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xián

蔽賢

  • 拼音:bì xián
  • 注音:ㄅㄧˋ ㄒㄧㄢˊ
  • 繁体:蔽贤

基本意思

蔽贤 埋没贤能的人 蔽贤(蔽贤) 《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 晋 傅玄 《傅子·检商贾》:“一臣蔽贤,则上下之道壅。”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蔽贤则以为不祥,抑才则以为窃位。”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埋没贤能的人。

辞典解释

蔽贤bì xiánㄅㄧˋ ㄒㄧㄢˊ

埋没贤才,不使上知。
《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蔽贤绝道,故灾异至绝世也。」

网络解释

蔽贤

埋没贤能的人
蔽贤(蔽贤)
《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 晋 傅玄 《傅子·检商贾》:“一臣蔽贤,则上下之道壅。”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蔽贤则以为不祥,抑才则以为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