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作者:81。声战【提示】
本篇以《声战》为题,取其虚张声势之义,旨在阐述进攻作战中采用“声东击西”战法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采用“声东而击西”战法进攻敌人,就可以使敌人不知从何处对我进行有效防守,从而便可为我造成歼敌的有利条件和可乘之机。“声东击西”战法,实际上是一种佯动误敌手段。采用此法,往往可以诱使敌人上当和调动敌人就范,进而达成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作战效果。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声东击西”便成为兵家经常用以进攻敌人的有效战法。东汉初年,汉将耿弇攻取临淄与西安两地的作战,就是巧妙运用此法而获胜的。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建威大将军耿弇在取得平定济南的作战胜利后,继而率军向割据势力张步发动进攻。当时,张步率军驻守于剧县,为了阻截汉军攻势,他一面急令其弟张蓝率领精兵二万进驻西安,一面又令其所隶诸郡太守集兵万余坚守临淄,企图以相距仅四十里的两城构成犄角之势,来阻挡汉军的进攻。此时,耿弇率军已进至画中,恰在西安与临淄两城之间。他从“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的敌情实际出发,采取了声言攻西安而实攻临淄的“声东击西”战法,出敌不意地首先攻占了守备薄弱的临淄。结果,敌人临淄一失,西安守敌顿形孤立。在此形势下,张蓝被迫放弃西安而逃住剧地张步处,耿弇兵不血刃地进占了西安,取得了“击一而得二”的重大胜利,从而为汉军此后彻底平定张步割据势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声战”,就是用虚张声势的佯动战法来迷惑敌人。声言攻其东而实际击其西,声言攻其彼而实际击其此。这样,便可迫使敌人不知道究竟从哪里进行防守;而我军真正所要进攻的,恰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诚如兵法所说:“善于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
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率军同割据势力张步相对抗。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二万人进驻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四十余里。耿弇率军进至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五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进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我们现在进攻临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该城守敌惊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又将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军深入敌境作战,没有后方供应,十天之内,不经交战便将陷入困境。诸位所谈意见,看不到有何恰当可取之处。”于是,耿弇挥军进攻临淄,半天即攻克,进占了该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率兵逃跑了,汉军不战而得西安。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①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②,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③,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④,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⑤,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⑥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⑦,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⑧【注释】
①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西安:县名。故址在今山东桓台东。③临淄:县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北。
④画中:邑名。东汉时又称“棘里亭”,位于今山东临淄西。
⑤蓐食:据《方言》云:“蓐,厚也。”蓐食,谓丰厚饮食。这里指战前令士卒饱餐。
⑥卒(cù):同“猝”,谓突然、急促,引申为马上、立即之意。
⑦转输:谓转运输送物资。这里指后勤供应。
⑧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耿弇传》。
82。和战【提示】
本篇以《和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运用“和谈”手段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必须首先伪与敌人议和,以此来麻痹敌人,乘其懈怠不备之隙而以精兵袭击之,就可以把敌人打败。本篇引自《孙子兵法》的“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据《说文》、《集韵》释义,约者,意谓屈困、受挫;整个句意是,尚未陷入屈困境地而主动前来请和的敌人,必定是另有图谋的。古代战争实践的经验表明,军事战略的胜利往往离不开政治策略的紧密配合,而伪与议和则是兵家常常用以迷惑和麻痹敌人的重要策略手段。然而,善战者不仅应当善于运用“伪和”手段配合军事进攻以夺取对敌作战的胜利,而且更应当善于识别敌人的“伪和”阴谋以挫败其战争企图。这样,才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秦末刘邦进攻嶢关之战,就是运用“伪和”手段取胜的一个战例。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立即强攻拒守嶢关的秦军。但谋士张良认为,秦军力量尚强,不可轻敌硬攻。他根据秦军多系屠夫、商人子弟而容易利诱收买的实际情况,建议派遣说客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秦营议和收买之。刘邦完全采纳照办。秦军将领果然被利诱收买而丧失了警惕。刘邦“因其懈怠”而挥军突然袭击,结果大败秦军,攻占了嶢关,为尔后直驱咸阳,灭亡秦朝,奠定了胜利基础。【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战前先派使者伪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这样,我可乘敌松懈麻痹之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敌军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
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进击嶢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以财物利诱所买动的。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嶢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嶢关收买秦将。”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西向袭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嶢关,把秦军打得大败。
【原文】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击之,其军可败。
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②,欲以二万人击嶢关②,张良④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⑤,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⑥〔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秦将⑦。〕”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⑧〕,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⑨【注释】
①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
②武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南东南。
③嶢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因临嶢山而得名。自古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
④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字子房。先世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曾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秦末农民战争中,他聚众归附刘邦。其后,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多所献策,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汉建立后,封留侯。
⑤屠、贾子:即屠夫、商人子弟。贾(gǔ),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亦称“坐商”。
⑥五万人: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万人”,今据史校改。⑦持重宝啖秦将: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陆贾”,今据史校改。啖(dàn),引诱,利诱。⑧咸阳:秦朝都城。位于今陕西咸阳东北。
⑨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又见《汉书·张良传》。
83。受战【提示】
本篇以《受战》为题,旨在阐述处于被敌包围的情况下作战所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凡在我军突然被敌重兵包围的情势下,不可轻易逃走,以防敌人尾随追击。应当在查明敌情后,布列圆形阵地以迎战敌人的围攻。纵然敌人包围我时留有缺口,我当自行予以堵塞,以此坚定士卒拚死奋战的决心。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被敌人重兵包围的形势下,是坚持抗击,还是撤离战斗,不可一概而论,应当根据敌情、我情、地形等各方面条件而定。
正确的作战指导应该是,依据实际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得赢时不打,是保守主义,容易丧失战机;打不赢时硬打,是冒险主义,容易遭到失败。古今中外作战,情况虽异,其理则一。这是我们阅读《受战》篇不可不加考虑的问题。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532年),高欢率军击败尔朱兆等人进攻的邺城之战,就是在彼己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和己方处于被围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当时,已进占邺城的高欢所部骑兵不满二千、步兵不满三万,面对方尔朱兆则四路会攻,总兵力号称二十万,是高欢兵力的六倍多。但是,高欢面对即将被敌人重兵包围的严峻形势,却临危不惧,从容应战。他率军凭据韩陵山有利地形,布列成环形阵地迎战敌人。交战中,高欢利用敌人内部不和、缺乏统一指挥的弱点,采取集中兵力先攻一路、各个击破的战法,首先以精锐步骑兵击败了尔朱兆一路,然后逐次击败各路,从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反包围作战的成功战例。【译文】
大凡在作战中,如果敌人兵多我军兵少,敌人突然对我实施包围时,我必须在查明敌人众寡强弱情况后采取行动,不可轻易未经交战就逃走,这主要怕被敌人尾随追击。(在力量对比可以迎战敌人的情况下),我应布列成圆形阵地而外向,以迎战敌人的围攻;敌人即使留有缺口处,我军应当自己把它堵塞,以此坚定士卒拚死一战的决心,四面奋击围攻之敌,这样就一定能获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如果兵力众多,就要在查明敌情后,准备在可能被包围的情况下迎战敌人。”
《北史》记载: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高欢率兵讨伐并州刺史尔朱兆。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532年)春,高欢便攻占了邺城。这时,尔朱光率军自长安出发,尔朱兆率军自晋阳出发,尔朱度律率军自洛阳出发,尔朱仲远率军自东郡出发,企图四路会师于邺城地区围攻高欢军,共有兵力二十万人,凭据洹水而扎营。高欢领兵自邺南下进驻紫陌,其部队有骑兵不足二千人、步兵不满三万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高欢将其部队于韩陵山布列成环形阵地,又把牛驴连缀一起堵塞了自己部队的退路。于是,部队将士都定下了拚死一战的决心。高欢挑选精锐步骑兵从阵地中突然冲出,四面袭击围攻之敌,结果大败尔朱兆等部队。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①《北史》:魏普泰元年,高欢讨并州刺史②尔朱兆③。孝武帝永熙元年春,拔邺④。尔朱光⑤自长安,兆自并州⑥,度律⑦自洛阳,仲远⑧自东郡⑨,同会于邺,众二十万,挟洹水⑩而军。欢出顿紫陌⑾,马不满二千⑿,步不满三万,〔众寡不敌〕。乃于韩陵⒀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路。〔于是〕将士皆为死志,选精锐步骑从中出,四面击之,大破兆等。⒁【注释】
