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
- 拼音:tān pò
- 注音:ㄊㄢ ㄆㄛˋ
- 繁体:攤破
基本意思
摊破 亦称“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唐·宋填词用语。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如《浣溪沙》上下阕的末句,原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乐曲摊开后,突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别成一体,故称《摊破浣溪沙》,以示区别。他如《摊破采桑子》、《摊破江城子》等,均属此类。又称摊声。后来的曲谱中,也有“摊破”,与词的情况有所不同。划破。辞典解释
摊破tān pòㄊㄢ ㄆㄛˋ词调中依原调增加若干字数,以改变本来的句型,称为「摊破」。如摊破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