雄,雄欲使盗覆其使者张淳于东峡,不果。余详见名山巫山。
阳台山在县治北,高百丈。《志》云:上有云阳台遗址。又县东北四里有女观山。《志》云:女观山西畔小山顶有楚故离宫遗址,俗名细腰宫,三面皆荒山,惟南望江山最为奇丽。又驱熊山,在县东二里,下有石滩,四季湍急如熊声。
寒山县东五十里。垂崖千层,绝壑万丈,其势高寒。《荆州记》:寒山九阪最为险峻。陆游云:县隔江有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也。旧南陵县以此名。
千丈山县东北百里。山极秀异,高于众山。又飞鸟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山高插云,鸟飞不能越,因名。又有乌飞岩,在县西南四十里,与燕子坡相对。《水经注》:乌飞水自沙渠县南,北径巫县,注于江,谓之乌飞口。沙渠今湖广施州卫。○琵琶峡,在县治西,夹江两岸相对,亦曰琵琶峰。○大江在县南。自奉节县流入界,又东入湖广巴东县界。江行峡中,最为险厄。县东旧有新崩滩。《水经注》: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颓崖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东下十余里,即大巫山。范成大云:神女庙东二十里至东奔滩,高浪大涡,巨め掀舞,不当一叶也。东奔,即新崩之讹矣。
大宁河在县治东。其上流即大宁县之马连溪也,经大昌县流入境。下流入大江。《水经注》谓之巫溪。又县东南百五十里有万流溪,自湖广施州卫界流经此,合于大江。○清溪,在县东十里。陆游曰:县有清水洞,极深幽,即此溪矣。又城北有茹溪,俗谓之小溪。
○跳石镇在县西北。唐雷万春为县之跳石人,亦曰跳石乡。○三会寨,在县东。宋干德三年,刘光义等伐蜀,收复三会、巫山等寨,拔夔州,即此。高唐驿在县治西水驿也。《舆程记》:江行自高唐驿而东,九十里至万流驿,入湖广归州境,又七十里,即巴东县矣。○巴中驿,在县东八十里。《志》云:巫山陆路至巴东百八十里,鸟道崎岖,行者苦之。万历三年,改小桥公馆,建巴中驿,巴、巫二郡之民始免疲困。
大昌县府东北二百里。东北至湖广竹山县二百七十里。汉巫县地。晋置泰昌县,属建平郡。宋、齐因之。后周以宇文泰讳,改曰大昌,置永昌郡,寻废。隋县属信州。唐属夔州。宋端拱初,改属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并入大宁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今县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二里。县今省。
○北井废县县东南二十五里。晋泰始初置,属巴东郡。五年,改属建平郡。宋齐因之。后周天和中,省入大昌县。又大昌废城,在县西。《北宋志》:县旧在大宁监南六十里,嘉定八年,移治水口,即今县也。
○金头山县东北四十里。山势高耸,冬月积雪不消。又县西南三里有聚奎山,亦高峻。○九水坪,在县东百二十里。《志》云:其下水流环汇,因名。
○大宁河在县南。自大宁县流入境,亦谓之昌溪。又东南流入巫山县界。
千顷池县西三十六里。波澜浩渺,分为三道,一道东流,经县西,为井源;一道西流,为云阳县汤溪;一道南流,为奉节县西水。又县南二十里有石柱潭,从岩岫间涌出,相传为龙湫。
○当阳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大宁县府东北三百二十里。北至湖广竹县三百五十里。本太昌县地。宋开宝六年,以县之盐井地置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大宁州。明洪武九年,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县今省。
○大宁城县北八里。宋盐监初置于此。丁谓《夔州移城记》:干德中,伐蜀,师分剑、巫而入。时滟堆高,楼船难进,步骑自襄州西山裹粮兼行,林麓无际,涧壑相接,不知道路之所从,得蜀民诣王师献书,由大宁路直趣夔州。平蜀之师,实取道于此。后移监于今治。○永昌城,在县东南。《志》云:后周所置永昌郡盖治此。又永安城,在县治西。或曰,东晋置永宁县,属建平郡。刘宋初,废。即此城也。后讹为永安。
○凤山县治东。一名东山。木石苍翠,景物幽绝。又石钟山,在县东北十五里,与二仙山相望。上有大石如钟,因名。《志》云:二仙山在县东北十七里盐泉侧,山高百余丈,上下皆峭壁,有二仙洞,一名王子洞,深不可测,洞前有池,虽旱不竭。○石柱山,在县北二十里,一峰削成,与县东剪刀峰、道士峰相连,皆为奇胜。《志》云:县治东有道士峰,与东桂峰相近。又东南五里曰朝阳峰,北八里曰剪刀峰,以两峰对峙,形如剪刀也。
宝源山县北二十五里。气象盘蔚,大宁诸山,此独雄峻。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盐泉也。○绣墩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形如墩,顶平旁峻,惟一径可通,昔人尝避兵其上。○马连溪县西五里。源自达州万顷池流经县治西,历大昌县,入巫山县界,注岷江,即大宁河之上源也。溪中有大悲口。《志》云:大悲口在县治西,溪心两巨石对峙,上广下狭,旁有乞灵祠。谚云:船过大悲口,盐始为吾有。亦名南渊。
○袁溪镇县东北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北二十里有大宁盐课司,掌盐税。○四十八渡,在县东二百三十里。水流曲折,为行旅之阻,道出湖广房山县。
云阳县府西百七十里。西南至万县二百五十七里。汉朐忍县地,属巴郡。晋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改为云安县。隋属信州。唐属夔州。宋开宝六年,置云安军治焉。宋末,军废。元至元十五年,复隶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以云安县省入。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城周八里有奇,编户九里。