①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但“受敌”原文作“受裹”,义同不改。
②并州刺史: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信都校尉”,今据史校改。
③尔朱兆:鲜卑族。北魏秀容部落首领尔朱荣从子,曾任平远将军。
荣死后,他据晋阳叛魏进攻洛阳,俘虏了孝庄帝元子攸。后为高欢击败自杀。
④邺:即邺城。故址在今河南安阳。
⑤尔朱光:即尔朱天光,尔朱荣从祖兄之子,官至左卫将军。后在攻邺作战中被高欢执杀。
⑥并州:州名。治所晋阳,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⑦度律:即尔朱度律,尔朱荣从父之弟。高欢率军进攻尔朱兆时,他虽引兵赴援,但因与尔朱兆有矛盾,故不战先退,为高欢所追杀。
⑧仲远:即尔朱仲远,尔朱荣的从弟。在其配合尔朱兆进攻高欢作战中,为欢击败,逃往南朝梁,死于江南。
⑨东郡: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⑩洹水:亦称“安阳河”,源于今河南林县北,东向流经安阳。
⑾紫陌:地名。原名“祭陌”。故址在今河南临漳西。
⑿二千: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三千”,今据史校改。
⒀韩陵:即韩陵山,位于今河南安阳东北。
⒁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齐本纪上》。
84。降战【提示】
本篇以《降战》为题,旨在阐述接收降敌时应注意掌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对于来降之敌,必须查明其真伪后再决定是否接收。为了防止敌人诈降,在派员探明敌情的同时,要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这样,才能有胜无败。本篇引自《旧唐书》的“受降如受敌”一语,意思是,接收来降之敌要像迎战来攻之敌一样。这实质是讲对待降敌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备,以防其诈的问题。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以诈制敌,这在战争史上是常见的现象。作为战争指导者,在多行诡诈的战争场合,只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才能识破敌人的诡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本篇所论,对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东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进攻张绣的宛城之战,就是在张绣的诈降阴谋欺骗下遭受挫折的。当时,张绣面对曹操大军的进攻,深知自己兵力弱小而无法抵挡,于是便以诈降为手段,骗取了曹操的相信,不久又举兵反叛。而失去警惕的曹操,在张绣突然起兵的袭击下,损失惨重,其子曹昂及弟子安民等人被杀,他本人也为流矢所伤,被迫撤回舞阴。曹操此战之受挫,他自己认为是由于当时没有取张绣人质的缘故。但这仅是曹操失误的表面现象。究其真正原因,则在于曹操没有识破张绣诈降阴谋的欺骗性,缺乏“受降如受敌”的思想准备,因而在实践中丧失警惕,放松戒备,给张绣再次举兵反叛以可乘之隙。这是为将帅者不可不引以为训的。
【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敌人未战而来投降,一定要查明其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要向远处派员探明敌情,日以继夜地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麻痹;要严令副将整饬队伍,严阵以待,(以防敌人诈降阴谋)。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要遭到失败。诚如兵法所说:“接收前来投降的敌人,要像迎战前来进攻的敌人那样警觉谨慎。”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率军进攻据守宛城的张绣,而收降了他。张绣降后又翻悔而再次举兵反叛。他率军突然袭击曹操军,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及其弟子曹安民等,曹操本人也为流矢射伤,被迫率师退到舞阴。张绣率领骑兵前往袭击,曹操挥军迎战而破之。张绣兵败逃往穰城,与刘表所部合为一处。战后曹操对将领们说:“我收降张绣这件事,失误在于当时没有取其人质相挟制,以致造成此种被动局面。我知道自己所以受挫的原因就在于此。请诸位看吧,从今往后再也不会遭到这种失败了。”
【原文】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堠,日夜设备,不可怠忽。严令偏裨①,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法曰:“受降如受敌。”②后汉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于宛,降之。〔绣〕既而悔恨复叛,袭击曹操军,杀曹操长子昂③、〔弟子安民〕,操中流矢,师还舞阴④。绣将骑来〔抄〕,操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操谓诸将曰:“吾降⑤绣,失在不便取〔其〕质,以致如此。〔吾知所以败〕。诸将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类。”⑥【注释】
①偏裨:指偏将、裨将,皆为副将。
②受降如受敌:语出《旧唐书·裴行俭传》。
③长子昂:马本及各本皆作“长吏及子昂”,但史无“长吏”之说,故改。④舞阴:县名。故址在今河南泌阳北。
⑤降: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强”,今据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85。天战【提示】
本篇以《天战》为题,乃取“天时”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发动战争的时机选择问题。它认为,要对敌国发动进攻,必须选择有利战略时机,而不能靠占卜“孤虚向背”来确定进攻的时日和吉凶。当敌国出现“君暗政乱”和“旱蝗冰雹”等人祸天灾之时,就是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选择此种“天时”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从其本原来讲,乃是物质的运动在军事领域的特殊表现,战争指导者要驾驭战争并获取胜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研究和指导战争。实践经验表明,在已具备实施战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前提下,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得是否恰当有利,将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成败。本篇能够依据敌情实际着重论述了战略进攻时机的正确选择问题,摒弃了阴阳五行家在战争问题的玄虚迷信色彩,无疑是历史的一种进步,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灭亡北齐的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于周武帝在实施战争指导上能够正确选择进攻时机的结果。当时,北齐后主高纬十分昏庸腐败,致使奸佞擅权,贤相受诛,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国家已呈“土崩之势”。周武帝宇文邕及时把握此种有利时机,于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十月,亲率大军东征,以“破竹之势”(见《北史·周本纪下》),迅猛进攻,于次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一举而灭亡了北齐,为统一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译文】
大凡要出动军队,讨伐罪魁祸首,拯救受难百姓,必须选在天时条件对我有利的时机,而不是依靠占卜推算出兵日时的吉凶。(这里所说的天时有利),是指敌国君主昏庸,政治混乱;军队骄横,百姓饥困;贤臣遭贬,无辜被杀;干旱蝗灾,冰雹水涝等人祸天灾接连不断。如果敌国有这些情况发生,我便乘机出兵进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顺应天时而出兵攻战(就能克敌制胜)。”
北齐后主高纬隆化元年(公元576年),提拔重用了一批邪恶谄媚之徒,让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操纵天下命运,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等人参掌军国大政。他们拉帮结派各树党羽,提拔官员超越正常次序,官职爵位可用钱财买到,构陷冤狱能用贿赂铸成,紊乱国政残害无辜人民,从而导致旱涝蝗灾、土匪强盗同时发生;他们还猜忌仇恨正派的亲王大臣,结果都无罪而遭到迫害。例如贤明有功的丞相斛律光及其弟弟荆山公斛律羡,都是无罪而同时惨遭杀害的。就在北齐伏弱成衰之象逐渐显露,土崩瓦解之势很快便可看到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邕乘此有利时机,亲率大军东征,一举而灭亡了北齐。
【原文】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在天时①,非孤虚向背②也。乃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冰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③东齐④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⑤、和士开⑥、高阿那肱⑦、穆提婆⑧、韩长鸾⑨等宰制天下,陈德信⑩、邓长颙、何洪珍⑾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使旱蝗、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伏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⑿【注释】
①天时:中国古代著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其含义可因不同著作而各不相同。有指自然变化的时序;有指节气、气候、阴阳寒暑变化的;有指天命的;有指天灾的,等等。本篇这里是指敌国因天灾人祸而造成的为我所乘的时机。
②孤虚向背:语见唐李筌《太白阴经·人谋上·天无阴阳篇》但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孤虚向于”,故改。孤虚,是古代一种占卜推算日时的迷信,即以天干为日,地支为辰,日辰不全为孤虚,又称“空亡”。如占卜时得孤虚日,则认为不吉利,主事将不成。③顺天时而制征讨:语出《贞观政要·畋猎第三十八》,但原文为:“顺天道以杀伐”;又见于宋张预《注孙子·计篇》。
④东齐: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周之东,故又称“东齐”。
⑤陆令萱:北齐天统年间(公元565—575年)左丞相穆提婆之母。
因她为齐后主高纬的乳母而得胡太后昵爱,封为郡君,号称“太姬”。
自此独擅威福于宫中,并伙同其子等奸臣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聚敛无厌,致使朝政日非,民怨沸腾。
⑥和士开:齐后主时官至尚书令,封淮阳王。
⑦高阿那肱:齐后主时官至右丞相,封淮阴王。
⑧穆提婆:陆令萱之子,本姓骆,因母为齐后主乳母而得宠于皇后穆昭仪,奏引入侍,并赐穆姓,拜官左丞相。
⑨韩长鸾:齐后主时官至领军大将军,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均为后主宠幸,时号称“三贵”。⑩陈德信: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陈德言”,今据史校改。陈等以下三人事迹史无记载。⑾何洪珍: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何洪玠”,今据史校改。
⑿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齐本纪下》。
86。人战【提示】
本篇以《人战》为题,旨在阐述战争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为正义而战的问题。
它认为,所谓“人战”,就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破除迷信邪说以坚定部队斗志的问题。出师过程中,凡遇各种怪异现象,都要主将给予妥善解决,以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只要所进行的是“以顺讨逆,以直伐曲”的战争,都要坚定不移地去战斗。本篇这里所说的“以顺讨逆,以直伐曲”,实际是讲战争的性质问题。对于战争性质的认识,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集团是有不同的认识标准的。尽管本篇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待战争性质的,因而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它在继承前代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明确赋予战争以“顺”与“逆”、“直”与“曲”,即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区别,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八月,赵郡王李孝恭奉命进讨据守丹阳称帝反唐的辅公祏,行前在与诸将饮筵席上,出乎意料地发现杯中酒呈红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怪异现象,满座皆惊惑不解,认为这对出师不吉利。唯独主帅李孝恭镇定自若,泰然处之。对此种怪异现象,孝恭从容不迫地解释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自顾无负于物,诸公何见忧之深!
