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
- 拼音:guān yáo
- 注音:ㄍㄨㄢ ㄧㄠˊ
- 繁体:官窯
基本意思
官窑 (陶瓷)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亦作"官窑"。 2.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建瓷窑烧造瓷器,故称。其色以粉青为上,其纹以冰裂鳝血为高。南渡后,又于杭州别建新窑。又明清两代景德镇御器厂所烧瓷器,一般亦称官窑。辞典解释
官窑guān yáoㄍㄨㄢ ㄧㄠˊ宋朝大观、政和年间,徽宗于现在的开封设窑烧造瓷器,称为「官窑」。是宋朝著名瓷窑之一。
明、清时代,江西景德镇御器厂所烧制的瓷器,称为「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