○朐忍城县西四十里。汉县。后汉兴平元年,刘璋遣赵韪击刘表,屯朐忍是也。晋改曰朐忍县,属巴东郡。阚る曰:朐,音蠢;忍,音闰;朐忍,丘蚓也。土地下湿,多朐忍虫也。颜师古曰:朐,音劬。章怀太子贤曰:云安西万户故城,即汉之朐忍县。后周改置云安县,朐忍并入焉。《志》云:旧城,宋为万户驿,今名万户坝。云安监城县西北三十里。刘句曰:云安多有盐利,自汉以来,皆置官司之。唐末置云安监。五代唐长兴初,时云安、大昌、南浦皆有盐官,属东川。孟知祥请割云安十三监隶西川,以盐直赡宁江军屯兵。时西川分兵屯夔州,以拒荆南也。明年,知祥将李仁罕陷万州及云安监。宋亦置监于此,属云安军。熙宁四年,以云安监户口析置安义县。八年,户还隶云安县,复为监。元并入云安军。明置云安盐课司,即故监城矣。
○飞凤山在县南大江南岸,与县对峙。以形似名。又石城山,在县治北二里。○汉成山,在县北十五里。《志》以为仙真栖止之宅。
马岭山县北二十九里,与三牛山相对。汉初扶嘉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今三牛山去马岭十里,皆近盐井。又马鞍山,在县北三十里,亦与三牛山相连。○上下岩,在县西百里,其下岩亦名燕子岩。
○大江县治南。自万县流入界,江中有碛,矫如游龙,亦谓之龙脊。又东入奉节县界。《志》云:大江经万户驿,旁有横石滩,上有横梁候馆。又有宝子塔,在治东大江中。古人凿石为塔,以为行舟之则。谚云,水浸宝塔脚,下舟休要错,即此。○小江,在县西六十里。源出新宁县界,流经开县,合清江入县境,又西南注于大江。亦谓之开江。对大江而言,谓之小江。
汤溪在县东,接奉节县界。常璩曰: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县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因名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王隐《晋书·地道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盖蜀火井之伦,水火相得乃佳矣。汤溪下与檀溪水合,上承巴渠水,巴渠南历檀井溪,檀井入汤水,汤水又南入于江,所谓汤口也。○东,在县东北,流入云安场,下流入江。以水在县东而名,非奉节之东也。
天师泉县治西二里。每五月江水涨浊,一水自岩窦间溢出,甘洁清冽,一邑用之不竭,尽九月而止。又瀑布泉,在县南飞凤山之麓,下流入江。
○五溪镇在县西北。有巡司。旧《志》云:县北三十里有铁檠巡司,西北三十里则云安盐课司也。○巴阳水驿,在县西二十里。又有五峰水驿在县南。《舆程记》:自巴阳驿至五峰驿,水道凡九十里。五峰驿西有橘官堂故址。《汉志》朐忍有橘官。《元和志》云安县有橘官。此即其治所也。又百里而接于夔州之南沱驿。
万县府西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忠州二百六十里,北至开县二百三十二里。汉朐忍县地。三国汉建兴八年,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沈约曰,时益州牧阎宇表改羊渠立县,是南浦本名羊渠,蜀前此所置县也。晋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置安乡郡治焉,寻改县曰安乡,郡曰万川。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南浦,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初,仍属信州。二年,置南浦州。八年,州废,以南浦县属夔州。是年,复立浦州。贞观八年,改为万州。天宝元年,曰南浦郡。干元初,复故。宋因之,亦曰南浦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县省入州。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今城周五里,编户四里。
○南浦城今县治。三国汉置县于此。刘句曰:后魏分朐贴县置鱼泉县。后周改为万川。今本志不载也。唐宋皆为州郡治。元省。今县城成化末筑,正德初增修。
武宁废县县西百二十里。汉巴郡临江县地。晋、宋以后因之。后周析置源阳县,并置南州及南都郡治焉,寻改郡曰怀德,县曰武宁。隋开皇初,州郡俱废,县属临州。唐属万州。刘句曰:县治即巴子故城也。宋仍属万州。元因之。明初省。今武宁巡司置于此。○都历山在县治北。一峰突出众山之上,氵礻卑为平阜,气象融结,为县之主山。又南山在县治南,下瞰大江。《图经》云:面揖南山,背负都历是也。○天城山,在县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一名天生城。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常璩所云小石城也。《纪胜》云:天城山三面峻壁,惟山后长延一脊,容径尺许,累石为门,俗亦谓之天子城,以昭烈名也。又县西三里有西山,上有太白岩,以李白名,岩下有池,为登临之胜。
羊飞山县西南五十里。《蜀鉴》云:三国时有羊渠县。盖置于山下。又人存山,在县西四十里,一名万户山。又县西十里有鱼存山,下广上锐,崖面有石,形如双鱼。又县北八里有狮子山。《志》云:山形如狻猊,四面险绝,惟鼻尖可登。○木枥山,在县西百里。相传洪水时,惟此山木枥不动,因名。又西百二十里有黄芦山,与忠州接界。
岑公岩在县南大江南岸。盘结如华。盖左为方池,有泉涌出岩际,盛夏注水如帘,隋末有岑道愿者隐此,因名。又县治西有古练岩,东二里有下岩,皆幽胜。○黄金岛,在县南三里,近江南岸,屹立江心,高数丈,土人淘金于此。
○大江县治南。自忠州东北流入界,经县治南,又东北入云阳县界。县西六十里有湖滩,水势险急,春夏泛溢,江面如湖。宋嘉熙中,蒙古渡湖滩,施、夔震动,即此。又有峨眉、盘龙诸碛,皆在县西江中。
