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 láng

螳螂

  • 拼音:táng láng
  • 注音:ㄊㄤˊ ㄌㄤˊ
  • 繁体:

基本意思

螳螂 (螳螂目昆虫)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螳螂 tángláng

[mantis] 螳螂属或者有关属(螳螂总科)的昆虫,具有长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虫,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经但是对人类无害

辞典解释

螳螂táng láng ㄊㄤˊ ㄌㄤˊ

动物名。一种昆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全身呈绿色或土黄色,体长,腹部肥大,头三角形,前胸延长如颈,前肢作镰形,有棘刺,便于捕获他虫。因捕食害虫,有益农业,属益虫。
也称为「刀螂」、「天马」。

英语 mantis, praying mantis

德语 Fangschrecken, Gottesanbeterinnen (lat: Mantodea)​ (Eig, Bio)​

法语 mante religieuse, Mantodea

网络解释

螳螂 (螳螂目昆虫)

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