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簧
- 拼音:zhú huáng
- 注音:ㄓㄨˊ ㄏㄨㄤˊ
- 繁体:
基本意思
竹簧 竹簧,有2种含义。 一为乐器,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琴、口弦。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二为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湖南邵阳地区盛产楠竹,清代艺人王树琅首创竹铸雕刻艺术。采用传统白描技法,以刀代笔,在竹簧上刻出各种花、鸟、虫、鱼、诗词书法等图案。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烟盒花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典雅古朴,是一种一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网络解释
竹簧
竹簧,有2种含义。一为乐器,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琴、口弦。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二为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湖南邵阳地区盛产楠竹,清代艺人王树琅首创竹铸雕刻艺术。采用传统白描技法,以刀代笔,在竹簧上刻出各种花、鸟、虫、鱼、诗词书法等图案。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烟盒花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典雅古朴,是一种一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