公祏恶积祸盈,今承庙算以致讨,盌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后征。”(见《旧唐书·李孝恭传》,下同)孝恭一席鞭辟入里的话语,不禁使诸将狐疑顿释,情绪安定下来。作为唐军主帅的李孝恭在突遇某种变异现象时,不但自己不惊惑、不迷信,而且还能及时令人信服地予以解惑释疑,从而保持了部队的高度稳定,这无疑是确保尔后作战胜利的重要条件。当然,唐军此战的胜利,更主要原因还在于李孝恭能够从实际出发,实施恰到好处的作战指导。首先,当对方来攻之时,他采取了“坚壁不与斗”的方针,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态势;其次,他“使奇兵断其粮道”,陷对方于饥疲状态;第三,又“使羸兵扣贼垒挑之”(见《新唐书·李孝恭传》),诱使对方陷入唐军精骑包围之中,结果,一战大败辅公祏军。公祏穷蹙不支,弃丹阳东走,孝恭急命骑将追击,至武康而活捉辅公祏,“江南悉平”。
【译文】
大凡战争中所说的“人战”,是指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破除各种影响士气的迷信邪说的问题。在出兵征战的过程中,或是遇到恶鸟群集主帅旗竿上,或呈出现杯中酒变成血红色,或是发生指挥旗竿突然折断等怪异现象时,唯有主将及时作出正确决断,才能稳定军心士气。倘若所进行的战争,是以正义攻讨叛逆,以正直征伐邪曲,以贤能进击愚顽,都应坚信必胜无疑。诚如兵法所说:“要禁绝迷信,消除疑惑,部队才能至死不会逃跑。”唐朝武德六年,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辅公祏据丹阳举兵反唐,高祖李渊诏命赵郡王李孝恭等人率军讨伐他。唐军进发前,孝恭与将吏聚集一堂共进饮筵,当他命人取来一杯水酒欲饮之时,杯中白酒突然变成血红色,在座的诸位将领见此无不惊惧失色,但孝恭举止却坦然自若。他慢慢举起酒杯对大家解释说:“祸福本无门径可入,唯有人们自己召来。大家不要犯疑惑,诸位请看,这杯中的血色正是辅公祏将要被杀头的征兆啊!”说完,一饮而尽,众人仰视,惊惧不安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军对阵后,辅公祏军先是企图凭据险要地形诱使唐军来战而截击之,孝恭却令唐军坚守壁垒而不主动出战,但在同时,他暗中派出奇兵切断了辅军的运粮道路,致使其在陷入缺粮挨饿的情况下,又乘夜进迫李孝恭,孝恭仍然安卧营中不动。第二天,李孝恭派出一些老弱残兵前往敌营挑战,另选精锐骑兵由卢祖尚率领列阵以等待敌人来攻。不一会,孝恭所派的老弱残兵退却下来,辅军紧追不舍,气焰异常嚣张,与卢祖尚骑阵相遭遇,被唐军打得大败。这时,李孝恭乘胜挥军攻破辅军其余阵地,公祏穷蹙不支而逃,唐军骑兵尾随追击,活捉了辅公祏,江南完全被平定。【原文】
凡战,所谓人者①,推人士②而破妖祥③也。行军之际,或枭④集牙旗,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唯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以直伐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⑤唐武德六年,辅公祏⑥反,诏赵郡王李孝恭⑦等讨之。将发,与将士宴集,命取水,水〔忽〕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徐谕之〕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毋疑,诸君,此〔杯中血〕乃公祏授首⑧之征也。”遂饮而尽之,众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李孝恭,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阵以待。俄而羸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⑨,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江南悉平〕。⑩【注释】
①所谓人者:此为《人战》篇解题起句。人者,马本及汪本作“夭士者”,唐本作“妖事者”。从前后文义看,皆误。唯作“人者”,才能构成本篇解题立意的正确起句。故据清咸丰本《百战奇略·人战》校改。
②推人士:谓推举堪当任事的人。人士,唐本作“人事”,亦通。
③妖祥:本谓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妖灾怪异等不吉利现象。
④枭(xiāo):鸟名。亦作“鸮”,俗称猫头鹰。旧传枭食其母,故常以喻恶人或不祥之兆。
⑤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祥,马本及各本皆作“邪”,今据原书校改。⑥辅公祏:本为隋末江淮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唐朝建立后,与杜伏威一道降唐,受任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后据丹阳(今江苏南京)称帝反唐,国号曰宋。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被唐军镇压。⑦李孝恭:唐高祖李渊从父兄之子。因辅佐李渊父子定天下有功,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封赵郡王,贞观初改封河间王,官至礼部尚书。⑧授首:谓被杀。⑨祖尚:即卢祖尚,字季良。隋末据扬州起兵称刺史,后归附唐朝,任交州刺史。
⑩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李孝恭传》;又见《新唐书·李孝恭传》。
87。难战【提示】
本篇以《难战》为题,取义“危难”,旨在阐述将帅所应具备的思想品格及其表率作用的问题。它认为,身为将帅者,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甘苦共众”的思想品格。特别是在危难之际,不可为了保全自身而舍弃部队,只有临难而身先士卒,“同其生死”,才能获得士卒的拥戴和保护。本篇所论实质是讲将帅修养与部队建设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军队建设的经验证明,将帅的思想品格修养及其表率作用怎样,直接影响和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培养与提高。勇敢善战的将帅,其所带出来的部队必定是能攻善守的;畏敌怯战的将帅,其所带出来的部队也不会奋勇杀敌。可见,将帅的思想品格及其表率作用,对部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孙权乘曹操进攻汉中张鲁之机,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曹军将领张辽等仅有部队七千余人;从双方兵力对比看,孙权军十四倍于曹操军,占绝对压倒的优势。但是,战局却是以孙军失败、曹军胜利而告终。综观此战的全过程,曹军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其作战指导的正确是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两点:其一,主将张辽能够依照曹操正确的防御部署预案,乘孙权军尚未形成合围之势的这一有利时机,亲率敢死队突然出城,给孙权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重创其锐,使其顿生畏敌怯战的心理。其二,在孙权受挫于城下,攻城半月不得进展,最后则不得不撤围退军之时,张辽又能及时组织追击,大败孙军,几乎活捉孙权。以上两点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关键又在于身为主帅的张辽,能够临危不惧,甘苦共众。他以自己亲冒矢石、冲锋陷阵的表率作用,把整个部队决心守城、奋勇杀敌的精神,完全焕发出来了,成为克敌制胜的强大战斗力。
【译文】
大凡为将帅者的法则,最重要的在于能够做到与部众同甘共苦。如果遇到危险的地方,将帅不可以抛弃部众而保全自己,不可以面临危难而苟且偷生,应当保护部众同敌人周旋,应当与士卒同生死共战斗。将帅如能做到这样,那么,三军将士又怎能在危难中忘掉自己呢?诚如兵法所说:“将帅面临危难之境地,不能只顾自己安全而忘掉部队不管。”
东汉末,魏公曹操率军攻打孙权回来,派遣大将张辽、乐进和李典等率兵七千多人驻守在合肥。其后,曹操出征张鲁时,他给驻守合肥的护军薛悌写了封信,封面题写道:“敌人来到时方可拆看。”不久,孙权率领大军前来围攻合肥,薛悌与张辽等将这件书而指示打开,上面写道:“如果孙权领兵来进攻,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参战。”诸多将领对此指示都感到迷惑不解。但张辽却心领神会地说:“曹公亲率大军远征在外,等到救兵来到这里时,敌军势必已经把我们打败了。所以曹公指示我们,乘敌军对我尚未形成合围态势之前而出城迎击它,挫煞敌人的嚣张气焰,以安定我们的军心士气,然后才可以守住此城。今日成败的关键,就取决于这一战了。诸位还有什么疑惑的呢?”李典意见与张辽的看法相同。于是,张辽当夜就召募了八百名敢死之士,杀牛犒劳他们,准备在第二天出城大战孙权军。次日黎明时分,张辽身披铠甲率兵出战,他率先冲破敌阵,杀死数十名敌人,击斩二名敌将,大声呼喊自己姓名,猛打猛冲,突然冲到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吃一惊,众将不知所措,慌忙跑上一座高土丘。孙权用长戟护卫自身,张辽大声喝叱要孙权走下高丘决战,孙权却不敢移动一步。后来当他望见张辽所率部众不多时,才调集大军将张辽所部重重包围。张辽挥军左突右冲,奋力向前迅猛冲杀,终于打开一个缺口,带领数十名勇士冲出包围圈。其余尚未冲出包围圈的部众大声呼喊道:“将军要把我们丢弃吗?”张辽听到呼喊声,立即回身再次冲入包围圈,将受困的余众全部救出来,孙权部队竟然没有敢于阻挡的。这一天从黎明交战直到中午,吴军士气已经衰落。张辽得胜返回合肥营地,加修守备工事,自此军心更加稳定,诸将对张辽更加心悦诚服。孙权率军围攻合肥十多天,城池没有攻克,不得不撤围退军。张辽乘机率军追击,几乎把孙权活捉了。【原文】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法曰:“见危难,毋忘其众。”①魏曹操征孙权还,〔使〕张辽、乐进②、李典③将七千④余人屯合肥⑤。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⑥其函曰:“敌至乃发。”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李典意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击突至权麾下。
权大惊,众不知所以,走登高〔冢〕。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解,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将军岂舍我耶?”辽复还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辽〔还〕修守备,众心乃安⑦,〔诸将〕悦服。权守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辽率诸将追击,几复获权。⑧【注释】
①见危难,毋忘其众:语出《司马法·定爵第三》。
②乐进: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南)人,字文谦。有胆略,从曹操征伐,屡建战功。官至右将军,封广昌亭侯。
③李典:山阳巨野(今山东巨野东北)人,字曼成。从曹操征伐,战绩颇著,官至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④七千:马本及汪本皆作“七十”,与史载不符,今从唐本。
⑤合肥:故城在今安徽合肥西北。
⑥题:史籍原作“署”,《百战奇法》原作者因讳宋英宗嫌名(“曙”),引录时改“署”为“题”。
⑦众心乃安:马本及各本皆颠倒为“众乃心安”,今据史复原。
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88。易战【提示】
本篇以《易战》为题,旨在阐述进攻目标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从易者始”,即拣弱者先打的重要作战原则。它认为,对于屯备数处且有强弱众寡之分的敌人,应当采用避强击弱的指导原则,选择弱者、寡者先打,就一定能胜利。战争实践经验表明,进攻目标,特别是首攻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作战的胜败。只有把首攻目标选择在敌人的弱点上,才有可能达成突破一点而及其余的作战目标。强与弱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防御部署,都是由强点和弱点的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先打弱点,不仅容易奏效,而且打下弱点,强点因失去弱点的支持,也就必然转化成为势孤力单的弱点了。因此,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七月,周武帝宇文邕率军进攻北齐,由于没有采纳内史都上士宇文关于“今若用兵,须择其地”(见《北史·宇文传》,下同)
的建议,放弃“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的汾曲弱点不打,而把战略首攻目标选在敌人“精兵所聚”的河阳强点上,结果无功而还。次年,周武帝接受教训,采纳了宇文的建议,首先从汾曲齐军防御薄弱的地段发动攻击,迅速攻陷晋州,尔后继续东进,于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终于灭亡了北齐。从周武帝前后两次对齐作战的实践看,由于战略首攻目标选择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战果,充分证明了进攻目标“从易者始”,亦即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原则,乃是克敌制胜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译文】
大凡进攻作战的法则,一般是从敌人最容易被战胜的地方开始进攻。敌人如果屯兵防守的地方多处,必有力量强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对此,我军应当远离敌人的强点而进攻其弱点,避开敌人兵多之处而打击其兵少之处。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