溪县西五里。自梁山县流入界,春夏涨潦,则并舟为筏,济往来者。溪之上流有天生桥,巨石成桥,长与溪等,平阔如履平地,溪流出其下,下流注于大江。○彭溪,在县东八十里。《水经注》:彭溪经朐贴县西六十里,南入于江,谓之彭溪口。即今开江之下流也。旧设小彭驿于此。
北集渠在县东。《水经注》:源出高梁山,径新浦县西,又南百里入朐贴县,南入于江,谓之北集渠口,别名班口,又曰分水口。又有南集渠,出涪陵界,谓之于阳溪。至县南,北流注江,曰南集渠口,亦曰于阳溪口。
○西柳关在县西。北宋宝元年,蒙古渡汉江,寇万州,入西柳关,荆湖将高达拒却之。关今废。集贤驿在县东五里,水驿也。又周溪水驿,在县东五十里。涂水驿,在县西北百里。《舆程记》:自忠州水程东行,九十里至漕溪驿,又六十里至途驿,又六十里至集贤驿,又六十里即周溪驿也。旧《志》以漕溪为巴郡、巴东之界。今属忠州。○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志》云:弘治末建。又递运所,在县东二十里。县治东又有盐厂,商贾辏集处也。
开县府西北四百七十里。西北至达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梁山县百五十三里。汉朐贴县地。后汉建安末,析置汉丰县。三国汉,属巴东郡。晋废,后复置,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梁仍曰汉丰县。西魏改曰永宁。隋开皇末,又改县曰盛山。大业初,属巴东郡。义宁二年,析置万州于此。唐武德初,改为开州。天宝初,曰盛山郡。干元初,又为开州。广德元年,又改县曰开江县。宋仍为开州治,亦曰盛山郡。元省县入州。前朝洪武六年,改州为县。今城周二里,编户七里。
○开江城今县治。《地志》:后汉末,刘璋所置汉丰县也。《通典》曰:先主所置。隋曰盛山,唐曰开江,自唐以后皆为州郡治。元省开江县,明又改州为县。今县城,成化二十二年修筑,周三里。
清水废县县东六十五里。汉朐忍县地。刘宋置巴渠县,并置巴渠郡治焉。齐、梁因之。后周改县曰万世县,亦曰万世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开州。大业初,改属通川郡。唐初仍属开州。贞观二十三年,改曰万岁县。宝历初,省,寻复置。宋初改县曰清水,仍属开州。元省。○新浦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本汉丰县地。刘宋析置新浦县,属巴东郡。齐梁因之。后周置周安郡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开州。大业中,属巴东郡。唐属开州。宋庆历四年,并入开江县。
西流废县县西北百五十里。《隋志》:后魏置汉兴县。西魏改曰西流,兼置开州及万安、江会二郡。后周省江会郡。隋开皇初,并废万安郡,而开州如故。大业初,州废,县属通川郡。唐武德初,改属开州。贞观初,省入盛山县。
○盛山县北三里。突兀高耸,为县主山,隋以此名县。又县治东有神仙山,东北五里有熊耳山,皆秀耸。《志》云:县南隔江有瑞贤山,群峰秀矗,俗呼州面山。○九陇山,在县西二十里。九峰连峙,势相起伏。其相近又有九折山,山形九折,俗名观音山。《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射洪山,上有旧城址。石门山县北百里。山有石穴,名盘头洞。洞有水,出嘉鱼。又鲤城山在县西百余里。四面悬绝,东面有城,城间有浦,多生鲤,因名。又有常渠水,流经山下。○崖飞山,《志》云: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崖势高悬,如飞鸟然。
○开江县南一里。《志》云:源出新宁县之雾山坎,流入县界,合于清江,又东南入云阳县境,即《水经注》所谓彭溪也。○清江,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达州万顷池,流入县界,经县治东合于开江,谓之迭江。《水经注》:清水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谓之清水口。是也。
垫江县南四十里。源出梁山县之高梁山,春夏泛涨,人多垫溺,流经渠口浦,入于开江,亦谓之浊水。○三潮溪,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志》云:井有三水,曰杉木,曰柏木,曰龙马,皆开湔盐课。溪水经其旁,一日三潮,冬温夏凉,颇为神异。又白水溪,在废清水县西南,下流亦注于开江。
○虎爪关县北三里。又县北五十里有金练关,百里有高桥关。○茅坡关,在县西九十里,又西三十里有豆山关,旧皆为戍守处。梁山县府西六百里。东北至开县百五十三里,西南至忠州垫江县百六十里。汉朐忍县地。西魏置梁山县,属万川郡。隋属信州。唐属万州。宋开宝二年,置梁山军,以县属焉。元初,还属万州,寻复故。元至元二十年,升为梁山州。明洪武七年,省州入梁山县。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里。
○高梁城在县西。《宋志》:开宝二年,以万州丕氏屯田务置梁山军同下州,亦曰高梁郡,因割梁山县隶焉。熙宁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军。元初亦曰梁山军,寻升为州,皆治此。明初省入县。《志》云:县西有万川城。西魏取蜀,尝置万川郡于此。万川今见万县。《志》误也。
○高梁山县北二十里。《寰宇记》:山东尾跨江,西首剑阁,凡数千里。山长岭峻,其峰崔嵬,蜀中望之,如长云垂天,登者穷日乃至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矣。明正德中,贼方四等作乱,西攻重庆府之江津县,官兵击败之,追至高梁山,贼据险拒战。官军分六哨,由大垭、小垭、月垭关并进,直冲其巢,六面皆合,贼大败,溃走。又都梁山,在县北十五里,亦曰高都山。旧有高都驿,乃天宝中进荔枝之路。山壤腴而黄,民以种姜为业。○利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俗名狐狸山。正德中,抚臣林俊以其丰腴改今名。又西北一十里曰小碧山,孤峰峭直,色碧如玉。
