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gū kǒu

大沽口

  • 拼音:dà gū kǒu
  • 注音:ㄉㄚˋ ㄍㄨ ㄎㄡˇ
  • 繁体:

基本意思

大沽口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大沽口dà gū kǒuㄉㄚˋ ㄍㄨ ㄎㄡˇ

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东南。为白河出海口,白河也称为「沽河」,故称为「大沽口」。地当海陆咽喉,为北平、天津东方的门户。清朝咸丰年间,曾于南北两岸修筑砲台,后毁于庚子之役,立约不得复建。

网络解释

大沽口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