据《北史》记载,(北周建德四年)周武帝宇文邕准备进攻北齐的河阳,当问计于臣下的时候,内史都上士宇文献策说:“今天我们对齐作战,必须正确选择进攻目标。河阳地处军事要冲,北齐的精锐部队集中在那里,我们即使是倾尽全力去围攻它,恐怕也很难达到目的。若依我的看法,敌人的汾水弯曲之处,戍卫的城垒较小,而且山势平缓,进攻那里是容易夺取的。”但周武帝并没有采用这个建议,因而师出竟无功而还。建德五年,周武帝亲率大军进攻北齐,完全采用了宇文的计策,最终于次年正月灭亡了北齐。【原文】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始。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①《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②,〔谋及臣下〕,宇文③〔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冲要,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④,戍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⑤。〔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计。后终于平齐。〕⑥【注释】
①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语出《孙子兵法·形篇》。②河阳: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北齐时在此筑南城、北城、中潬城三城,成为军事重镇。
③宇文: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宇文弱”,今据史校改。宇文,鲜卑族,字公辅。博学多才。北周时官至内史都上士,隋代任尚书左丞、礼部尚书等职。④汾之曲: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分之曲”,今据史校改。汾之曲,即汾水之弯曲处。
⑤师竟无功:马本及各本皆作“终无成功”,不尽原义,故据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北史·宇文传》;又见《隋书·宇文传》。
89。离战【提示】
本篇以《离战》为题,乃取“离间”之义,旨在阐述如何采用离间之计以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主张,在对敌作战中,应该随时注意捕捉和利用敌国君臣之间的裂痕,派遣间谍进行离间,扩大和加深敌人内部矛盾,然后以精锐部队乘隙攻击之,就能达成战胜敌人的企图。篇中所引“亲而离之”,系孙子所论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其意思是,对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分化它。以离间为策略手段来破坏敌人的内部团结,目的在于为我战胜敌人创造可乘之机和有利条件。因而,离间之计,在古代作战中是常被兵家所采用的一种克敌制胜的有效方法,此计施于昏君庸主与贤相良将之间,尤为见效。战国末期,齐将田单在即墨保卫战中打败燕军,便是巧妙运用离间之计而获胜的成功战例。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奉命率领燕、秦、魏、韩、赵等多国部队进攻齐国,在顺利攻克齐都临淄,迫使齐oe⊥跆油斐呛螅茁恃嗍Α岸Ъ茨保妒芳恰ぬ锏チ写罚峦5笔保锏ノ谒频H渭茨*军守将,他乘燕昭王已死、惠王新立之机,利用燕惠王对乐毅久攻即墨未克的不满和怀疑,派人入燕制造谣言,说乐毅对新王有夙怨,怕杀不敢归国;说乐毅名为攻齐,实欲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又说齐人最怕燕国另派主将来,等等。燕惠王本来久与乐毅有矛盾,听此谣言后便信以为真,立即派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无奈,遂投奔赵国。乐毅本是令齐人生畏的燕国名将,他为谣言所中伤而被撤职,不仅使齐将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而且还使燕军将士愤怨不平,加深了燕军内部矛盾,削弱了部队战斗力。这就为齐军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后,田单根据骑劫放松警惕和燕军士气低落的实际情况,乘夜暗以“火牛阵”向燕军实施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地打破了燕军的围攻,取得了反攻初战的关键性胜利。在此基础上,田单抓紧战机,变反攻为进攻,适时组织战略追击,终于取得了大败燕军,使“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的全面胜利。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应当密切注视和利用敌国君臣关系中的矛盾,适时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倘若敌国君臣之间相互猜忌不协,我便乘隙以精锐部队进攻它,必定能够实现战胜敌人的目的。诚如兵法所说:“对内部亲密团结的敌人,要用离间计去破坏他们。”
战国时期,在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军及秦、魏、韩、赵等多国军队进攻齐国,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被迫逃往莒城。燕军获悉齐泯王在莒城后,立即调集兵力合围莒城。此时,楚国将领淖齿率军援救齐国,因此而被齐湣王任为国相。淖齿打算与燕将乐毅平分齐国土地,于是抓住齐湣王在历数其罪状后便把他杀掉了。但齐国将士仍然坚守莒城和即墨,以抵抗燕军进攻,致使燕军几年没能攻克二城。燕将乐毅只好率军继续围城。这时由于即墨守城将领战死,该城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军。不久,燕昭王病死,其子惠王即位,他在作太子时曾与乐毅发生过矛盾。田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施以离间之计,扬言说:“乐毅因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被惠王杀头而想联合各国军队称王于齐国,只是齐国人心尚未归附,所以他便暂缓进攻即墨以等待齐人归顺。现在,齐国人唯一担心的,是怕燕国派遣其他将领来代替乐毅,那时即墨将会变成一座残破城邑了。”燕惠王听到这个谣言后竟信以为真,于是便派遣骑劫取代了乐毅。乐毅无奈便逃往赵国,燕国将士从此产生不和。其后,田单找来一个士卒诈称是神师出世佐助他作战,并采用“火牛阵法”,大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七十多座城邑,又去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都城临淄。
【原文】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
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①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②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③出奔于莒④。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⑤,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⑥以拒燕兵,数年⑦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⑧为将军。顷之,〔燕〕昭王薨,惠王⑨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出之,列火牛阵⑩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⑾自莒入临淄。⑿【注释】
①亲而离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乐毅:战国燕名将。燕昭王时,任上将军,封昌国君。昭王死后,惠王轻信谣言,以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逃往赵国。
③oe⊥酰杭雌雘e⊥跆锏兀踔印:笤谘嗑Чハ拢谲斐潜怀炷壮菟薄*④莒:周代所封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东莒县。
⑤齐相: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齐祖”,今据史校改。⑥即墨:战国齐邑。故址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⑦数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数月”,今据史校改。⑧田单:战国齐名将。齐oe⊥跏蔽僮褪修颉F胂逋跏币蛟诩茨烙街衅蒲嘤泄Γ环馕财骄*⑨惠王:即燕惠王,昭王之子。
⑩火牛阵:即战国齐将田单在即墨防御战中击败燕军围攻时所采用的一种战术。他将千余头牛披上画以五彩龙纹的外衣,在牛角上缚以尖刀,牛尾上捆以浸泡油脂的苇草,乘夜暗点燃苇草,驱赶牛群猛冲燕军阵地,再以五千士卒紧随牛后冲杀,结果大败燕军,收复了失地。此种战法,后人名之曰“火牛阵”。
⑾襄王:即齐襄王田法章,oe⊥踔印e⊥醣怀壮萆彼篮螅ㄕ乱湫彰谲焯冯讣易饔度耍竽壮堇肟斓兀ㄕ伦匝晕猳e⊥踝樱蚨卉烊肆⑽酢*⑿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田单列传》。90。饵战【提示】
本篇以《饵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警惕和防止中敌“饵兵”之计的问题。它认为,所谓“饵兵”,就是“以利诱之”的一种战法。强调在交战中,对于敌人施放的诱饵,诸如牛马、财物、辎重等等,不可随意拾取,否则,必为敌人所乘而导致作战失败。篇中所引“饵兵勿食”一语系孙子所论“用兵八则”之一,意思是,对于敌人设置的诱饵,不要贪利上钩。历史的经验表明,设“饵兵”是古代作战中常见的一种诱敌就范的战法。本篇所论及的“饵兵”,仅是以“物”作诱饵的几种情况,至于以小股部队或以假情况诱敌上当的,也是兵家常用的“饵兵”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战争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的、政治的利益相联系的,因此,为利而战,也就极易为利所诱惑而导致作战失败。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在作战指导上,既能注意警惕和防止自己中敌“饵兵”之计,又能重视捕捉敌人贪利的弱点而巧用“饵兵”之谋战胜它。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曹操击败袁绍追兵的延津之战,就是巧用“饵兵”之计取胜的。白马之战后,袁绍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南下追击曹操至延津。曹操在延津之南依山布阵,当时只有“不满六百”的骑兵,而袁绍有五六千骑兵,十倍于曹操军。在此兵力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曹军如果硬拚是难以战胜袁军的。有鉴于此,曹操巧施“饵兵”
之计,先是下令士卒“解鞍放马”以麻痹和骄纵袁绍军,尔后遗留辎重于道旁以引诱袁军来抢夺。待到袁军迫近争抢辎重而致队伍混乱不堪之时,曹操立即命令士卒上马,突然发起攻击,出敌不意地一举击败袁绍军,为其后官渡之战歼灭袁绍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饵战”,并不是说叫士兵把毒药放在饮食中,而是用各种“利”来诱使敌人上钩,这都叫做“饵兵”战法。例如,在敌我双方交战中,敌人或者利用牛马,或者委弃财物,或者舍置辎重,切记对此不可随意拾取,而一旦拾取时则必为敌人所乘,导致作战失败。诚如兵法所说:“对于敌人的设饵引诱,不可贪利上钩。”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派兵进攻白马,曹操率军把他打败,击斩其大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被围困的局面,然后迁移当地居民沿着黄河而西行。袁绍这时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军,一直追到延津之南而扎营。曹操所率部队驻扎在南面的山坡下,命令所属骑兵都卸下马鞍,放开战马。此时,白马方面的曹军运输车队正行进在路上。曹操的将领们认为敌人的骑兵众多难以战胜,不如退还保卫部队营地为好。但谋士荀攸向大家解释说:“这正是我们所以能用饵兵诱敌上钩的好机会,怎么可以撤走而失去这一战机呢!”袁绍的骑将文丑与刘备此时率领五六千骑兵前后赶到这里。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了。”曹操说:“还不可以上马迎战。”过了一会儿,袁绍的骑兵逐渐增多,有的已分散奔向曹操的运输车队。曹操这时下达命令说:“可以上马出击敌人了。”于是骑兵都纷纷上马待战。当时,曹操以不满六百的骑兵,乘敌不备,挥军猛击,大败袁军,斩了大将文丑。
【原文】