峰门山县东十五里。山有两崖对峙如门,顶有寒泉。又蟠龙山,在县东三十里。孤峙秀杰,突出众山之上,下有二石洞,洞有二石龙,首尾相蟠,旁有喷雾岩,洞中之泉下注,喷薄如雾。○七城山,在县西三十里。山有七峰,壁立如城。又县西百里有白云山,奇峰突出,势如卓笔,一名笔山。又西二十里有瓦城山,一名石瓦山。山顶坦平,居民耕其上。《志》云:县南百里有柏枝山,下有丙穴,出嘉鱼。
○桂溪县西南三十里。自忠州垫江县流入界,两岸多桂,因名。下流经万县境,入于大江。又蟠龙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蟠龙山,下流合于桂溪。
○牛头寨在县西二十里赤牛山上。亦名赤牛城。宋淳二年筑,周三百六十步,敌楼百四十三座,四隅有门,盖戍守之处。
峡石市县东五十里。其北有书院峡,市因以名。峡中又有夫子崖、子贡坝,皆传讹也。《志》云:县有太平驿。嘉靖三十六年,自定远改属此。
新宁县府西北六百四十里。西至广安州大竹县二百二十里,北至达州百八十里。汉宕渠县地。梁置新安县,并置新安郡。西魏郡、县俱改曰新宁。隋初郡废,并县入三冈县。唐武德二年,复置新宁县,属通州。太和三年,改属开州。明年,还属通州。宋属达州。元因之。明洪武四年,省入梁山县。十四年,复置县,改今属。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七里。县今省。
○三冈废县县西北五十里。梁置,属新安郡。西魏属新宁郡。隋属通州。唐因之。宝历元年,废。大中五年,复置。宋属达州。熙宁三年,省入新宁县。又新宁废城,在县西南十七里,故县治此。唐贞观八年,移治ク城,即今治也。ク,或作淙,误。
○七峰山县北五里。一峰突起,分为七支,秀列如戟。《志》云:县治西有屏山,迤逦近城,平顶方麓,为邑巨镇,俗名卧牛山。近《志》:开江之源,盖出于此。○峨城山,在县西三十里。相传汉樊哙尝筑城驻兵于上,遗址犹存。
鸡足山县东二十里。逶迤绵亘,麓分五支,如鸡距然。亦曰鸡山。《唐志》:鸡山接蓬、果二州界。大中五年,蓬果群盗依阻鸡山,寇掠三川,果州刺史王贽弘讨平之。三川,谓东、西两川及山南西道也。其相连者曰八面山。山形秀整,望之八面皆方,因名。○五诰山,在县南五十里。五峰相连,如诰轴然。又南有百节山,峰峦绵延,分为百节。《志》云:县南五十里又有联珠峡,以众山夹峙而名。又县西四十里有七里峡,境内诸水多出于此。
○开江在县东。县境山溪诸水,多汇流于此。又东入开县界,谓之开江。《志》云:今县治西有澄清河,即开江之上游也。
建始县府南五百里。西南至湖广施州卫二百十里。汉巫县地。晋泰始初,置建始县,属建平郡。太康初省,寻复置。刘宋初,废。齐、梁时复置。后周置业州及军屯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复置业州。唐初因之。贞观八年,州废,县属施州。宋、元因之。明初改今属。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连珠山县西十里。五峰相连,如贯珠然。又县西五十里有石乳山。山石层迭,多生石乳。《志》云:县在万山中,多产麸金,而产于石乳山者为最。○禄山,在县东二十里。《志》云:山多禽兽,洞蛮恃为廪禄,因名。又东十里有州基山,相传业州旧基也。
○清江县南一百五十里。自施州卫东北流经县界,又东北出湖广宜都县界,入大江县境,诸小川皆流合焉。
○野厢关县南百三十里。旧为戍守处。《志》云:县西有石乳关,县东南又有建阳关。○连天寨,在县境。宋置,今废。又县有枝陇驿,今革。
附见:
瞿唐卫在府治东北。明洪武四年,建瞿唐守御千户所。十二年,改为卫,属湖广都司。
达州府西北八百里。西至顺庆府蓬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三百里,东北至陕西兴安州一千一百里,北至陕西洋县四百三十里。
古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晋蜀巴西郡。宋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杜佑曰:以州内地万余顷而名。西魏改曰通州以居四达之路而名。隋初,郡废,仍曰通州。大业初,曰通川郡。唐初,复为通州三年,置总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贞观五年,府废。天宝初,曰通川郡。干元初,复故。宋干德三年,改为达州亦曰通川郡。元因之。明洪武九年,以州治通川县省入,又改州为县。正德九年,复升为州编户十三里,领县二。今仍为达州。
州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地形四通,土田饶沃,峡右之名郡,沔南之奥区也。
○通川废县今州治。汉宕渠县地。后汉为宣汉县地。刘宋置始兴县,属巴渠郡。齐因之。梁曰石城县,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治焉。西魏为通州治。隋初郡废,又改县曰通川。唐、宋以后,皆为州郡治。明初省。《一统志》云:通川故县在州西二十里,后移今治。似误。《城邑考》:州旧有土城,成化初,始砖石。正德初,增修。城周四里有奇,门五。石鼓废县州东北百五十里。或曰,刘宋所置始安县也,属巴渠郡。齐因之。梁曰石鼓县。西魏置迁州治焉。后周废州,置临清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州。唐因之。宝历初省。大中元年,复置。宋初因之。熙宁七年省。又阆英废县,《志》云:在废石鼓县西二十里。《新唐书》:天宝九载置,属通川郡。宋干德三年省。○巴渠废县,《志》云:在州东二百三十八里。《新唐书》:永泰元年,析石鼓置巴渠县,属通州。太和三年,改隶开州。明年,复旧。宋属达州。元省。永穆废县州西百里。汉宕渠县地。梁置永康县,并置万荣郡。后周因之。天和初,郡民反,攻围郡城,遏绝山路。辛昂募兵讨平之。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巴州。十八年,改曰永穆。唐武德二年,置万州于此。贞观初,州废,县属通州。宗因之,改为永睦县。元省。○太平废县,在县西南。刘句曰:唐武德初,割永穆县地,置太平、恒丰二县,属万州。贞观初,州废,二县皆省入永穆。又思来废县,在州北。唐武德二年,析通川县置,属通州。贞观元年,复废。
