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古哩
- 拼音:gōng gǔ lǐ
- 注音:ㄍㄨㄥ ㄍㄨˇ ㄌㄧˇ
- 繁体:
基本意思
公古哩 gōng gǔ lǐ ㄍㄨㄙ ㄍㄨˇ ㄌㄧˇ 公古哩 清 代 廓尔喀 舞者所用的一种乐器名。以铜铃五十枚为一串,每人两串,各系于股,舞时腾踔出声。 乾隆 时获之于 廓尔喀 ,列为燕乐之末,谓之廓尔喀乐舞。奏时,以二人司舞,五人司歌,歌舞并起。参阅《清会典·图乐器·公古哩》、《清续文献通考·乐八》。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清代廓尔喀舞者所用的一种乐器名。以铜铃五十枚为一串﹐每人两串﹐各系于股﹐舞时腾踔出声。乾隆时获之于廓尔喀﹐列为燕乐之末﹐谓之廓尔喀乐舞。奏时﹐以二人司舞﹐五人司歌﹐歌舞并起。参阅《清会典.图乐器.公古哩》﹑《清续文献通考.乐八》。辞典解释
公古哩gōng gǔ līㄍㄨㄥ ㄍㄨˇ ㄌㄧ乐器名。清代廓尔喀舞者所用,上有铜铃,歌时系于股,跳跃舞动而发出声音。
网络解释
公古哩
gōng gǔ lǐㄍㄨㄙ ㄍㄨˇ ㄌㄧˇ
公古哩
清 代 廓尔喀 舞者所用的一种乐器名。以铜铃五十枚为一串,每人两串,各系于股,舞时腾踔出声。 乾隆 时获之于 廓尔喀 ,列为燕乐之末,谓之廓尔喀乐舞。奏时,以二人司舞,五人司歌,歌舞并起。参阅《清会典·图乐器·公古哩》、《清续文献通考·乐八》。
相关词语
- xiě zì lóu寫字樓
- wǔ qín xì五禽戲
- yī wā shēng一哇聲
- huáng hūn tāng黃昏湯
- jì chéng rén繼承人
- ài hún xiàn璦琿縣
- ā guì guì阿癐癐
- bǎi jiā yǔ百家語
- dīng dāng dīng叮噹叮
- zhǐ hú tou紙糊頭
- yún shuǐ zhāi雲水齋
- ài rénr (變)ài rér愛人兒
- fēi niǎo tú飛鳥圖
- wú yán qià無顔帢
- méi kǔnr (變)méi kuěr沒捆兒
- zá yuànr (變)zá yuàr雜院兒
- fèng huáng qín鳳凰琴
- tǎo gēng fàn討羹飯
- qiāo jué jūn鍬钁軍
- bú shì chù不是處
- bái luó bo白蘿蔔
- lǎo jī tóu老雞頭
- qīng yì bào清議報
- bù dòng chǎn不動產
- xiāo yáo zǐ逍遙子
- wǔ kù yǒng五褲詠
- xī liáng lè西涼樂
- lǎo yǎo chóng老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