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zhuàn

大篆

  • 拼音:dà zhuàn
  • 注音:ㄉㄚˋ ㄓㄨㄢˋ
  • 繁体:

基本意思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大篆 dàzhuàn

[big seal character] 周朝的字体,是一种笔画较繁复的篆书。秦朝创制小篆以后,把这种字体叫大篆

辞典解释

大篆dà zhuànㄉㄚˋ ㄓㄨㄢˋ

书体名。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创的汉字。
〈说文解字序〉:「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也称为「籀文」。

英语 the great seal, used narrowly for 籀文, used broadly for many pre-Qin scripts

德语 Siegelschrift (S)​

法语 Style grand sceau

网络解释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