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 拼音:sān qī
- 注音:ㄙㄢ ㄑㄧ
- 繁体:
基本意思
三七 (草药)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二百十年。二十一岁。人死后廿一日。三魂七魄。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辞典解释
三七sān qīㄙㄢ ㄑㄧ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叶片呈羽状互生,秋开黄花。根可止血,供药用。叶汁亦可消虫螯之毒。
也称为「田七」、「金不换」。
英语 pseudoginseng (Panax pseudoginseng), hemostatic herb
法语 Panax