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
- 拼音:dǒng hú
- 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 繁体:
基本意思
董狐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董狐dǒng húㄉㄨㄥˇ ㄏㄨˊ人名。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其后族人赵穿弑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
董狐乃书曰:「赵盾弑其君。」
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