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yǎn lì

大衍历

  • 拼音:dà yǎn lì
  • 注音:ㄉㄚˋ ㄧㄢˇ ㄌㄧˋ
  • 繁体:大衍曆

基本意思

大衍历 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十五年而历成。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唐代历法名。一名《开元大衍历》。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造。开元九年﹐因《麟德历》日食不验﹐诏一行作新历。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十五年历成而一行卒。因一行用《易》大衍之数立说﹐故名《大衍历》。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大衍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

网络解释

大衍历

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十五年而历成。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