○凤凰山州西北五里。高耸舒展,形如飞凤,掩映城郭,有梧桐坪、宝芝洞诸胜。又翠屏山在州治南,亦名真武山,以上有真武庙也。又州西北五里有龙爪山,圆耸悬绝,如龙擎珠。
石城山州西三十里。四面峭绝,惟西南一径可登。梁石城县以此名。或谓之铁山,以石色如铁也。《志》云:州西二十里又有铁山。又铜钵山,亦在州西三十里,石壁圆峙,三面封固,惟南一径可通。《志》云:州西四十里有金华山,与石城山相接,亦境内之名山也。○北岩,在州西五里。岩壁耸峭,下有平池。又州西北五里有垂虹岩,以水自岩而下,如垂虹也。又龙洞,在州东南五十里。高数丈,内有重门复洞,相传龙窟其中。
○渠江州东三十五里。源出太平县之万顷池,西南流入州界,经废石鼓县而南,合群川之水,经州西南入广安州渠县界,会于巴江。有南昌滩,在州南江中。○明月潭,在州东七里;又有黑潭,在州之安居镇,俱有灌溉之利。
○铁山关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龙船关,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山溪绵亘,其西北尤为险僻。正德中,为盗贼渊薮。嘉靖初,以次讨平。因即其险阻增置龙船诸关,与巴州黄城诸关相为形援。东乡县州东百二十里。汉宣汉县地。刘宋属巴渠郡。梁置东乡县。西魏置石州治此。后周废州,置三巴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州。唐武德三年,置南石州。八年,州废,仍属通州。宋属达州。元省。明正德九年,复置。今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五里。
○宣汉废县县东北八十里。《巴汉记》:后汉桓帝分宕渠东界,置宣汉县,仍属巴郡。晋初省。惠帝复置,属宕渠郡。刘宋属巴渠郡。齐梁因之。西魏置井州及永昌郡。隋开皇三年,郡废。五年,州废,县属通州。唐武德初,置南井州。贞观初,州废,仍属通州。刘句曰:县旧治和昌城,贞观元年徙治新安城,诸城皆萧梁时所置也。宋仍曰宣汉县。干德五年,废。○下蒲废县,在县西,刘宋置,属巴渠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武德三年,析东乡县,置下蒲、昌乐二县,属南石州。八年,省昌乐入石鼓,下蒲入东乡。昌乐废县盖在下蒲西北。
东关废县县东百里。刘宋置,属巴渠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武德元年,析宣汉县地,置东关县,属南井州。贞观初,仍省入宣汉县。
○印石山在县治西,以山形方整而名。又西有鼓楼山,峰峦层迭,形如鼓楼。
○长乐河在县南。其源为白龙、赤甲二泉,会而为河,下流达于渠江。
○深溪关《志》云:在县东北八百里。路出陕西兴安州。又高桥关在县东四百里。石门关在县东十五里。又县西北二百里有马渡关,北六百里有盐场关。
太平县州东北二百里。本东乡县地。正德十年,割东乡之太平里置县。旧土城周二里有奇,今圮。编户二里。
○明通废县县东北二百里。五代时为通明巡院。宋初因之。绍兴中,改置通明县,属达州。元废。今为明通巡司。
○天马山在县治东。山势高骞,如天马然。又县北有峡口山,相近者曰城口山。○八台山,在县北百里,山有八峰,顶皆高平。
高眉山县南百五十里。山高而长,两峰相对,状若列眉。《志》云,县东百十里有银盘山,又县西三百里有三盘山,皆以形似名。○三条岭,在县治北二里,县北十里又有火岩岭。《志》云,县东北旧明通乡有明通井,峡内有十穴,皆产嘉鱼。
○后江县北二百里。《志》云:源出陕西兴安州万山中,下流汇于万顷池。
万顷池县东北八十里。相传为楚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之水多源于此。《通释》:万顷池洒流有四,三入于夔,一入于渠。是也。○龙潭,《名胜志》:在县东七里,群峰环拱,有七十二浦、四十八渚,汇而为潭,广逾百亩,其深叵测。
○蓝津关在县东北。《志》云:县境又有吊累关、铁炉关。
◇重庆府东至夔州府一千一百里,南至遵义府六百九十里,西南至泸州五百七十里,北至顺庆府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六千五百里,至京师八千七百里。
《禹贡》梁州之域。周为巴子国。秦灭巴,置巴郡《巴记》:周慎王五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仪贪巴之富,因取巴垫江以归,置巴郡,城江州。两汉因之《晋志》:初平元年,刘璋分巴为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郡。章武元年,改巴东仍为巴郡。晋亦为巴郡。宋、齐仍旧。梁置楚州。西魏改为巴州。后周又改楚州。隋开皇初,废郡,改州曰渝州。大业初,复曰巴郡。唐初,复曰渝州。天宝初,曰南平郡。干元初,复为渝州。宋初因之亦曰巴郡。崇宁元年,改曰恭州。淳熙中,升为重庆府以光宗潜邸也。元置重庆路至正末,明玉珍都于此。明初,复为重庆府,领州三,县十七。今因之。
