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
- 拼音:wài fāng
- 注音:ㄨㄞˋ ㄈㄤ
- 繁体:
基本意思
外方 《三国演义》第五回:“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外地;远方。指向门外。辞典解释
外方wài fāngㄨㄞˋ ㄈㄤ外面。
近义词
外路,外乡远方、外地。
《南史.卷三二.王弘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万雪斋请诸位吃著说道:『像这样东西,也是外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