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乘牛马,或委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之,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①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遣兵攻白马,操击破之,斩其将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渡河追之,军至延津南。操勒兵驻营南坡下,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谓饵兵,如之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②骑前后至。诸将曰:“可上马。”操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③【注释】①饵兵勿食: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②五六千: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五六十”,今据史校改。③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本篇以《声战》为题,取其虚张声势之义,旨在阐述进攻作战中采用“声东击西”战法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采用“声东而击西”战法进攻敌人,就可以使敌人不知从何处对我进行有效防守,从而便可为我造成歼敌的有利条件和可乘之机。“声东击西”战法,实际上是一种佯动误敌手段。采用此法,往往可以诱使敌人上当和调动敌人就范,进而达成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作战效果。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声东击西”便成为兵家经常用以进攻敌人的有效战法。东汉初年,汉将耿弇攻取临淄与西安两地的作战,就是巧妙运用此法而获胜的。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建威大将军耿弇在取得平定济南的作战胜利后,继而率军向割据势力张步发动进攻。当时,张步率军驻守于剧县,为了阻截汉军攻势,他一面急令其弟张蓝率领精兵二万进驻西安,一面又令其所隶诸郡太守集兵万余坚守临淄,企图以相距仅四十里的两城构成犄角之势,来阻挡汉军的进攻。此时,耿弇率军已进至画中,恰在西安与临淄两城之间。他从“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的敌情实际出发,采取了声言攻西安而实攻临淄的“声东击西”战法,出敌不意地首先攻占了守备薄弱的临淄。结果,敌人临淄一失,西安守敌顿形孤立。在此形势下,张蓝被迫放弃西安而逃住剧地张步处,耿弇兵不血刃地进占了西安,取得了“击一而得二”的重大胜利,从而为汉军此后彻底平定张步割据势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声战”,就是用虚张声势的佯动战法来迷惑敌人。声言攻其东而实际击其西,声言攻其彼而实际击其此。这样,便可迫使敌人不知道究竟从哪里进行防守;而我军真正所要进攻的,恰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诚如兵法所说:“善于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
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率军同割据势力张步相对抗。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二万人进驻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四十余里。耿弇率军进至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五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进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我们现在进攻临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该城守敌惊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又将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军深入敌境作战,没有后方供应,十天之内,不经交战便将陷入困境。诸位所谈意见,看不到有何恰当可取之处。”于是,耿弇挥军进攻临淄,半天即攻克,进占了该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率兵逃跑了,汉军不战而得西安。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①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②,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③,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④,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⑤,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⑥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⑦,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⑧【注释】
①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西安:县名。故址在今山东桓台东。③临淄:县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北。
④画中:邑名。东汉时又称“棘里亭”,位于今山东临淄西。
⑤蓐食:据《方言》云:“蓐,厚也。”蓐食,谓丰厚饮食。这里指战前令士卒饱餐。
⑥卒(cù):同“猝”,谓突然、急促,引申为马上、立即之意。
⑦转输:谓转运输送物资。这里指后勤供应。
⑧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耿弇传》。
82。和战【提示】
本篇以《和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运用“和谈”手段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必须首先伪与敌人议和,以此来麻痹敌人,乘其懈怠不备之隙而以精兵袭击之,就可以把敌人打败。本篇引自《孙子兵法》的“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据《说文》、《集韵》释义,约者,意谓屈困、受挫;整个句意是,尚未陷入屈困境地而主动前来请和的敌人,必定是另有图谋的。古代战争实践的经验表明,军事战略的胜利往往离不开政治策略的紧密配合,而伪与议和则是兵家常常用以迷惑和麻痹敌人的重要策略手段。然而,善战者不仅应当善于运用“伪和”手段配合军事进攻以夺取对敌作战的胜利,而且更应当善于识别敌人的“伪和”阴谋以挫败其战争企图。这样,才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秦末刘邦进攻嶢关之战,就是运用“伪和”手段取胜的一个战例。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立即强攻拒守嶢关的秦军。但谋士张良认为,秦军力量尚强,不可轻敌硬攻。他根据秦军多系屠夫、商人子弟而容易利诱收买的实际情况,建议派遣说客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秦营议和收买之。刘邦完全采纳照办。秦军将领果然被利诱收买而丧失了警惕。刘邦“因其懈怠”而挥军突然袭击,结果大败秦军,攻占了嶢关,为尔后直驱咸阳,灭亡秦朝,奠定了胜利基础。【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战前先派使者伪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这样,我可乘敌松懈麻痹之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敌军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
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进击嶢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以财物利诱所买动的。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嶢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嶢关收买秦将。”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西向袭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嶢关,把秦军打得大败。
【原文】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击之,其军可败。
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②,欲以二万人击嶢关②,张良④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⑤,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⑥〔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秦将⑦。〕”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⑧〕,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⑨【注释】
①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
②武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南东南。
③嶢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因临嶢山而得名。自古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
④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字子房。先世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曾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秦末农民战争中,他聚众归附刘邦。其后,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多所献策,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汉建立后,封留侯。
⑤屠、贾子:即屠夫、商人子弟。贾(gǔ),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亦称“坐商”。
⑥五万人: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万人”,今据史校改。⑦持重宝啖秦将: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陆贾”,今据史校改。啖(dàn),引诱,利诱。⑧咸阳:秦朝都城。位于今陕西咸阳东北。
⑨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又见《汉书·张良传》。
83。受战【提示】
本篇以《受战》为题,旨在阐述处于被敌包围的情况下作战所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凡在我军突然被敌重兵包围的情势下,不可轻易逃走,以防敌人尾随追击。应当在查明敌情后,布列圆形阵地以迎战敌人的围攻。纵然敌人包围我时留有缺口,我当自行予以堵塞,以此坚定士卒拚死奋战的决心。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被敌人重兵包围的形势下,是坚持抗击,还是撤离战斗,不可一概而论,应当根据敌情、我情、地形等各方面条件而定。
正确的作战指导应该是,依据实际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得赢时不打,是保守主义,容易丧失战机;打不赢时硬打,是冒险主义,容易遭到失败。古今中外作战,情况虽异,其理则一。这是我们阅读《受战》篇不可不加考虑的问题。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532年),高欢率军击败尔朱兆等人进攻的邺城之战,就是在彼己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和己方处于被围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当时,已进占邺城的高欢所部骑兵不满二千、步兵不满三万,面对方尔朱兆则四路会攻,总兵力号称二十万,是高欢兵力的六倍多。但是,高欢面对即将被敌人重兵包围的严峻形势,却临危不惧,从容应战。他率军凭据韩陵山有利地形,布列成环形阵地迎战敌人。交战中,高欢利用敌人内部不和、缺乏统一指挥的弱点,采取集中兵力先攻一路、各个击破的战法,首先以精锐步骑兵击败了尔朱兆一路,然后逐次击败各路,从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反包围作战的成功战例。【译文】
大凡在作战中,如果敌人兵多我军兵少,敌人突然对我实施包围时,我必须在查明敌人众寡强弱情况后采取行动,不可轻易未经交战就逃走,这主要怕被敌人尾随追击。(在力量对比可以迎战敌人的情况下),我应布列成圆形阵地而外向,以迎战敌人的围攻;敌人即使留有缺口处,我军应当自己把它堵塞,以此坚定士卒拚死一战的决心,四面奋击围攻之敌,这样就一定能获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如果兵力众多,就要在查明敌情后,准备在可能被包围的情况下迎战敌人。”
《北史》记载: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高欢率兵讨伐并州刺史尔朱兆。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532年)春,高欢便攻占了邺城。这时,尔朱光率军自长安出发,尔朱兆率军自晋阳出发,尔朱度律率军自洛阳出发,尔朱仲远率军自东郡出发,企图四路会师于邺城地区围攻高欢军,共有兵力二十万人,凭据洹水而扎营。高欢领兵自邺南下进驻紫陌,其部队有骑兵不足二千人、步兵不满三万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高欢将其部队于韩陵山布列成环形阵地,又把牛驴连缀一起堵塞了自己部队的退路。于是,部队将士都定下了拚死一战的决心。高欢挑选精锐步骑兵从阵地中突然冲出,四面袭击围攻之敌,结果大败尔朱兆等部队。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①《北史》:魏普泰元年,高欢讨并州刺史②尔朱兆③。孝武帝永熙元年春,拔邺④。尔朱光⑤自长安,兆自并州⑥,度律⑦自洛阳,仲远⑧自东郡⑨,同会于邺,众二十万,挟洹水⑩而军。欢出顿紫陌⑾,马不满二千⑿,步不满三万,〔众寡不敌〕。乃于韩陵⒀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路。〔于是〕将士皆为死志,选精锐步骑从中出,四面击之,大破兆等。⒁【注释】
