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bù zōng

相部宗

  • 拼音:xiàng bù zōng
  • 注音:ㄒㄧㄤˋ ㄅㄨˋ ㄗㄨㄥ
  • 繁体:

基本意思

相部宗 相部宗,中国佛教律宗三派之一。隋唐问法砺创立, 因传法中心在相州, 故名。法砺曾从静洪、洪渊学《四分律》,并到江南学《十诵律》,后回相州讲《四分律》,传北齐《四分律》学者慧光的旧义,撰《四分律疏》、《羯磨疏》等。认为《四分律》是小乘律,主张戒不兼定、慧二学,而以止持(止恶)、作持(为善)二业为宗,依据《成实论》,认为戒体(实指受持戒律的意志和信念)非色非心。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相部宗xiàng bù zōngㄒㄧㄤˋ ㄅㄨˋ ㄗㄨㄥ

中国佛教律宗的三派之一。唐法砺创立。相部宗虽传四分律,但认为四分律是小乘律。主张戒不兼定、慧二学。依据成实论认为戒体非色非心。因传法的中心在相州,故称为「相部宗」。
也称为「相部律宗」。

网络解释

相部宗

相部宗,中国佛教律宗三派之一。隋唐问法砺创立, 因传法中心在相州, 故名。法砺曾从静洪、洪渊学《四分律》,并到江南学《十诵律》,后回相州讲《四分律》,传北齐《四分律》学者慧光的旧义,撰《四分律疏》、《羯磨疏》等。认为《四分律》是小乘律,主张戒不兼定、慧二学,而以止持(止恶)、作持(为善)二业为宗,依据《成实论》,认为戒体(实指受持戒律的意志和信念)非色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