府会川蜀之众水,控瞿唐之上游,临驭蛮,地形险要。春秋时,巴人据此,常与强楚争衡。秦得其地,而谋楚之道愈多矣。公孙述之据蜀也,遣将从阆中下江州,东据关,光武使岑彭讨述,自江州而进。先主初入蜀,亦自江州而北建安十九年,诸葛武侯等由巴东至江州,破巴郡,乃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张飞定巴西、德阳。盖由江州道涪江,自合州上绵州者,谓之内水;由江州道大江,自泸戎上蜀郡者,谓之外水。内、外二水,府扼其冲,从来由江道伐蜀者,未尝不急图江州。江州,咽侯重地也晋桓温讨李势,朱龄石平谯纵,路皆由此。后唐长兴二年,孟知祥遣将张武为峡路招讨等使,武引军至渝州,渝州降,遂进取泸州,又分军取黔涪。宋淳初,余帅蜀,兼知重庆府,时巴蜀残破,多方拮据,力谋完复,西南半壁,倚以无恐。彭大雅代之,急城重庆,以御利、阆,蔽夔、峡,为蜀之根柢。狡悍如蒙古,旦夕不能以得志也,岂非地有所必争欤!孙氏曰:重庆三面临江,春水泛涨,一望弥漫,不可卒渡,其出入必经之要道,惟佛图关至二郎关一路耳。万历中,永宁奢崇明作乱,据重庆,分兵扼夔州江口,陷遵义、泸州,截川西栈道,全蜀震动。识者谓但守佛图关,贼立可饥死。既而贼纵横四出,直逼成都,官军扼之,引还重庆,诸军齐进,夺其佛图关,而重庆遂下。盖佛图关者,又重庆之噤要也。巴县附郭。古巴子国都也。秦置江州县,巴郡治焉。汉以后因之。齐梁间改曰巴县。隋唐以后因之。皆为州郡治。编户九十二里。○江州城在府治西。相传秦张仪所筑,置县于此。汉因之。后汉初,公孙述据蜀,遣将从阆中下江州是也。建武十一年,岑彭讨述,述将田戎败保江州。彭至城下,以城固粮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即此。建安六年,赵韪叛刘璋,围城都,败走江州,被杀。十六年,先主入蜀,至巴郡,由江州而北。十九年,诸葛武侯等至江州,破巴郡。章武二年,东伐孙权,张飞自阆中发兵,会江州遇害。建兴四年,丞相亮欲出军汉中,李严当知后事,自永安移屯江州,因筑大城,即今郡城也。庾仲雍曰,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内水,左则蜀外水。《巴志》:汉世郡治巴水,北有甘橘宫,今北府城是;后徙南城,在江南,今南平城是。《城邑考》:今郡城堑崖为垒,环江为池,相传即李严故址。有门十七,九开八闭,俗以为九宫八卦之象。今城周十六里有奇。
万寿废县府西南九十里。唐江津县地。武德三年,分置万春县,属渝州。明年,改为万寿县。宋干德五年废。又东阳城,《志》云:在府西百里,萧齐置东阳郡,治巴阳县。梁因之。后周废。今亦名东阳镇。○多功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宋淳中筑,以拒蒙古。
南平废县府东南二百三十里。本巴县地。唐贞观四年,分巴县南界置,并置南平州,领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县。八年,改州曰霸州。十三年,州废,以清谷等县俱省入南平,属渝州。宋初仍曰南平县。雍熙中废。《郡志》:霸州城在府东南二百六十五里。《旧唐书》:南平州本置于南平县南也。○古滩城,《志》云:在府东八十里岷江岸,相传巴子于此置津立城。○涂山府东八里,岷江南岸。山之址有石中分,名曰龙门,其下有水,与江通。古《巴郡志》:山高七里,周围二十里,尾接石洞峡,峡东西约长二里许。刘先主置关于此山之上,禹庙及涂后祠在焉。杜预曰:巴国有涂山,禹娶于涂山是矣。山足又有古黄葛树,下有黄葛渡。郦道元云:江水东经黄葛峡。即此。昆蝼山府东北七十里,据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一名塔平山。又方山,在府东北三十里,一名凝脂山,以常有云气若凝脂也。相传尧时洪水不没,亦名浮山。○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瀛山府南百二十里。崖壁峭拔,有四十八面之险,四时青翠,宛若蓬瀛。唐贞观中尝于山下置瀛山县。又南平山,在府南百五十里,一名青山。○逾越山,在府西七十里。其峰峻拔,高出众山,因名。又寨山,在府西九十里。上有古寨,兵乱时,昔人保聚于此。
明月峡府东四十里。《志》云:治东江浒有广阳坝,亦曰广阳洲,洲东七里水南有追石,俗名遮夫追,追石东二里即明月峡,峡前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如满月状。《华阳国志》:郡东有广德屿,有明月峡。《峡程记》:明月、仙山、广溪,所谓巴有三峡也。
铜锣峡府东二十里。悬崖临江,下有圆石如铜锣之状。明初平蜀,廖永忠引舟师至铜锣峡,明升出降处也。○温泉峡,在府西南百六十里。温泉自悬崖下涌出,四时腾沸如汤。又鱼鹿峡,在府西北百二十里,涪水自中流出,有石状如鱼鹿,因名。《志》云:府西三里又有洪崖洞,瀑布悬流。一名滴水岩。
○岷江在府城南。自泸州流入境,历壁山,江津县,而东北流,又东经长寿县及涪州、忠州境,而入夔州府界。远近群川,多流会焉,滩峡曲折,波流浩瀚,为郡境之巨防。详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涪江在府城西北。自潼川州东南流,经合州城南,而嘉陵水、渠水合焉,又东南流,径府城北,又东而入于岷江。杜佑曰:巴江在府城东北,阆水与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有三巴之称。盖即涪水合大江处矣。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攻合州。石主宣抚女官秦良玉进营城下,遣兵袭两江,烧其船以阻贼泛舟东下。二江,即涪、岷二江也。丹溪府东南二十八里。从群山中流出,水色如丹。又交龙溪,在府东北二百八十里。皆流合于岷江。○新井,在巴县治南。《志》云:郡依险置城,高亢无水。萧梁时,地忽自开成井,方六丈,深三十六丈。后涸。唐刺史皇甫于县南凿石六丈得泉,号为新井。○佛图关府西十里。《志》云:李严城江州,欲凿城后山,知汶江通水入巴江而未果。今佛图关左右顾巴、岷二江,是严欲凿处,斧迹犹存。其西南又有二郎关,皆府之要津也。万历中,奢崇明作乱,据重庆,自城西通远门城濠,至二郎关,连营十有七。官军力攻,夺其佛图、二郎两关,进逼重庆,克之。
