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裰
- 拼音:zhí duō
- 注音:ㄓˊ ㄉㄨㄛ
- 繁体:
基本意思
直裰 直裰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汉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 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直掇 ”。辞典解释
直裰zhí duóㄓˊ ㄉㄨㄛˊ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后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
《水浒传.第九回》:「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带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
也称为「直摆」、「直身」。
英语 everyday robe worn at home in ancient times, robe worn by priests, monks and scholars
网络解释
直裰
直裰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汉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