①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但“受敌”原文作“受裹”,义同不改。
②并州刺史: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信都校尉”,今据史校改。
③尔朱兆:鲜卑族。北魏秀容部落首领尔朱荣从子,曾任平远将军。
荣死后,他据晋阳叛魏进攻洛阳,俘虏了孝庄帝元子攸。后为高欢击败自杀。
④邺:即邺城。故址在今河南安阳。
⑤尔朱光:即尔朱天光,尔朱荣从祖兄之子,官至左卫将军。后在攻邺作战中被高欢执杀。
⑥并州:州名。治所晋阳,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⑦度律:即尔朱度律,尔朱荣从父之弟。高欢率军进攻尔朱兆时,他虽引兵赴援,但因与尔朱兆有矛盾,故不战先退,为高欢所追杀。
⑧仲远:即尔朱仲远,尔朱荣的从弟。在其配合尔朱兆进攻高欢作战中,为欢击败,逃往南朝梁,死于江南。
⑨东郡: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⑩洹水:亦称“安阳河”,源于今河南林县北,东向流经安阳。
⑾紫陌:地名。原名“祭陌”。故址在今河南临漳西。
⑿二千: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三千”,今据史校改。
⒀韩陵:即韩陵山,位于今河南安阳东北。
⒁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齐本纪上》。
84。降战【提示】
本篇以《降战》为题,旨在阐述接收降敌时应注意掌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对于来降之敌,必须查明其真伪后再决定是否接收。为了防止敌人诈降,在派员探明敌情的同时,要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这样,才能有胜无败。本篇引自《旧唐书》的“受降如受敌”一语,意思是,接收来降之敌要像迎战来攻之敌一样。这实质是讲对待降敌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备,以防其诈的问题。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以诈制敌,这在战争史上是常见的现象。作为战争指导者,在多行诡诈的战争场合,只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才能识破敌人的诡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本篇所论,对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东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进攻张绣的宛城之战,就是在张绣的诈降阴谋欺骗下遭受挫折的。当时,张绣面对曹操大军的进攻,深知自己兵力弱小而无法抵挡,于是便以诈降为手段,骗取了曹操的相信,不久又举兵反叛。而失去警惕的曹操,在张绣突然起兵的袭击下,损失惨重,其子曹昂及弟子安民等人被杀,他本人也为流矢所伤,被迫撤回舞阴。曹操此战之受挫,他自己认为是由于当时没有取张绣人质的缘故。但这仅是曹操失误的表面现象。究其真正原因,则在于曹操没有识破张绣诈降阴谋的欺骗性,缺乏“受降如受敌”的思想准备,因而在实践中丧失警惕,放松戒备,给张绣再次举兵反叛以可乘之隙。这是为将帅者不可不引以为训的。
【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敌人未战而来投降,一定要查明其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要向远处派员探明敌情,日以继夜地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麻痹;要严令副将整饬队伍,严阵以待,(以防敌人诈降阴谋)。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要遭到失败。诚如兵法所说:“接收前来投降的敌人,要像迎战前来进攻的敌人那样警觉谨慎。”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率军进攻据守宛城的张绣,而收降了他。张绣降后又翻悔而再次举兵反叛。他率军突然袭击曹操军,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及其弟子曹安民等,曹操本人也为流矢射伤,被迫率师退到舞阴。张绣率领骑兵前往袭击,曹操挥军迎战而破之。张绣兵败逃往穰城,与刘表所部合为一处。战后曹操对将领们说:“我收降张绣这件事,失误在于当时没有取其人质相挟制,以致造成此种被动局面。我知道自己所以受挫的原因就在于此。请诸位看吧,从今往后再也不会遭到这种失败了。”
【原文】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堠,日夜设备,不可怠忽。严令偏裨①,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法曰:“受降如受敌。”②后汉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于宛,降之。〔绣〕既而悔恨复叛,袭击曹操军,杀曹操长子昂③、〔弟子安民〕,操中流矢,师还舞阴④。绣将骑来〔抄〕,操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操谓诸将曰:“吾降⑤绣,失在不便取〔其〕质,以致如此。〔吾知所以败〕。诸将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类。”⑥【注释】
①偏裨:指偏将、裨将,皆为副将。
②受降如受敌:语出《旧唐书·裴行俭传》。
③长子昂:马本及各本皆作“长吏及子昂”,但史无“长吏”之说,故改。④舞阴:县名。故址在今河南泌阳北。
⑤降: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强”,今据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85。天战【提示】
本篇以《天战》为题,乃取“天时”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发动战争的时机选择问题。它认为,要对敌国发动进攻,必须选择有利战略时机,而不能靠占卜“孤虚向背”来确定进攻的时日和吉凶。当敌国出现“君暗政乱”和“旱蝗冰雹”等人祸天灾之时,就是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选择此种“天时”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从其本原来讲,乃是物质的运动在军事领域的特殊表现,战争指导者要驾驭战争并获取胜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研究和指导战争。实践经验表明,在已具备实施战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前提下,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得是否恰当有利,将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成败。本篇能够依据敌情实际着重论述了战略进攻时机的正确选择问题,摒弃了阴阳五行家在战争问题的玄虚迷信色彩,无疑是历史的一种进步,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灭亡北齐的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于周武帝在实施战争指导上能够正确选择进攻时机的结果。当时,北齐后主高纬十分昏庸腐败,致使奸佞擅权,贤相受诛,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国家已呈“土崩之势”。周武帝宇文邕及时把握此种有利时机,于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十月,亲率大军东征,以“破竹之势”(见《北史·周本纪下》),迅猛进攻,于次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一举而灭亡了北齐,为统一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译文】
大凡要出动军队,讨伐罪魁祸首,拯救受难百姓,必须选在天时条件对我有利的时机,而不是依靠占卜推算出兵日时的吉凶。(这里所说的天时有利),是指敌国君主昏庸,政治混乱;军队骄横,百姓饥困;贤臣遭贬,无辜被杀;干旱蝗灾,冰雹水涝等人祸天灾接连不断。如果敌国有这些情况发生,我便乘机出兵进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顺应天时而出兵攻战(就能克敌制胜)。”
北齐后主高纬隆化元年(公元576年),提拔重用了一批邪恶谄媚之徒,让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操纵天下命运,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等人参掌军国大政。他们拉帮结派各树党羽,提拔官员超越正常次序,官职爵位可用钱财买到,构陷冤狱能用贿赂铸成,紊乱国政残害无辜人民,从而导致旱涝蝗灾、土匪强盗同时发生;他们还猜忌仇恨正派的亲王大臣,结果都无罪而遭到迫害。例如贤明有功的丞相斛律光及其弟弟荆山公斛律羡,都是无罪而同时惨遭杀害的。就在北齐伏弱成衰之象逐渐显露,土崩瓦解之势很快便可看到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邕乘此有利时机,亲率大军东征,一举而灭亡了北齐。
【原文】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在天时①,非孤虚向背②也。乃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冰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③东齐④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⑤、和士开⑥、高阿那肱⑦、穆提婆⑧、韩长鸾⑨等宰制天下,陈德信⑩、邓长颙、何洪珍⑾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使旱蝗、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伏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⑿【注释】
①天时:中国古代著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其含义可因不同著作而各不相同。有指自然变化的时序;有指节气、气候、阴阳寒暑变化的;有指天命的;有指天灾的,等等。本篇这里是指敌国因天灾人祸而造成的为我所乘的时机。
②孤虚向背:语见唐李筌《太白阴经·人谋上·天无阴阳篇》但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孤虚向于”,故改。孤虚,是古代一种占卜推算日时的迷信,即以天干为日,地支为辰,日辰不全为孤虚,又称“空亡”。如占卜时得孤虚日,则认为不吉利,主事将不成。③顺天时而制征讨:语出《贞观政要·畋猎第三十八》,但原文为:“顺天道以杀伐”;又见于宋张预《注孙子·计篇》。
④东齐: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周之东,故又称“东齐”。
⑤陆令萱:北齐天统年间(公元565—575年)左丞相穆提婆之母。
因她为齐后主高纬的乳母而得胡太后昵爱,封为郡君,号称“太姬”。
自此独擅威福于宫中,并伙同其子等奸臣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聚敛无厌,致使朝政日非,民怨沸腾。
⑥和士开:齐后主时官至尚书令,封淮阳王。
⑦高阿那肱:齐后主时官至右丞相,封淮阴王。
⑧穆提婆:陆令萱之子,本姓骆,因母为齐后主乳母而得宠于皇后穆昭仪,奏引入侍,并赐穆姓,拜官左丞相。
⑨韩长鸾:齐后主时官至领军大将军,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均为后主宠幸,时号称“三贵”。⑩陈德信: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陈德言”,今据史校改。陈等以下三人事迹史无记载。⑾何洪珍: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何洪玠”,今据史校改。
⑿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齐本纪下》。
86。人战【提示】
本篇以《人战》为题,旨在阐述战争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为正义而战的问题。
它认为,所谓“人战”,就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破除迷信邪说以坚定部队斗志的问题。出师过程中,凡遇各种怪异现象,都要主将给予妥善解决,以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只要所进行的是“以顺讨逆,以直伐曲”的战争,都要坚定不移地去战斗。本篇这里所说的“以顺讨逆,以直伐曲”,实际是讲战争的性质问题。对于战争性质的认识,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集团是有不同的认识标准的。尽管本篇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待战争性质的,因而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它在继承前代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明确赋予战争以“顺”与“逆”、“直”与“曲”,即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区别,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八月,赵郡王李孝恭奉命进讨据守丹阳称帝反唐的辅公祏,行前在与诸将饮筵席上,出乎意料地发现杯中酒呈红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怪异现象,满座皆惊惑不解,认为这对出师不吉利。唯独主帅李孝恭镇定自若,泰然处之。对此种怪异现象,孝恭从容不迫地解释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自顾无负于物,诸公何见忧之深!