铜锣关府东二十里。据铜锣峡之险。又石洞关,在涂山石洞峡口。相传先主所置。又城南隔江有南坪关。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分兵四出,进攻合州,石主宣抚女官秦良玉讨之,卷甲疾趋,潜渡重庆,营于南平关,扼贼归路。是也。
扶桑坝在府东。宋景炎三年,元将不花等攻重庆,守将张珏与战于扶桑坝。元兵从后合击,珏溃走,城遂陷。○大洪江镇,在府东百里,亦曰大洪江壁山镇,有巡司戍守。
朝天驿府治东三里。《志》云:府南六十里有鱼洞水驿。万历元年,改鱼洞为土闹坝。府南百二十里,有铜罐溪水驿。又府东九十里有木洞水驿,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驿。隆庆六年,移土沱驿于铁山公馆。○白市铺马驿,在府西七十里。又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
江津县府南百八十里。西南至壁山县八十里,南至綦江县五十里。汉江州县地。萧齐自郡内移治溪口,为今治。西魏改曰江阳县,置七门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渝州。十八年,改县曰江津。唐仍属渝州。宋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
○江阳城在县西,地名口。有七门滩,西魏因置七门郡。旧《志》:滩在县西七十里,有大石横江中凡七处,望之如门,郡因以名。宋干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即今治也。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镇,盖因以名。
○鼎山在县治南,有三峰鼎峙。《志》云:宋尝置鼎山县。今正史不载。又治北隔江一里有石佛山,与马鬃山相连,又县西北十五里有华盖山,皆高耸。
龙登山县东百里。上有虎跳岭,双峰并峙,顶有井泉,四围石壁崭岩,有二路可升。正德八年,盗起,义兵屯此,为一方保障。○珞黄山,在县东六十里,下有珞黄镇。《巴中记》谓之东穷峡。
○大江在县治北。自壁山县流入界,又东北入巴县境。旧《志》:江经县治西有石门,曰龙门峡,亦曰龙门滩,流入巴县界,接东阳镇。
溪县东南三十里。本名夜郎溪。源出遵义府,自南川县流经綦江县入县界,又西北注于大江,亦名南溪。唐《四夷县道记》:自江津路南,循溪水路往南平州。是也。又乐城溪,在县西三十里,流入大江,有乐城滩。
○合小坪在县南。正德中,贼方四等攻江津,官军击败之,追至此。又山坪在县西南。正德中,贼曹甫反,据江津,抚臣林俊攻败之,又败之于山坪、伏子岸诸处,尽歼其众。茅坝驿在县东。《唐志》:江津县有茅坝驿,蜀人谓平川为坝。唐干宁三年,荆南将许存为万州刺史,不容于大帅,成遣兵袭之,存走屯于茅坝,降于王建,即此。今废。○溪水驿,在县治西。又西六十里有石羊水驿。百二十里有石门水驿,万历九年,改石门曰白沙驿。百八十里有汉东水驿。又白渡水驿,在县南百二十里。嘉靖中,石门、白渡二驿废,余仍旧。壁山县府西南百八十里。西北至永川县七十里。本巴县地。唐至德二载,析巴县及江津、万寿县地置壁山县,属渝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复置。城不及四里,编户十二里。县今省。
○壁山县西南十五里。一名巴山,亦曰重壁山。四面高峻,中央平田,周围约二百余里。唐天宝中,诸州逃户多投此营种。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两面皆险绝,东南稍平,因名重壁。《郡志》:山亦名茅莱山。○缙云山,在县北二十里。茂林高峰,势若飞凤,一名凤凰山,有泉出焉,温凉各异。《志》云:县北三里又有龙梭山,拥蔽县后,南十里有龙山,倚障县南。
○大江在县治南。自泸州合江县流入界,又东入江津县境。○涪江,在县北六十里。自合州而南,绕流经此,东入巴县界。
来凤驿县东南五十里马驿也。东去府城百五十里。旧属巴县,成化以后,改今属。《志》云:县境有壁巡司。今革。
永川县府西南二百十里。南至泸州合江县二百里。本壁山县地。唐干元二年,分置永川县,属昌州。宋因之。元省入大足县。明初,复置,改今属。城北为石垒,南临溪树木栅,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铁山县东二十里。旧有铁山铺,今为铁山镇,以山石如铁色而名。隆庆六年,移巴县土沱水驿于此。其相近者,有同心山,以与石笋、二郎两山相连也。○龙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一名英山,上有龙湫。
○侯溪在县北。《志》云:县北枕侯溪,波流阔远,县因以名。○松子溉,在县南百里。源出龙洞山,别流东注,下入大江。
○东皋驿县东十里。
荣昌县府西南三百十里。西北至成都府内江县百二十里,西南至叙州府隆昌县百十里。本内江县地,唐干元二年,析置昌元县,并置昌州治此。大历六年,州废,县属资州。十年,复置昌州治此。光启初,州徙治大足县属焉。宋仍属昌州。元改为昌宁县,寻废。明初复置,改曰荣昌。城周不及六里,编户二十一里。
○昌元城在县西南。县旧治此,宋咸平四年,移治罗市,即今治也。
○宝盖山县南一里。为邑中之胜。《志》云:县西三十里有磁窑山,一名老雅山。又县东十五里有葛仙山,县南三十里有马面山,县北百里有铜鼓山,皆高耸。
○雒江在县西北,亦谓之中江。自内江县流入境,又东南流入叙州府富顺县界。今治北二里有观音滩,稍东为小滩。小滩下四里为马滩,水流湍急,势如奔马,皆雒江所经也。
○峰高驿在治东马驿也。又县西百十里旧有隆桥马驿。今为叙州府隆昌县。
大足县府西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合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县百七十五里。本合州巴川县地。唐干元二年,置大足县,属昌州。光启初,移昌州治此。宋因之。元废州,并废县入合州。明初复置。今城周不及五里,编户三十七里。县今省。
○静南废县在县东南。唐干元中置,属昌州。五代初,废入大足县。
