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gōng tí

范公堤

  • 拼音:fàn gōng tí
  • 注音:ㄈㄢˋ ㄍㄨㄥ ㄊㄧˊ
  • 繁体:

基本意思

范公堤 公元1024年(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启东县吕四镇至阜宁市长达290公里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北海岸的所在。位置位于江苏苏中沿海,长江口北面,北起阜宁,南到启东和吕四。当时建成的范公堤,大致从盐渎到东台沿线大约有百把公里,海堤堤高5米,堤底宽10米,堤面宽大约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弄砖头、石头围衬,而且在堤里向种柳树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术非常完善。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范公堤多次维修。 古人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 (烽火墩)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 (救命墩)103座,涨潮时,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是一番风光。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范公堤fàn gōng tíㄈㄢˋ ㄍㄨㄥ ㄊㄧˊ

宋天圣中张纶为泰州知县,从范仲淹议,将已久坍废的捍海堰,重新改筑修建。修成,滨海碱土皆成良田。后人感范仲淹倡议之功,故称为「范公堤」。

网络解释

范公堤

公元1024年(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启东县吕四镇至阜宁市长达290公里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北海岸的所在。位置位于江苏苏中沿海,长江口北面,北起阜宁,南到启东和吕四。当时建成的范公堤,大致从盐渎到东台沿线大约有百把公里,海堤堤高5米,堤底宽10米,堤面宽大约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弄砖头、石头围衬,而且在堤里向种柳树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术非常完善。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范公堤多次维修。
古人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 (烽火墩)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 (救命墩)103座,涨潮时,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是一番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