公祏恶积祸盈,今承庙算以致讨,盌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后征。”(见《旧唐书·李孝恭传》,下同)孝恭一席鞭辟入里的话语,不禁使诸将狐疑顿释,情绪安定下来。作为唐军主帅的李孝恭在突遇某种变异现象时,不但自己不惊惑、不迷信,而且还能及时令人信服地予以解惑释疑,从而保持了部队的高度稳定,这无疑是确保尔后作战胜利的重要条件。当然,唐军此战的胜利,更主要原因还在于李孝恭能够从实际出发,实施恰到好处的作战指导。首先,当对方来攻之时,他采取了“坚壁不与斗”的方针,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态势;其次,他“使奇兵断其粮道”,陷对方于饥疲状态;第三,又“使羸兵扣贼垒挑之”(见《新唐书·李孝恭传》),诱使对方陷入唐军精骑包围之中,结果,一战大败辅公祏军。公祏穷蹙不支,弃丹阳东走,孝恭急命骑将追击,至武康而活捉辅公祏,“江南悉平”。
【译文】
大凡战争中所说的“人战”,是指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破除各种影响士气的迷信邪说的问题。在出兵征战的过程中,或是遇到恶鸟群集主帅旗竿上,或呈出现杯中酒变成血红色,或是发生指挥旗竿突然折断等怪异现象时,唯有主将及时作出正确决断,才能稳定军心士气。倘若所进行的战争,是以正义攻讨叛逆,以正直征伐邪曲,以贤能进击愚顽,都应坚信必胜无疑。诚如兵法所说:“要禁绝迷信,消除疑惑,部队才能至死不会逃跑。”唐朝武德六年,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辅公祏据丹阳举兵反唐,高祖李渊诏命赵郡王李孝恭等人率军讨伐他。唐军进发前,孝恭与将吏聚集一堂共进饮筵,当他命人取来一杯水酒欲饮之时,杯中白酒突然变成血红色,在座的诸位将领见此无不惊惧失色,但孝恭举止却坦然自若。他慢慢举起酒杯对大家解释说:“祸福本无门径可入,唯有人们自己召来。大家不要犯疑惑,诸位请看,这杯中的血色正是辅公祏将要被杀头的征兆啊!”说完,一饮而尽,众人仰视,惊惧不安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军对阵后,辅公祏军先是企图凭据险要地形诱使唐军来战而截击之,孝恭却令唐军坚守壁垒而不主动出战,但在同时,他暗中派出奇兵切断了辅军的运粮道路,致使其在陷入缺粮挨饿的情况下,又乘夜进迫李孝恭,孝恭仍然安卧营中不动。第二天,李孝恭派出一些老弱残兵前往敌营挑战,另选精锐骑兵由卢祖尚率领列阵以等待敌人来攻。不一会,孝恭所派的老弱残兵退却下来,辅军紧追不舍,气焰异常嚣张,与卢祖尚骑阵相遭遇,被唐军打得大败。这时,李孝恭乘胜挥军攻破辅军其余阵地,公祏穷蹙不支而逃,唐军骑兵尾随追击,活捉了辅公祏,江南完全被平定。【原文】
凡战,所谓人者①,推人士②而破妖祥③也。行军之际,或枭④集牙旗,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唯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以直伐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⑤唐武德六年,辅公祏⑥反,诏赵郡王李孝恭⑦等讨之。将发,与将士宴集,命取水,水〔忽〕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徐谕之〕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毋疑,诸君,此〔杯中血〕乃公祏授首⑧之征也。”遂饮而尽之,众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李孝恭,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阵以待。俄而羸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⑨,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江南悉平〕。⑩【注释】
①所谓人者:此为《人战》篇解题起句。人者,马本及汪本作“夭士者”,唐本作“妖事者”。从前后文义看,皆误。唯作“人者”,才能构成本篇解题立意的正确起句。故据清咸丰本《百战奇略·人战》校改。
②推人士:谓推举堪当任事的人。人士,唐本作“人事”,亦通。
③妖祥:本谓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妖灾怪异等不吉利现象。
④枭(xiāo):鸟名。亦作“鸮”,俗称猫头鹰。旧传枭食其母,故常以喻恶人或不祥之兆。
⑤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祥,马本及各本皆作“邪”,今据原书校改。⑥辅公祏:本为隋末江淮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唐朝建立后,与杜伏威一道降唐,受任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后据丹阳(今江苏南京)称帝反唐,国号曰宋。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被唐军镇压。⑦李孝恭:唐高祖李渊从父兄之子。因辅佐李渊父子定天下有功,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封赵郡王,贞观初改封河间王,官至礼部尚书。⑧授首:谓被杀。⑨祖尚:即卢祖尚,字季良。隋末据扬州起兵称刺史,后归附唐朝,任交州刺史。
⑩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李孝恭传》;又见《新唐书·李孝恭传》。
87。难战【提示】
本篇以《难战》为题,取义“危难”,旨在阐述将帅所应具备的思想品格及其表率作用的问题。它认为,身为将帅者,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甘苦共众”的思想品格。特别是在危难之际,不可为了保全自身而舍弃部队,只有临难而身先士卒,“同其生死”,才能获得士卒的拥戴和保护。本篇所论实质是讲将帅修养与部队建设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军队建设的经验证明,将帅的思想品格修养及其表率作用怎样,直接影响和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培养与提高。勇敢善战的将帅,其所带出来的部队必定是能攻善守的;畏敌怯战的将帅,其所带出来的部队也不会奋勇杀敌。可见,将帅的思想品格及其表率作用,对部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孙权乘曹操进攻汉中张鲁之机,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曹军将领张辽等仅有部队七千余人;从双方兵力对比看,孙权军十四倍于曹操军,占绝对压倒的优势。但是,战局却是以孙军失败、曹军胜利而告终。综观此战的全过程,曹军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其作战指导的正确是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两点:其一,主将张辽能够依照曹操正确的防御部署预案,乘孙权军尚未形成合围之势的这一有利时机,亲率敢死队突然出城,给孙权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重创其锐,使其顿生畏敌怯战的心理。其二,在孙权受挫于城下,攻城半月不得进展,最后则不得不撤围退军之时,张辽又能及时组织追击,大败孙军,几乎活捉孙权。以上两点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关键又在于身为主帅的张辽,能够临危不惧,甘苦共众。他以自己亲冒矢石、冲锋陷阵的表率作用,把整个部队决心守城、奋勇杀敌的精神,完全焕发出来了,成为克敌制胜的强大战斗力。
【译文】
大凡为将帅者的法则,最重要的在于能够做到与部众同甘共苦。如果遇到危险的地方,将帅不可以抛弃部众而保全自己,不可以面临危难而苟且偷生,应当保护部众同敌人周旋,应当与士卒同生死共战斗。将帅如能做到这样,那么,三军将士又怎能在危难中忘掉自己呢?诚如兵法所说:“将帅面临危难之境地,不能只顾自己安全而忘掉部队不管。”
东汉末,魏公曹操率军攻打孙权回来,派遣大将张辽、乐进和李典等率兵七千多人驻守在合肥。其后,曹操出征张鲁时,他给驻守合肥的护军薛悌写了封信,封面题写道:“敌人来到时方可拆看。”不久,孙权率领大军前来围攻合肥,薛悌与张辽等将这件书而指示打开,上面写道:“如果孙权领兵来进攻,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参战。”诸多将领对此指示都感到迷惑不解。但张辽却心领神会地说:“曹公亲率大军远征在外,等到救兵来到这里时,敌军势必已经把我们打败了。所以曹公指示我们,乘敌军对我尚未形成合围态势之前而出城迎击它,挫煞敌人的嚣张气焰,以安定我们的军心士气,然后才可以守住此城。今日成败的关键,就取决于这一战了。诸位还有什么疑惑的呢?”李典意见与张辽的看法相同。于是,张辽当夜就召募了八百名敢死之士,杀牛犒劳他们,准备在第二天出城大战孙权军。次日黎明时分,张辽身披铠甲率兵出战,他率先冲破敌阵,杀死数十名敌人,击斩二名敌将,大声呼喊自己姓名,猛打猛冲,突然冲到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吃一惊,众将不知所措,慌忙跑上一座高土丘。孙权用长戟护卫自身,张辽大声喝叱要孙权走下高丘决战,孙权却不敢移动一步。后来当他望见张辽所率部众不多时,才调集大军将张辽所部重重包围。张辽挥军左突右冲,奋力向前迅猛冲杀,终于打开一个缺口,带领数十名勇士冲出包围圈。其余尚未冲出包围圈的部众大声呼喊道:“将军要把我们丢弃吗?”张辽听到呼喊声,立即回身再次冲入包围圈,将受困的余众全部救出来,孙权部队竟然没有敢于阻挡的。这一天从黎明交战直到中午,吴军士气已经衰落。张辽得胜返回合肥营地,加修守备工事,自此军心更加稳定,诸将对张辽更加心悦诚服。孙权率军围攻合肥十多天,城池没有攻克,不得不撤围退军。张辽乘机率军追击,几乎把孙权活捉了。【原文】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法曰:“见危难,毋忘其众。”①魏曹操征孙权还,〔使〕张辽、乐进②、李典③将七千④余人屯合肥⑤。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⑥其函曰:“敌至乃发。”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李典意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击突至权麾下。
权大惊,众不知所以,走登高〔冢〕。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解,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将军岂舍我耶?”辽复还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辽〔还〕修守备,众心乃安⑦,〔诸将〕悦服。权守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辽率诸将追击,几复获权。⑧【注释】
①见危难,毋忘其众:语出《司马法·定爵第三》。
②乐进: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南)人,字文谦。有胆略,从曹操征伐,屡建战功。官至右将军,封广昌亭侯。
③李典:山阳巨野(今山东巨野东北)人,字曼成。从曹操征伐,战绩颇著,官至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④七千:马本及汪本皆作“七十”,与史载不符,今从唐本。
⑤合肥:故城在今安徽合肥西北。
⑥题:史籍原作“署”,《百战奇法》原作者因讳宋英宗嫌名(“曙”),引录时改“署”为“题”。
⑦众心乃安:马本及各本皆颠倒为“众乃心安”,今据史复原。
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88。易战【提示】
本篇以《易战》为题,旨在阐述进攻目标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从易者始”,即拣弱者先打的重要作战原则。它认为,对于屯备数处且有强弱众寡之分的敌人,应当采用避强击弱的指导原则,选择弱者、寡者先打,就一定能胜利。战争实践经验表明,进攻目标,特别是首攻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作战的胜败。只有把首攻目标选择在敌人的弱点上,才有可能达成突破一点而及其余的作战目标。强与弱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防御部署,都是由强点和弱点的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先打弱点,不仅容易奏效,而且打下弱点,强点因失去弱点的支持,也就必然转化成为势孤力单的弱点了。因此,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七月,周武帝宇文邕率军进攻北齐,由于没有采纳内史都上士宇文关于“今若用兵,须择其地”(见《北史·宇文传》,下同)
的建议,放弃“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的汾曲弱点不打,而把战略首攻目标选在敌人“精兵所聚”的河阳强点上,结果无功而还。次年,周武帝接受教训,采纳了宇文的建议,首先从汾曲齐军防御薄弱的地段发动攻击,迅速攻陷晋州,尔后继续东进,于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终于灭亡了北齐。从周武帝前后两次对齐作战的实践看,由于战略首攻目标选择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战果,充分证明了进攻目标“从易者始”,亦即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原则,乃是克敌制胜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译文】
大凡进攻作战的法则,一般是从敌人最容易被战胜的地方开始进攻。敌人如果屯兵防守的地方多处,必有力量强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对此,我军应当远离敌人的强点而进攻其弱点,避开敌人兵多之处而打击其兵少之处。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