○石龙冈山县西十里。其山回环耸秀,冈脊折纹,若龙鳞然。又县西三里有三华山,三峰屹立,因名。《志》云:县东三里有北山,唐时州城置于山上。又有白塔山在县北三里。
回万山县东三十里。山势高耸,诸山回顾。又东三十里有双山,以两峰并峙也。其相近者曰牛口山,亦高耸。○玉口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有老君洞,宏敞可容百余人。
○赤水溪县东六十里。源出安岳县界,流入县境,又东入于涪江。《图经》:县东临赤水,西枕营山,北倚长岩,最为险固。营山即石龙冈山矣。又宝珠溪在县南四十里。《志》云:唐贞观中,渔人郭福得大珠于此,因名。
○米粮关县东二十五里。又县北三十里有化龙关。○永昌寨,在县西北。唐干宁二年,昌州守韦君靖所建。静南令胡密作碑以纪其事,略云:景福元年,韦公卜筑,当镇之西北,维沿冈建寨,上摩掩霭,下抗平原,矗似长云,如断岸,崖重迭,磴道崎岖,一夫荷戈,万人失据,峥嵘一十二峰,周回二十八里云。
安居县府西北二百里。东南至合州铜梁县七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县九十里。汉资中县地。后周置柔刚县,并置安居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县。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仍属普州。大历二年,改隶遂州,寻复故。宋仍属普州。元废入铜梁县。明成化十七年,析铜梁、遂宁二县地复置。今县城周不及四里,编户十三里。县今省。○崇龛废县在县西。刘句曰:后周置隆龛城。隋为隆龛县,寻废。唐武德三年,复置龙龛县,属普州,旧治整濑川。久视元年,移治波罗川。先天元年,改曰崇龛县,仍属普州。宋干德五年废。《唐志》:县西三里有龙龛山,后周因以名城。
○凤凰山在县东。《志》云:县理在波罗川东里许,又东去为凤凰山,山顶巨石平正,曰凤凰台。其西南对峙者,曰龙归山。山形盘旋如龙,亦一方之胜也。正南曰龙门山,有两峰壁立如门。○柔刚山,刘句曰:在县东二十步,旧县治此。天授二年,移理张栅。《郡志》:今县治东有飞凤山,当即桑刚山,又讹为凤凰山也。
○安居溪在县东。亦名琼江。平滩一带,流入涪江。相传曾有琼花浮水面而出。又兜溪,在县西北三里,以水流回曲而名,下流合于安居溪。或谓之波罗川,恐误。
綦江县府南二百里。北至江津县五十里。本曰綦市,宋属南平军。元置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据蜀,始置县。明初因之。县旧为土城,周不及三里,今圮。编户四里。
○石笋山县西二十里。又县北二十里有牛冈山,皆以形似名。○龙登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势如龙,一名石磴山。又朽石、垭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山多碎石,有虚崖峭壁之胜。○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万历中,杨应龙作乱,分兵犯南川、江津、綦江诸县,官军与战于东溪,贼少却。是也。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溪。《志》云:县东有珍珠滩,又有码脑滩,北三十里又有砂溪滩,西北三十里又有白渡滩,皆綦江所经矣。近《志》:珍珠、白渡二滩,皆在县西二十里。似误。
三溪在县南,流合綦江,有三溪渡。杨应龙作乱时,以此为播界,应龙陷綦江,退屯三溪,即此。
○三舍溪关在县治南。又南为綦市关,皆有事时戍守处也。○东溪马驿,在县南六十里,有东溪巡司。嘉靖中,移赶水镇。县西南百二十里又有安稳马驿,旧有寨亦曰安稳寨。杨应龙作乱,綦江募兵扼安稳以拒之。既而应龙来犯,分兵屯赶水镇、猫儿冈诸隘,县寻为所陷。
南川县府东南三百十里。南至遵义府真安州百五十里。本汉江州县及涪陵县地。唐武德二年,开南蛮置南州,治隆阳县。三年,改为州。明年,复为南州。先天初,改县曰南川。天宝初,又改州为南川郡。干元初,复故。宋皇五年,州废,仍曰南川县,属恭州。熙宁七年,改隶南平军。八年,废入隆化县。元丰中复置。元至元二十三年,废南平军入南川县,属重庆路。明因之。旧有土城,今圮。树木为栅,编户四里。
○南州城今县治。唐置州治隆阳县,后改曰南川。宋州省而县如故。熙宁八年,熊本击渝州南川叛獠,进营铜佛坝,破其党南川酋木斗,举溱州地五百里来归,为四寨,九堡,建铜佛坝为南平军。《志》云:即板七蛮故地也。山高谷深,熊本因建为军治,在南川南七十里,因割南川县属焉。元废。《一统志》:綦江县南九十里,即废南平军。似误。
隆化废县县东南百三十里。本汉涪陵县地。唐贞观十一年,置隆化县,属涪州。先天初,更名宾化县。宋初复为隆化县,仍属涪州。熙宁八年,改隶南平军。元省入南川县。三溪废县在县东。唐贞观五年置县,属南州。祝穆曰:县有溪、东溪、葛溪,合流于县之西北,唐因置三溪县,其所理名为石城,甚险峻。宋废。○丹溪废县,《志》云:在县东南三十里。唐武德二年置,属南州。《寰宇记》:南平西四里有赤水,亦曰丹水,唐置丹溪县以此,其水流合于溪。刘句曰:唐初,置南州,领隆阳、扶化、隆巫、丹溪、灵水、南川六县。贞观十一年,省扶化、龙巫、灵水三县,寻又并丹溪、南川二县人隆阳。又当山废县,亦在县东南。唐贞观五年置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属南州。八年,皆省。
○九盘山县东十二里。峰峦高远,九折而上。县东六十里又有九递山,亦高峻,其绝壁色白如银。上有水,潴而为池。又最高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形势耸拔,千仞干霄,俯视众山,皆如培。○熊井山,在县南三里。上有井水,清而味咸。又来游山,在县西七里。山临道旁,行者多憩息于此。
狼山在县西。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