据《北史》记载,(北周建德四年)周武帝宇文邕准备进攻北齐的河阳,当问计于臣下的时候,内史都上士宇文献策说:“今天我们对齐作战,必须正确选择进攻目标。河阳地处军事要冲,北齐的精锐部队集中在那里,我们即使是倾尽全力去围攻它,恐怕也很难达到目的。若依我的看法,敌人的汾水弯曲之处,戍卫的城垒较小,而且山势平缓,进攻那里是容易夺取的。”但周武帝并没有采用这个建议,因而师出竟无功而还。建德五年,周武帝亲率大军进攻北齐,完全采用了宇文的计策,最终于次年正月灭亡了北齐。【原文】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始。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①《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②,〔谋及臣下〕,宇文③〔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冲要,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④,戍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⑤。〔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计。后终于平齐。〕⑥【注释】
①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语出《孙子兵法·形篇》。②河阳: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北齐时在此筑南城、北城、中潬城三城,成为军事重镇。
③宇文: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宇文弱”,今据史校改。宇文,鲜卑族,字公辅。博学多才。北周时官至内史都上士,隋代任尚书左丞、礼部尚书等职。④汾之曲: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分之曲”,今据史校改。汾之曲,即汾水之弯曲处。
⑤师竟无功:马本及各本皆作“终无成功”,不尽原义,故据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北史·宇文传》;又见《隋书·宇文传》。
89。离战【提示】
本篇以《离战》为题,乃取“离间”之义,旨在阐述如何采用离间之计以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主张,在对敌作战中,应该随时注意捕捉和利用敌国君臣之间的裂痕,派遣间谍进行离间,扩大和加深敌人内部矛盾,然后以精锐部队乘隙攻击之,就能达成战胜敌人的企图。篇中所引“亲而离之”,系孙子所论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其意思是,对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分化它。以离间为策略手段来破坏敌人的内部团结,目的在于为我战胜敌人创造可乘之机和有利条件。因而,离间之计,在古代作战中是常被兵家所采用的一种克敌制胜的有效方法,此计施于昏君庸主与贤相良将之间,尤为见效。战国末期,齐将田单在即墨保卫战中打败燕军,便是巧妙运用离间之计而获胜的成功战例。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奉命率领燕、秦、魏、韩、赵等多国部队进攻齐国,在顺利攻克齐都临淄,迫使齐oe⊥跆油斐呛螅茁恃嗍Α岸Ъ茨保妒芳恰ぬ锏チ写罚峦5笔保锏ノ谒频H渭茨*军守将,他乘燕昭王已死、惠王新立之机,利用燕惠王对乐毅久攻即墨未克的不满和怀疑,派人入燕制造谣言,说乐毅对新王有夙怨,怕杀不敢归国;说乐毅名为攻齐,实欲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又说齐人最怕燕国另派主将来,等等。燕惠王本来久与乐毅有矛盾,听此谣言后便信以为真,立即派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无奈,遂投奔赵国。乐毅本是令齐人生畏的燕国名将,他为谣言所中伤而被撤职,不仅使齐将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而且还使燕军将士愤怨不平,加深了燕军内部矛盾,削弱了部队战斗力。这就为齐军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后,田单根据骑劫放松警惕和燕军士气低落的实际情况,乘夜暗以“火牛阵”向燕军实施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地打破了燕军的围攻,取得了反攻初战的关键性胜利。在此基础上,田单抓紧战机,变反攻为进攻,适时组织战略追击,终于取得了大败燕军,使“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的全面胜利。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应当密切注视和利用敌国君臣关系中的矛盾,适时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倘若敌国君臣之间相互猜忌不协,我便乘隙以精锐部队进攻它,必定能够实现战胜敌人的目的。诚如兵法所说:“对内部亲密团结的敌人,要用离间计去破坏他们。”
战国时期,在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军及秦、魏、韩、赵等多国军队进攻齐国,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被迫逃往莒城。燕军获悉齐泯王在莒城后,立即调集兵力合围莒城。此时,楚国将领淖齿率军援救齐国,因此而被齐湣王任为国相。淖齿打算与燕将乐毅平分齐国土地,于是抓住齐湣王在历数其罪状后便把他杀掉了。但齐国将士仍然坚守莒城和即墨,以抵抗燕军进攻,致使燕军几年没能攻克二城。燕将乐毅只好率军继续围城。这时由于即墨守城将领战死,该城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军。不久,燕昭王病死,其子惠王即位,他在作太子时曾与乐毅发生过矛盾。田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施以离间之计,扬言说:“乐毅因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被惠王杀头而想联合各国军队称王于齐国,只是齐国人心尚未归附,所以他便暂缓进攻即墨以等待齐人归顺。现在,齐国人唯一担心的,是怕燕国派遣其他将领来代替乐毅,那时即墨将会变成一座残破城邑了。”燕惠王听到这个谣言后竟信以为真,于是便派遣骑劫取代了乐毅。乐毅无奈便逃往赵国,燕国将士从此产生不和。其后,田单找来一个士卒诈称是神师出世佐助他作战,并采用“火牛阵法”,大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七十多座城邑,又去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都城临淄。
【原文】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
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①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②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③出奔于莒④。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⑤,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⑥以拒燕兵,数年⑦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⑧为将军。顷之,〔燕〕昭王薨,惠王⑨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出之,列火牛阵⑩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⑾自莒入临淄。⑿【注释】
①亲而离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乐毅:战国燕名将。燕昭王时,任上将军,封昌国君。昭王死后,惠王轻信谣言,以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逃往赵国。
③oe⊥酰杭雌雘e⊥跆锏兀踔印:笤谘嗑Чハ拢谲斐潜怀炷壮菟薄*④莒:周代所封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东莒县。
⑤齐相: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齐祖”,今据史校改。⑥即墨:战国齐邑。故址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⑦数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数月”,今据史校改。⑧田单:战国齐名将。齐oe⊥跏蔽僮褪修颉F胂逋跏币蛟诩茨烙街衅蒲嘤泄Γ环馕财骄*⑨惠王:即燕惠王,昭王之子。
⑩火牛阵:即战国齐将田单在即墨防御战中击败燕军围攻时所采用的一种战术。他将千余头牛披上画以五彩龙纹的外衣,在牛角上缚以尖刀,牛尾上捆以浸泡油脂的苇草,乘夜暗点燃苇草,驱赶牛群猛冲燕军阵地,再以五千士卒紧随牛后冲杀,结果大败燕军,收复了失地。此种战法,后人名之曰“火牛阵”。
⑾襄王:即齐襄王田法章,oe⊥踔印e⊥醣怀壮萆彼篮螅ㄕ乱湫彰谲焯冯讣易饔度耍竽壮堇肟斓兀ㄕ伦匝晕猳e⊥踝樱蚨卉烊肆⑽酢*⑿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田单列传》。90。饵战【提示】
本篇以《饵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警惕和防止中敌“饵兵”之计的问题。它认为,所谓“饵兵”,就是“以利诱之”的一种战法。强调在交战中,对于敌人施放的诱饵,诸如牛马、财物、辎重等等,不可随意拾取,否则,必为敌人所乘而导致作战失败。篇中所引“饵兵勿食”一语系孙子所论“用兵八则”之一,意思是,对于敌人设置的诱饵,不要贪利上钩。历史的经验表明,设“饵兵”是古代作战中常见的一种诱敌就范的战法。本篇所论及的“饵兵”,仅是以“物”作诱饵的几种情况,至于以小股部队或以假情况诱敌上当的,也是兵家常用的“饵兵”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战争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的、政治的利益相联系的,因此,为利而战,也就极易为利所诱惑而导致作战失败。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在作战指导上,既能注意警惕和防止自己中敌“饵兵”之计,又能重视捕捉敌人贪利的弱点而巧用“饵兵”之谋战胜它。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曹操击败袁绍追兵的延津之战,就是巧用“饵兵”之计取胜的。白马之战后,袁绍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南下追击曹操至延津。曹操在延津之南依山布阵,当时只有“不满六百”的骑兵,而袁绍有五六千骑兵,十倍于曹操军。在此兵力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曹军如果硬拚是难以战胜袁军的。有鉴于此,曹操巧施“饵兵”
之计,先是下令士卒“解鞍放马”以麻痹和骄纵袁绍军,尔后遗留辎重于道旁以引诱袁军来抢夺。待到袁军迫近争抢辎重而致队伍混乱不堪之时,曹操立即命令士卒上马,突然发起攻击,出敌不意地一举击败袁绍军,为其后官渡之战歼灭袁绍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饵战”,并不是说叫士兵把毒药放在饮食中,而是用各种“利”来诱使敌人上钩,这都叫做“饵兵”战法。例如,在敌我双方交战中,敌人或者利用牛马,或者委弃财物,或者舍置辎重,切记对此不可随意拾取,而一旦拾取时则必为敌人所乘,导致作战失败。诚如兵法所说:“对于敌人的设饵引诱,不可贪利上钩。”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派兵进攻白马,曹操率军把他打败,击斩其大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被围困的局面,然后迁移当地居民沿着黄河而西行。袁绍这时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军,一直追到延津之南而扎营。曹操所率部队驻扎在南面的山坡下,命令所属骑兵都卸下马鞍,放开战马。此时,白马方面的曹军运输车队正行进在路上。曹操的将领们认为敌人的骑兵众多难以战胜,不如退还保卫部队营地为好。但谋士荀攸向大家解释说:“这正是我们所以能用饵兵诱敌上钩的好机会,怎么可以撤走而失去这一战机呢!”袁绍的骑将文丑与刘备此时率领五六千骑兵前后赶到这里。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了。”曹操说:“还不可以上马迎战。”过了一会儿,袁绍的骑兵逐渐增多,有的已分散奔向曹操的运输车队。曹操这时下达命令说:“可以上马出击敌人了。”于是骑兵都纷纷上马待战。当时,曹操以不满六百的骑兵,乘敌不备,挥军猛击,大败袁军,斩了大将文丑。
【原文】
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乘牛马,或委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之,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①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遣兵攻白马,操击破之,斩其将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渡河追之,军至延津南。操勒兵驻营南坡下,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谓饵兵,如之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②骑前后至。诸将曰:“可上马。”操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③【注释】①饵兵勿食: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②五六千: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五六十”,今据史校改。③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